對於很多人來說,童年是內心深處一份遙遠的記憶,我們可能都已經無法擁有確切的回憶了,可是在生活裡,有一些強烈的感受,都可以在童年時期尋找到一些印記。
一個人不自信起來究竟有多可怕?
TA可能會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不知道自己活著有什麼意義,甚至覺得自己會給別人帶來的只是無窮無盡的困擾。
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與童年經歷有著緊密的聯絡。
心理學家華生甚至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而要在這張紙上描繪怎樣的圖案,可以由養育者自由決定。
這雖然是一種偏激的觀點,可是我們不能否認,生命的早期就是一個人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不自信有很多種表現,而以下4種表現,與這4種童年經歷有著緊密的聯絡。
害怕被關注VS被忽視的童年在一個備受忽視的家庭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往往會存在這樣的一個共同點,就是非常害怕受到關注。
被忽視,往往意味著自己表現出積極的一面時,別人是不會關注到自己的。而一旦被關注了,意味著自己做了一些“不好”的事。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不喜歡使用正面的反饋,也不怎麼關心孩子的需要,可他們依然會關注到孩子一些“糟糕”的表現,因為這些表現,往往也會給家長帶來一定的困擾。
在一個備受忽視的環境裡成長起來的人,往往會養成一種非常低調的個性,TA不會希望成為人群的焦點,一旦獲得別人關注時,反而會非常的不自在。
因為在他們的心裡,已經形成了這種信念:被關注,意味著有不好的事情將要發生。
盲目討好VS“好孩子”式的童年缺乏自信的另一個典型表現就在於盲目討好的老好人模式。
孔融讓梨,被很多人奉為教育子女的一種行動指南。
要成為一個好孩子,不能表現出自己“自私”的一面,因此,也讓很多人慢慢地變成了一個老好人。
“好孩子”意味著,對於一個人來說,要拋棄自己內心的“攻擊性”本能。
攻擊本能不一定指的是要與別人發生爭執或挑起戰爭,而是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
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是很難不發生衝突的,如果總是被要求表現出自己退讓與客氣的一面,那麼很有可能就會喪失掉自己內心的那一份“安全感”,無法為了自己而活,而讓服務別人的信念成為自己的人生核心。
我們需要讓孩子學會友好,但也要學會“自我保護”,而適度的“自私”就可以理解為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自我攻擊VS被操控的童年一個自卑的人,也更有可能會在自己的內心裡產生更多的自我攻擊的信念。
你太糟糕了,你不夠好,你要是能夠變得完美就好了。
這些信念的產生,與一個人缺乏自我效能感有著自己的關係。
而自我效能感與一個人的獨立性有著緊密的關聯。
有些父母,覺得自己很愛子女,因為他們會為他們把每件事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甚至要求他們要按照自己的指令來規劃自己的未來。
讀哪一所大學,選哪一個專業,甚至愛上怎樣的人,都需要聽從父母的安排。
這些人,常常會覺得自己挑不出父母有什麼毛病,因為他們也很愛自己,很為了自己“著想”,可是自己為什麼還會常常遭遇到挫折的感受呢?
一定是自己不夠好。
我們都有合理化自己內心信念的一種內在需求,而在一個被操控的童年裡,看上去我們被賦予了絕對的安全感,可是卻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也無法獲得真正的自我價值。
自卑的表現有很多種,人性也有很多元化的可能。
我們都有一種渴望,就會活出自己獨特的樣子,而不是去成為他人生命的延續,即使對方是我們最親近的人。
要讓自己自信起來,意味著我們要一步一步地走向獨立,成為一個能夠為自己做決定,敢於為自己去爭取的人。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自卑是成長的一種動力。
人類之所以能夠持續地發展與進化,也來自於我們都有一種不斷地去探索與前進的精神。
只有真正找到了自己,我們才有可能活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