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大家好呀~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依賴共生:親密關係中的依賴型人格》

本文中,你將讀到依賴共生(co-dependency)產生的原因以及康復的方法。

依賴共生Co-dependency在成年人中的比例大概是98%,並且成為了大多數人在親密關係中感到痛苦的原因。

一段狹義上的依賴共生關係中,兩個人都具有這樣的特點:

一方因為身體或精神上的成癮,導致自身功能低下,極端對自己不負責任;另一個人則高度依賴這個人的「社會生活功能低下」和「不負責任」,在過分地、強制地、照顧另一方中獲得自己的價值感。

這種關係中,兩人會透過「共謀」重新創造了一種類似於母子之間的關係,試圖透過將兩個不完整的人結合在一起,創造一個共同、牢固的聯結。

由於兩個人都會不自覺地指望對方以某種方式讓他們變得更親近,滿足他們兒時未能從父母那裡那裡得到的親密與聯結,而非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改善兩人的關係,

因此,兩人通常會在發現對方無法滿足自己時,爆發激烈的矛盾,然後用所謂的「情感綁架」去迫使對方改變,直至關係的破裂。

好在,這些問題都不是不能解決的,對造成依賴共生創傷的覺察,與有意識的調整,都有助於打破依賴共生的圈套,建立起良性的關係。

下面,我們將從識別「依賴共生」產生的原因開始,深入瞭解「依賴共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該如何化解。

01.用「發展理論」來解釋依賴共生

按照發展理論,從出生到三歲,孩子們會經歷一系列必要的發展過程,其中最重要的兩個過程,分別是與父母建立安全感,以及與父母完成心理上的分離。

如果「聯結」的過程,也就是與父母建立安全感的過程,能夠在孩子1歲以前便順利完成,那麼,孩子們便會對外部世界感到安全,能夠在父母的幫助與鼓勵下,去積極探索周圍的世界。

然後,在2歲到3歲半,孩子便能夠完成心理出生,繼而在心理上與父母分離,運用自我的內部力量,而不是依賴別人來知道自己的人生。

這些在與父母相處中養成了自我的孩子,通常能夠在成年以後,對自己做出的選擇負責,且能夠分享、合作,並管理攻擊衝動,恰當地對待他人的情緒,學會用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感受,來應對恐懼與焦慮。

反之,孩子則會在長大成年後,依舊在心理上依賴他人,缺乏強烈的自我,不能與他人在情感上分離,而是尋求依賴共生的關係,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寶寶。

02.依賴共生者的特徵,據說98%的人都有

仔細觀察依賴共生者的特點時,通常你會發現他們的行為模式更接近於嬰兒而不是完全成熟的成年,這是因為成年後的他們依舊在努力完成嬰兒時期未能夠完成的任務。

接下來,你將讀到依賴共生的特徵,如果發現自己身上有類似的表現時,請在前面打鉤:

你無法區分想法與感受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你尋求他人的認同與關注,以讓自我感覺良好;別人有問題時,你會感到焦慮與內疚;有些事情你本不想做,但還是會為了取悅別人而做;你不瞭解自己的需要或是需求;你依靠別人來定義與關注你的需求;你相信別人更瞭解什麼對你來說是更好的;當事情沒有朝你預想的方向發展時,你會有些崩潰;你會為了別人和別人的幸福花費所有的精力;你試圖向別人證明你值得被愛;你不相信你能夠照顧好你自己;你認為別人都是值得信賴的;你會理想化他人,然後在對方辜負你的期待時,感到失望;你用發牢騷或是噘嘴的方式得到你想要的;你感到未被賞識,或不被他人重視;事情出錯時,你會自責,哪怕錯並不在你;你認為自己不夠;你害怕被別人拒絕;你過著額現在的生活,就像是環境的受害者;你害怕犯錯誤;你希望別人更喜歡你;你不會向別人提要求;你害怕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生怕別人會拒絕你;你會讓別人傷害而不是保護你;你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自己的決定;你發現很難與自己獨處;不好的事情發生了,你會假裝沒有發生在你身上;你讓自己一直很忙,這樣就不用考慮其他事情了;你表現得好像不需要任何人;你認為所有人和所有的生活,要麼全是好的,要麼全是壞的;你會用說謊保護和包庇你愛的人;你感到害怕、受傷、憤怒時,儘量不會表現出來;你發現自己很難與他人保持親密關係;你在生活中很難有樂趣和自主性;你在大多數時候都會心情焦慮,但不知道為什麼;即使你不能從工作、吃喝、性愛中獲得興趣,你還是會這麼做;你擔心別人會離開你;你感覺被困在一段關係裡;你覺得自己要用威脅、操縱、乞討或是賄賂出來得到自己想要的;你覺得哭泣能讓得到你想要的;你覺得別人在用感情控制你;你感到無力改變自己,也無力改變你所處的環境;你覺得別人應該為了你做出改變。

如果你在一半以上的專案前打了勾,你就會知道你有依賴共生的問題需要解決。

因為,依賴共生這種病態的相處方式,實則反映了一種外在導向的生活焦點;說白了就是,你會一些關鍵問題上,更期待來自別人的建議,而不是你自己的想法。

與之相對應的,是你會下意識地透過去討好別人,來得到別人的認可與喜歡,哪怕你並不想這麼做。

一旦關係裡的兩個人都是依賴共生者時,你們便會都把希望寄託在對方身上,期待對方能夠優先做出改變,這種期待除了會阻礙關係的成長,還會阻礙你們各自的發展。

03.走出依賴共生的5個步驟

最後,你將讀到的是打破依賴共生關係的五個步驟。堅持實踐它們將有助於你正確地走出依賴共生的魔咒,過上你想過的生活。

第一個步驟,是停止否認。

很多情況下,你都識別不了你自己的依賴。

經歷依賴共生就像是睡著了:你夢想著的事情以某種方式發生,即使事實並非如此,但你一直這樣做夢。因為你周圍幾乎所有的人都有依賴共生的意味,所以你可能還不知道還有更好的生活方式。

於是,你通常都會否定自己正在經歷的一切,或是為自己的行為做辯解;這是因為你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教導過不要在意你和家人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以保持「一個幸福大家庭」的模樣。

這樣的行為,雖然曾經讓你感到安全過,但也會阻礙你日後的發展,讓你接二連三地陷入到糟糕的關係中。

第二個步驟,是及時止損,告別不對的人和羈絆。

依賴共生是如此的普遍,你可能有時會很難將它與有效的模式區分開來。因此,這時候,你便需要一些關鍵指標,來判斷自己是否處在一段依賴共生關係中:

儘管有不少客觀證明表明這種關係對你不利,但是你還是沒有勇氣打破這種迴圈;你發現你需要在談及這段關係時,不斷地為自己和(或)對方辯護;當你想要改變或離開這段關係時,你會因為恐懼,而感到難以堅持;當你初步採取一些措施改變這種關係時,你會因為焦慮與不良身體狀況,重新回到這段關係;即使改變已經讓你嚐到了甜頭,你還是會對舊的模式產生強烈的渴望。

上述這些感受,都是幫助你識別出依賴共生關係的重要武器,前提是你要能在感覺到不適時,勇敢地選擇面對,而不是逃避。

因為,一段好的關係,是應該能夠給你帶來力量與慰藉的;你們雖然也會因為一些摩擦發生爭執,但也能夠在不傷彼此和感情的前提下,化干戈為玉帛,繼續友好地相處下去。

第三個步驟,是建立你的心理邊界。

父母如果沒有經歷過自己的心理出生,就會不經意地創造一種與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依賴共生關係。這是一種破壞性的,沉浸性的家庭系統與家庭關係,結果是形成了一種蜘蛛網般的結構,抑制與壓抑家庭的每一個成員。

這個家庭中,孩子可能會被稱為是「父母的後傳」,遵循父母的期待成為醫生、公務員、演員等等,或是被安排與合適的人成家、結婚、生子。

這樣的人生決定雖然並不總是消極的,但是卻會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忽視了家庭成員的自我意識,並限制與抑制了真實自我的發展。

孩子也會因為被父母當成是工具,而感到空虛、自卑,甚至會透過做出瘋狂的行為,以此來擺脫父母與社會的控制。

因此,你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併成為自己時,很重要的一步便是設定你自己的心理邊界,只替你自己的問題負責。

比方說,你朋友如果發了一條資訊給你,向你詢問有哪些好用的時間管理軟體,那麼,你要做的僅僅只有回答對方的提問,無須去過度關心對方提出這個問題的初衷,以及為何不再繼續使用紙質筆記本。畢竟,這本就與你無關。

雖然這樣做一開始可能會讓你感到彆扭,但是慢慢的,你便會養成習慣,不再被原本不屬於你的責任而弄得焦頭爛額了~

第四步,是學會直接提出你的需求。

大多數有依賴共生的人的溝通能力都會很差。

童年時,他們接受的「不要思考或感覺」的資訊,還有「不要提出你的需求」之類的資訊。因此,他們學會了選擇能夠幫助他們操縱和控制的詞語,取悅別人,掩飾自己,並保持被動,以便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感到不快樂的時候,採取辯解、合理化、補償和欺騙等防禦機制,或是軟磨硬泡、威脅或不自信等方式,來逼對方就範,而忽視了直接溝通才是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因此,如果上述說的也是你常用的處理問題的方式,你不妨在下一次發生不愉快時,嘗試一下下面這些方法:

客觀地描述問題或行為,例如,當你生氣、喊叫或尖叫……分享你對問題或行為的感受,例如,我感到害怕,這就像是小時候爸爸對我大喊大叫那樣……描述問題或疑問對你和人際關係的影響,例如,我想逃避你,躲起來。暫停一下,聽取其他人對沖突的反饋或看法。注意不要用辯護、指責或升級讓自己進一步陷入困境;清楚地說明你想從另一個人那裡得到什麼,如,我想要你用自己的話表達憤怒,就像我很生氣……;清楚地向別人提出你的要求,如,你願意……嗎?如果你希望就差異進行談判,可以說,“我看到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不一致,我接受不同的意見,你同意嗎?

因為,衝突並不是一件壞事。積極的衝突甚至能夠為人際關係帶來積極的力量。

尤其是當你有能力創造了一個讓彼此都能就一個問題展開深入交談的機會時,便會發現,衝突背後所隱藏的,不是攻擊與傷害,而是你們對於彼此的關注與信任。

最後一步,是建立起「相互依存」的關係。

我們從依賴共生關係中恢復後,一種新的相互依存的關係形式就出現了。

你會與另一個人有了更深的聯絡,與更多的互動過程,你們即使不總是在一起,有時還會相互爭鬥和爭論,卻總能夠公平地對待對方,尊重對方的需要與感受。

正是這份互敬互重,給予了你們勇氣去面對你們之間的差異,然後在不斷地妥協中,一次又一次地加深與對方的連結。

以上,便是全書的內容。

祝好!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自身經歷告訴你一個人靠譜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