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心理學家弗拉對學生做了一項人格測試,參加測試的學生根據測試結果和本人契合度打分,5分最高,0分最低。
然而心理學家給每個參賽者的“測試結果”都是相同的內容。這些內容是心理學家從星座和人格描述中各類句子中隨機挑選的。
比如: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著不安與憂慮的內心;你對他人的過度坦率是不明智的,你的一些抱負和想法是不切實際的等等。
令人吃驚的是,就是這些隨便選中的句子,測試學生的平均得分是4.26分,大多數被測者認為“測試結果”和本人相似度極高。
再來看另一個實驗,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試(MMPI),給每個人都寫下正確的個性評估。
測試後卻給了學生們兩份評估報告,一份是正確的評估,一份是偽造評估,偽造的評估裡是泛泛而談的內容。有超過一半的人(59%)認為那份籠統的評估報告更能符合自己,從而選擇了那份假的評估報告。
兩個實驗研究告訴我們:人們總是傾向於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而真正符合自身特色的人格描述卻不如前者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這一效應後來被心理學家總結為巴納姆效應,即人們很容易受到來自外界資訊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巴納姆效應”產生的原因是“主觀驗證”的作用,主觀驗證表現在: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蒐集到各種支援自己的證據。
生活很多人算命、看星座後都認為說得“很準”,其實,那些求助於算命、星座指點迷津的人一般都處在情緒的低落狀態,安全感很容易受到影響,心理依賴性增強,受外界的暗示心理也就更強了,這些泛泛而談的話術會讓求助者感到精神安慰,於是說什麼都變得深信不疑。
《呂氏春秋先己》中說:要想戰勝被人,必須先戰勝自己,要向品評別人,必須先品評自己;要想認識別人,必須先認識自己,這是對“自知”最好的闡釋。
人們若是能做到客觀理性地分析自己,認真清醒地反省自己,充分利用自身長處,積極修正自身缺陷,那麼必然能夠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獲得巨大的收益。
可是現實並非如此,人們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或者暗示,往往以外在的標準去判斷和衡量自己,因此常常導致對自身的認識不準確。
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建立在自我認知正確的基礎上,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和方法,而一個對自己都不瞭解的人是無法對今後的人生與未來發展道路做出科學判斷的。
如何避免巴納姆效應,做到認識自己和了解自己呢?
第一,運用辯證的方式看待自己,知道什麼是自己的長處,什麼是自己的軟肋,在強勢之處主動出擊,在弱勢之時儲存力量。
第二,冷靜、客觀態度。不能過分地自輕自賤,也不能拿一味地自我膨脹。在面對別人的評價時,理性分析,積極吸收和借鑑有用的指導,甄別和過濾不負責任的猜測和妄斷。
第三,敢於面對真實的自己。有個笑話:當一個落水昏迷的女人被救起後,她醒來發現自己一絲不掛,第一個反應是尖叫一聲,然後捂上自己的眼睛。
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一個典型不願意面對自己的例子,因為自己有缺陷或者認為自己是缺陷,想方設法把問題掩蓋起來,而不是想辦法解決問題。
第四,對個人的判斷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收集資訊的能力和對生活敏銳的判斷力很重要,在資訊的基礎才能做出明智的判斷。
第五,避免情緒判斷。有情緒的時候做選擇和判斷,人的注意力沒法保持理性思維,而評估一個人的時候,需要理性作為主導,而不是單純“好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