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又是一個特別的春節,很多人不能回家過年,不知道心裡是否有小確幸?雖然見不著父母,但是今年春節終於可以省下不少開資了。
馮靜就是典型代表,這個春節,馮靜主動選擇不回家過年,心裡的失落感過後竟有小小的慶幸,今年終於不用當家里人的面子了。
馮靜是一箇中文系畢業的研究生,做人事工作3年了,沒有自己的存款,在家鄉人眼裡,馮靜高才生,過得體面,有錢有文化。
但實際只有馮靜自己心裡明白,自己過得多麼糟糕。在大城市裡面,不想和人合租的她,只有租著老舊的房子,穿著某寶上淘的廉價衣服。
但是高強度的工作,不體面的工資,仍然讓馮靜平時的日子過得馬馬虎虎,老房子沒安保,不敢太晚回家,晚上聽見敲門聲從來不敢開門。
自從畢業和男友分道揚鑣後,也未遇到合適的男孩子談戀愛,也沒有多餘時間去主動尋找,就這麼在大城市日復一日地生存著。
最開心的時候是過年,終於可以見著日思夜想的父母,最害怕的也是過年,那個父母眼中為之驕傲的女兒,那個親戚圈裡的乖乖女,好榜樣,卻活得很狼狽,這種狼狽怎麼可以給他們看到。
於是,馮靜每逢回家過年,都把自己收拾得體體面面,買名牌衣服,名牌包包,給親朋好友帶禮物,還給父母準備一個大紅包,給每個孩子準備紅包。
過年回家,馮靜想當個有錢人,繼續當著別人眼中的體面人,可是,只有馮靜心裡明白,她除了一張回大城市的機票,已經一無所有,過年回家, 花光了一年節省下來的所有錢,甚至透支了信用卡。
我想,這就是很多年輕人的生活現狀,為自己的前途,為自己的不如意焦慮著,用盡一切努力目前還是隻能租舊房,穿廉價衣,為生活奔波,卻不願自己的不堪,不如意,在眾人眼中暴露,特別是那些對你好的人。
沒有人願意活成一個孤島,尋求認同,想獲得尊重是種本能,可是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有必要嗎?為何讓自己活在別人眼裡。
不禁讓我想到了女人30裡面的王漫妮,刷著10萬信用卡也要配套名牌衣鞋,去升豪華船艙,只為活得精彩一次,此生不悔,是虛偽嗎?是虛榮嗎?還是愛好生活?難以說清。
這個角色帶給很多女性認同感,幸運的是王漫妮在豪華客艙偶遇高富帥,來次豔遇不虛此行,但實際情況是,高富帥早就看穿王漫妮的偽高貴,在他眼裡你就是獵豔的物件而已。
所以,不要活成不屬於自己的樣子,強行融入不屬於自己的消費層次,始終會露出破綻,反而在別人眼裡看來,只是一場拙劣的表演。
一直不明白,那些在工廠打工,過年回家的青年,平時吃穿都很節省,工資也不高,為什麼過年在家鄉卻打著大麻將,一場輸贏幾千,一個春節就可以輸幾萬的年輕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難道是尋求刺激,平時太勞累?難道還是活在別人的認同裡那麼重要?最後只有歸納一句話:我們還未長大。
曾經我也一度感慨,害怕大學舍友團聚,看看自己300的衣服,廉價包,想想同學富裕的情形,自己便覺得無從見人。
但實際上,越長大,越明白,生活是自己的,活得平凡是人間常態,活得有點糟糕是人間真相,每一個光鮮豔麗的人背後其實有比我們更多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