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亦舒說:“在生活上依賴別人,又希望得到別人尊重,那是沒有可能的事。”
其實就是這麼回事,如果在生活上期待別人幫你提升生活質量,那麼必定要受些限制。現在很多老人再找老伴,有的自己退休金少,就想找個有房退休金高的一起相伴生活。
可真正生活在一起,又覺得自己付出得太多,計較著自己的得失,覺得自己成了別人不花錢的保姆。事實是多拿錢的也覺得自己虧,又不是年輕人,只是搭夥相伴,自己付出了金錢,理應得到照顧。如此兩個人,怎能把搭夥日子過好?
老年人再找老伴,首先是不要計較付出的多少,其次是子女要支援同意,最後是不要把錢看得比感情重。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夠有老年人搭夥相伴的快樂幸福生活。
院區裡70歲的蘇大爺說,我有房有錢,就是不想再找老伴了,見多了那些相伴的老人之間的算計,真心地覺得,一個人的寂寞好過兩個人的算計猜疑。
02、傾訴人:70歲的蘇大爺我今年70歲了,有一兒一女,老伴走了10年了。
最初的時候,也有人熱心地給我介紹老伴,告訴我說,現在的老年婚戀市場很火爆,尤其是我這種有房有退休金的老頭,很是搶手。
我也是見多了那些同齡老哥的黃昏戀,最終忍耐不住寂寞孤獨,與人抱團取暖,互為倚仗,覺得這樣老年的生活有人打理,結果沒過幾年,就有被騙的,有生活不如意的,還有離婚分割財產的,過得不錯的寥寥無幾。
我一同事,老伴剛走不到三個月,就著急忙慌地娶了一個比他小十來歲的女人,結果把自己的那點養老錢拿去給女人的兒子買房了,現在女人在兒子那裡幫忙帶娃都3年了,也不回來,還拿走他的退休金,每月只給他轉1500塊錢。我這同事想離婚,又覺得丟人,子女早就跟他鬧翻了,真是進退兩難。
看多了身邊這樣的例子,我覺得,我自己手裡還有些養老錢,每月有5000多的退休金,每天開心地去廣場公園裡打打拳,散散步,跟老頭們下下棋,偶爾跟不錯的老哥們相聚一下,日子過得也舒心開心。
我兒子跟我隔壁小區,女兒離得遠些。我家兒媳半個月就會來我這裡幫忙打掃一下房間,給我洗洗涮涮,再做頓好吃的改善生活。
我的四季衣服鞋襪也都是子女們幫忙張羅,我覺得這樣就很好。我也不是那種一毛不拔的人,每次兒媳回來幫忙收拾屋子,做飯,洗衣,我都會給她發紅包。雖然最初的時候,她還不好意思拿,可經不住我的幾句真誠感謝的話。
我跟兒媳說,我說的話可能不好聽,但我覺得你做得非常好,如果你不來幫我做,我請鐘點工,一樣也要給人家付費的,你們來,不僅讓我感受了親情,也讓我感到了溫暖。
再說,我一個老頭,一個月能花多少錢,除去買練習毛筆字的紙,生活費花不了多少,你們每次來,都會買很多的吃的,用的,我這就非常滿足了。
跟我一起打拳的老太太要給我介紹個老伴,我說我不想再找了,她們還笑話我,說我攢錢幹什麼?還不如找個伴,有人幫你打理生活,陪你嘮嗑,不比一個人好啊?
還真不如我一個人好,前段時間,有個比我小几歲的女人主動找我搭夥過日子,說只要我每月給她3000塊錢就行,一天給我做三頓飯,洗洗涮涮都管。
我跟她說,我不想找那種沒有感情的搭夥過日子的伴,我覺得那樣,還不如直接請保姆的好,彼此不必那麼多的算計猜疑。說好聽是搭夥相伴,說不聽就是彼此算計各自利益得失,到最後還要被惹得一身麻煩。
這個女人覺得我太頑固了,就沒有繼續跟我再多說什麼。其實,我不是不想再找老伴,我覺得,人到老年,即使再找老伴,也需要有感情基礎,彼此你情我願。
如果兩個老人沒有感情,只有交易,那麼我覺得不好,還不如一個人寂寞孤獨清靜的好。
我們太極隊裡的老李,一把年紀了,老婆剛走沒幾個月,找了個五十多歲的女人相伴,每月自己的退休金都被女人拿著用。前段時間住院,需要花錢了,問女人要錢,女人卻說沒錢。
老李一個月6000大幾的退休金,兩個人怎麼花也不可能都花完了吧,怎麼可能沒有結餘呢?結果老李出院後,要回自己的退休金,每月只給女兒3000塊生活費,沒多久,女人就走了。
看多了身邊的這些事情,也看透了老年人再找老伴的實質,女人找你搭夥,大多數是因為“錢”,你沒錢,那就換人,你有病,那也走人,真正為感情相伴的太少,而且真正有感情的也太少,可遇不可求。
如果我再找個老伴搭夥,她把我的退休金死死地拿緊,我怎麼跟我的子女互動呢?人到晚年,最終還是需要子女的幫扶。與其跟不靠譜的人搭夥,不如一個人獨享寂寞孤獨,最終也會有親情相伴,不至於晚景淒涼。
雖然我手裡有個幾十萬,可如果自己一場疾病,豈不要花費很多,如果都讓子女們出這個錢,必然會落下埋怨,自己有,子女也會好生地伺候照顧,不會產生家庭矛盾。
如果我把這錢拿出來娶個老伴,如果老伴身體不好,小病花小錢,大病也不能見死不救,到時候錢都給她花完了,也不見得落下好來。
再就是,如果我找個能算計的老伴,那我的晚年日子,豈不是更加難過,自己的錢自己支配不了,想貼補子女也貼補不上,整天為算計錢財生氣,那不就早早地走了,還便宜了別人。
我覺得,有些老人就是平時太過於清閒了,每天無所事事,只想著寄託女人的陪伴。
其實,不是我多麼的老財迷,而是覺得自己老了,還能夠再掙些錢,是一個有用的老人,而不是老了就沒用了,整天的混吃等天黑。
寫在最後:透過蘇大爺的傾訴,道盡了現代老人真實的內心想法,也說出了現在再婚搭夥老人的婚姻實質,再婚搭夥的女人,有時既不受子女的待見,在同一屋簷裡會產生各種算計,比起原配的日子,多了些許的心酸和計較猜疑,內心是否真的快樂幸福,只有老人自己清楚明白。
生活裡,有些老人透過身邊人看到了再婚搭夥的真相,寧願一個人寂寞也不願過,兩個人相互算計猜疑的日子。也許,老年人的再婚搭夥,也真心地需要謹慎,慎重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