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較短,卻異常重要。當你懂了,會覺得理所當然;當你不懂,可能會摸索十年八年,甚至一輩子。)
一個人朝著自己的“A計劃”走上“道”之後(參考上篇:個人追求卓越的“道、法、術、器”——“道”),面對紛繁複雜的環境,該採用什麼“法則”來確保自己思考和行動的周全、高效呢?這是我們上路之後應該思考的首要問題,而不是抓起一個“器”物就開始“努力”“奮鬥”,否則如此很可能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古語告誡說: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我們經常聽到這句話,覺得它非常有道理。
這句話對嗎?
對,非常對!
但是我們應該如何做才是在“謀全域性”和“謀萬世”呢?
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答案是:不知道,或者不太知道。
顯然,這句話太概括,太精闢了!以致於落到具體實操環節,我們會不知所措,往往依然會我行我素,經常——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只看眼前,不看長遠”
“只看現象,不看本質”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本位主義,侷限思考”
……
不知不覺地淪為了“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一分子。
我們不禁要問:有沒有這樣一類人,他們解決問題時能夠系統地看,全面地看,聯絡地看,發展地看,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其潛在的本質,並給出解決的辦法?
如果有,那他們一定知曉或者利用了什麼“法則”;
又,如果這種“法則”存在,那我們一定可以學習、掌握。
那:這種“法則”存在麼?
答案是:存在!
這就是系統思維之法或者叫系統思考之法。
這方面的大家我們的毛爺爺當然首屈一指,但作為普通人,我們如果要找一本操作性較強的書來學習參考的話,在這一領域,一本入門級的經典著作《系統之美》將會是不二之選。
德內拉˙梅多斯在書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系統思考”這一法則,將我們碰到的所有問題都視作一個個“系統模型”,強調要看清系統的結構(要素、連線、功能或目標),並認為系統結構自身恰恰是問題的根源。
那麼如何使用這個抓手呢?這就得進入“術”這一個層面了。
(什麼是“A計劃”?什麼是“術”?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