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餘生要和誰在一起?

是你喜歡的人?

或者喜歡你的人?

還是懂你的人?

你喜歡的人不一定喜歡你,而喜歡你的人卻不一定懂你。

雖然有的人口口聲聲說愛你,但他卻不知道你需要什麼,要怎樣才能讓你快樂。

有的人喜歡你,喜歡的只是你的皮囊,他給你的不是愛,而是佔有。

他說喜歡你,只不過是想佔有你。

而真正懂你的人,必定是真正喜歡你的人。

他如果不喜歡你,他為什麼要努力讀懂你?

和懂你的人在一起,你會感覺很舒服。

別人不理解你,有人理解;

別人不知道你需要什麼,有人知道;

別人不能和你默契,有人能和你默契。

那麼,什麼是“懂你”呢?

“懂”雖然只有一個字,卻有幾層含義。

第一,懂就是“知”。

比如知音、知己、紅顏知己、藍顏知己。

我們都知道鍾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

俞伯牙彈琴時想到高山,鍾子期聽後立即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俞伯牙又想到流水,鍾子期聽後立即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鍾子期與俞伯牙

一個人的技藝或理想被人“知”是一種什麼心情。

從鍾子期死後,俞伯牙便摔斷琴表示不再彈琴,便可以知道,被“知”是一種多麼令人激動的事。

孫中山與宋慶齡和楊振寧與翁帆都是相差幾十歲的夫妻,他們為什麼能結合在一起?

孫中山與宋慶齡

孫中山為什麼會娶宋慶齡?

楊振寧為什麼會娶翁帆?

楊振寧與翁帆

可能有人會說,這很簡單,他們好色,喜歡年輕的姑娘。

假如你是一個老頭,有個十分年輕的姑娘想嫁給你,你會同意嗎?

你一定會想,她為什麼要嫁給我?

是要謀奪我的家產嗎?

那麼,結了婚之後,她會不會希望我早死,會不會虐待和欺負我,希望早日拿到我的財產?

所以,一般的老頭是不敢輕易和年輕女子結婚的。

那麼,為什麼孫中山果斷娶了宋慶齡,楊振寧娶了翁帆呢?

那是因為他們找到了知音。

宋慶齡知道孫中山的理想,這讓孫中山很感動,於是與宋慶齡結為伉儷。

而翁帆是清華大學博士,理解許多楊振寧研究的物理理論,這讓兩個人更談得來,心更容易貼在一起,所以,選擇了結婚。

如果翁帆只是一個目不識丁的粗魯女子,她再年輕,楊振寧也不可能娶她的。

第二,懂就是“理解”。

“管鮑分金”的故事相信大多數人都讀過。

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生意,管仲做生意的時候,拿了一些公款還債,到年底的時候分紅,鮑叔牙分了一半利潤給他。

管胞雕塑

管仲也不推辭,就接受了。

鮑叔牙手下人看不下去了,說:他平時拿那麼多錢,分紅卻分一半,怎麼好意思?

鮑叔牙卻說:你們懂什麼,人家是家裡貧困才多拿的?

後來兩人參了軍。

每次衝鋒的時候,管仲就躲在後面,退兵的時候,卻跑得飛快。

於是士兵們就嘲笑他。

鮑叔牙卻說:管仲是因為家中有八十歲老母需要奉養,才不得不忍辱活著。

管仲聽了,當即流下眼淚,說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

一個人被理解了,總會讓自己感動。

有人說:遇上愛和性,都不稀奇,遇上了解,那才稀奇。

懂你的人,總是更瞭解你,而不是常常誤解你。

許多家庭妻子數落丈夫沒有別人的老公掙得多,丈夫認為妻子在家帶孩子做家務不辛苦。

這都是不相互理解的夫妻。

真正相互理解的夫妻,妻子會認為丈夫在外面辛苦,主動把他伺候得好好的;

丈夫會知道妻子在家做家務也不容易,會幫忙主動分擔一部分家務。

第三,懂就是知道。

知道他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知道什麼能讓他快樂,什麼能讓他不快樂!

懂你的人用你需要的方式愛你,不懂你的人用自己需要的方式愛你。

比如,懂你的人給你買麵包加豆漿作為早餐,因為他知道你喜歡吃麵包加豆漿;

而不懂你的人,會給你買漢堡包加奶茶作為早餐,因為他喜歡吃漢堡包加奶茶,卻不知道,你對漢堡包加奶茶過敏。

懂你的人會了解你的各種愛好習慣,第一時間滿足你的各種需求。

並且會常常給你製造驚喜!

第四,懂就是默契。

懂你的人總是能和你達成這樣那樣的默契。

你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欲言又止,他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不懂你的人,許多事,你給他解釋無數遍,他也未必能領會你的意思,這樣你就會活得很累。

而和有默契的人在一起,你就會活得很輕鬆。

比如甲和乙到一個公司上班,一個月後,乙被提拔為經理。

甲覺得自己也很努力,表示不服氣。

老闆於是便讓他去看看市場上有沒有核桃。

甲去看了,說有。

老闆又讓他去問多少錢一斤。

甲去問了,回來報告了。

老闆又讓他去看看有沒有更便宜的……

後來,乙來了,老闆讓乙去看看市場上有沒有核桃。

乙出去之後,帶回來一個人,說,市場上有核桃,多少錢一斤,比較了幾個商家,覺得這個商家最好,於是把他帶來了。

你看,要是有乙這種默契的人在身邊,是不是活得就很輕鬆。

夫妻之間,也最好要有默契。

當然,默契除了先天因素外,後天的培養也很重要。

第五,懂就是三觀相似或相同。

三觀不同的人在一起,那簡直就是折磨。

比如毛主席和江青三觀就大不一樣,兩人過得很痛苦。

毛主席主張家中所有人都不能搞特殊化,而江青一心就知道謀取奪權。

毛主席和賀子珍大的三觀大致相同,但小的三觀卻有很大的差距,導致兩人時常吵架,最後分道揚鑣。

比如,抗戰時期,有一個八路軍幹部因為一個到延安的學生在和他談戀愛後又和其他人勾搭,被那個幹部一槍殺了,最後毛主席要處死那名幹部。

而賀子珍覺得那名幹部經歷過長征,對他有深厚感情,想為他求情,於是和毛主席大吵了一架。

所以,夫妻之間最好三觀相同。

一個慷慨,一個吝嗇,最好不要做夫妻。

另外,我們三觀最好要正,不然雖然夫妻關係可能很和諧,但最終會走向滅亡。

比如林彪和葉群。

而像周恩來和鄧穎超三觀既正,又相合,所以夫妻恩愛到白頭。

餘生,願你和懂你的人在一起!

9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生活不是這樣就是那樣,絕對不是你想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