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個人家庭·家庭】

在學校的時候,我們總被“英雄不問出處”“寒門出貴子”的故事激勵,那時候大部分人都覺得只要不自我設限,每個人都能有一番作為。可越長大越發現,家境這個事,還真是挺重要的。

你可能聽過一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人就出生在羅馬”。這話乍一聽挺氣人,但想想也很寫實。普通人奮鬥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得到的資源,對家境好的人來說,可能只是一種日常生活。

家境決定人的上限——這真的是事實嗎?如果是這樣,奮鬥的意義又在哪裡呢?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帶給你一些新的見解。

1 家境重要,但不是限制

首先要說,所謂家境,不只是經濟條件,而是指整個家庭環境和背景,包括家裡的人脈、資源、文化程度,帶給孩子的言傳身教、思維方式、品性氣質。

這麼一說你就會發現,家境好像真的是人的起跑線。家境好的孩子從小就聽多種語言、看各種書、接觸很多藝術和體育技能,他們就是比同齡的孩子聰明、有見識、有膽量。這樣的人試錯成本低,想努力就有資源和平臺,雖然也要付出辛苦,但讀世界名校,得到很好的工作都可以非常順利。

而家境一般的人從小接觸的東西就沒有那麼多,上中學的時候可能都想不到世界名校,覺得考個重點大學就不錯了。找工作要經過激烈的競爭,被淘汰的機率也很大。

但你要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是人生很小的一個階段,決定不了人的一輩子。

從能力提升的角度來說,現在能接觸到的資源還是很多的。只要你想學習,就能去圖書館,就能從網上找到課程。有名師家教在身邊學起來的確很方便,可自己去甄選資源、去閱讀、記憶、思考的過程都是提升你自學能力的過程。起點只能決定人開始在哪裡,而自學能力能決定一個人走多遠。

從機會獲得的角度來說,現在的平臺、資源、成功的機會都不是唯一的。他能申請到世界名校,不意味著你就不能去。她去了500強企業工作,但企業也不是每年只有一個招錄名額。

看到這你可能會想:雖然機會均等,但家境好的人得到這些就是比家境普通的人容易,這不是還是資源不均衡帶來的不公平嗎?

的確,資源不均衡是一個現狀。所以這麼說不是否認這個現狀,而是說我們總要先去面對現實,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抱怨、難過、坐在地上不走。積極面對現狀的方式就是一邊心懷遠方、有理想、有信念,一邊腳踏實地,抓住你能抓住的資源,做好你能做的。

2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我們羨慕家境好的人,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可以“走直線”,而要到達同樣的地方,家境普通的人卻要走很多彎路。

但沒有白走的彎路,你信嗎?

我有個家境很好的朋友跟我講過過一件事。

他和一個家境一般的大學同學畢業後進了同一家公司。兩個人在一開始差異的確很大。我這個朋友從小跟著爸媽見了不少世面,所以言談舉止很有風度,說話辦事既不怯場又很周到。而他的同學第一次來到這麼大的一個平臺,對一切都很陌生,任何事都要拿捏著分寸,很多東西都要慢慢學習。

但我朋友發現,他的這個同學,有很強大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

一開始,他同學會向他請教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在第二天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處理。幾個月後,這個同學就適應了手裡的工作,還經常去幫助同組的人。主管召開部門會議,他一開始只聽不說,半年後,他總能提出一些很好的計劃,而他的這些想法,一般是別人想不到的。

朋友就不明白了:同樣的工作時間,同樣的工作強度,也沒見他平時怎麼加班,怎麼和領導搞關係,他怎麼進步就這麼快。

他實在忍不住了,去問這個同學。兩個人關係很好,同學說得也很真誠。他說,他的自主性比較強,什麼事情都會自己去分析,然後想解決方案。而他之所以有這麼強的自主性,是因為從小沒太有什麼依靠。比如讀大學,他選的是經管專業,家裡人對此一無所知,所以報名選學校都是他自己去打聽、去選擇。在大學期間,他對自己的專業很感興趣,於是課下主動和老師溝通,跟著老師學習。這期間遇到困難了也都是自己解決。包括他在校參加社會實踐、假期打工實習,由於沒有什麼人可以依靠,都是他自己一點一點地摸索。這期間,就鍛煉出了很強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朋友感嘆道:“上帝真的是公平的。起點好了真不全是好事。我有家裡的幫助,遇不上他遇到的問題。考慮不到他考慮的東西。所以現在面對同一件事,不是我懶,是我真的看不到、想不到,而人家就能看到、能想到。”

真的是這樣。我們之所以覺得有些路是“彎路”,是因為我們只以速度和距離來衡量事情的進展。可實際上,這些根本不是彎路,而是必經之路——因為有些寶貝,甚至有些必備的東西,只存在於這些路上。

3 不用羨慕,不用嫉妒

家境有優勢嗎?有,它能讓一個人飛得早、飛得快、飛得高。但到了一定程度上,這種優勢就會縮小,因為總有比你家境更好的人,而你身邊的人家境都和你差不多。

什麼是更大的優勢呢?更大的優勢一定不是比出來的,而是從裡到外的不同。這就好比兩個玻璃飾品之間一定有差別,但它們終歸都是玻璃的。如果旁邊有個鑽石飾品,那這個差別就是不可超越的了。

質的差別,一個在於你的個人定位,一個在於你的自主能力。

所有人都盯著最熱門的職業,都想做現行標準下的第一,你有自己的目標和發展方向,你有足夠的眼界和創造力去從事開創性的工作,帶給人們不一樣的東西,你就贏了;

所有人都在比誰能記得多、學得快、做得好,你有很強的自主性,你善於發現問題、運用知識技能、看到市場和時代的需求,你就贏了。

這種贏不是環境帶給你的。因為所謂“個人”定位,所謂“自主”能力,必須是自己親自來。你肯向前、肯吃苦,願意不斷地撕開自己的格局、不斷地開啟自己的眼界,就能做到。再好的環境,別人再勸你,你自己不做,也沒有用。創造力和知識不同,它不能靠別人喂,只能靠自己練。

回到最初的問題:家境重要嗎?

重要,但不是一錘定音的作用。所以,不管你的家境如何,與其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不如去關注那更重要的事。

真的,還是要突破自我,還是要往遠看,還是要努力做好能做的事。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如果過年能走親戚,你反感家裡來客人嗎?沒有邊界感的親戚真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