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少年派
文、圖:林寶兒
在心理學上,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內在認同的感受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在舊有認知之下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感受或自己認定的假性事實,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比如,一個受過傷害的人,在某種特定環境或語境之下就會被激發出“別人也在傷害他”這種感受等等,使人們傾向於按照自己是什麼樣的感受來認知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觀察者的真實情況進行知覺。
1
最近一段時間裡,內在的很多感受浮現,使我深刻意識到,在我的一部分潛意識裡:女性權威的臉永遠總是僵硬、凝固、冷漠、不開心、充滿怨氣、怒目而視的;男性權威的臉總是嘲諷、冷漠、鄙夷、輕蔑的,就好像戴著一個魔鬼面具。
我去感受他們。發現這些感受來自於我過去的經歷與創傷,也是過去在現實體驗中學到的一部分,同時我的內在也具備這部分並且認同它們。於是,我在不知不覺中也在用這部分示人。
這些樣子不時出現在我的夢境中,我也無數次在過去的經歷中遇到有著類似面具的人。當我帶著創傷走進關係時,無論我遇到的是誰,都會先入為主地給對方也戴上這些面具。
2
過去的我毫無意識,於是這部分感受總是不停地投射出來。它們在現實世界裡顯現,使我從來都沒有看到過他人本來的樣子,也看不見自己到底是誰。
事實上,無論對方是誰,是否真誠有愛,抑或是虛假偽善,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我只能看到自己經由創傷投射出來的他人的樣子,而對方也看不到真實的我,這樣的關係對彼此都不公平 ,彼此之間永遠得不到滋養,甚至互相榨取。
3
心理健康的人會吸引來健康的人、事、物,即使遇到非健康的也會遠離;而心理不健康的人會吸引來病態的人、事、物,即使有幸遇到健康的,在與他們的關係中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藥”,甚至逼走對方。
病態的模式不可能滋養對方,也永遠得不到對方給出那種自己想要的病態的迴應,即便建立了關係,終究也只會漸行漸遠,分崩離析。
說到底,唯有自己誠實地面對這些創傷,才真的開始了療愈。誠實的從內在走一遍回頭路,不去指望他人看見自己、迴應自己、滿足自己,即便在當下存在著這種“指望”,也請誠實地面對它,然後試著從這一刻開始學習自我負責,而不是閉起眼睛追著別人去改造、去操控以滿足自己的期許,這樣才有可能更快一點靠近自己。
與父母、老師、同學、愛人、孩子、親戚、朋友等所有的關係皆是如此,那些外在的需要和想被滿足,實際上都是內在的自我不滿足、匱乏、壓抑、疲憊、焦慮、悲傷……
4
只有學習看見並回應自己的需求,才能更快地走向療愈,才能更健康地活著,才能早一些更早一些愛上這個實實在在的自己,因為有力量的自己,即使孤單的時候,也可以很坦然地健康地好好活下去。
如果不想在自己製造的無限痛苦裡沉淪,就從意識到的這一刻停下來,好好地內觀自己。
因為,只有那樣,他人將不再是地獄,自己卻是自己的天堂。
不要指望別人成為你的救世主,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