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他就賺大錢、找新歡|離婚背後的人性真相》
Part.1
我看到一封來信,很有感觸——
尐微,你好。我也不知道想問什麼,就說說心裡話吧。
我今年34歲,有過一段五年的婚姻,在30歲那一年離異。才離婚那會非常傷心,但事已至此,我也只能往前看。這兩年過得比較平淡,日復一日的生活,按部就班的工作。沒有多大的挫折,更沒有多大的驚喜。
像多數芸芸眾生一樣,自帶不起眼的普通。前夫也不是什麼卓越的驕子,我們自然而然地開始,水到渠成地戀愛,修成正果似地結婚生子。
再普通的人,但在自己那小小的世界裡,也有過因心上人的喜愛,而面如桃花,眼波撩人的美麗瞬間。而我那普通的前夫,在我眼裡,也有過偉岸而傳奇的片刻。
我們也曾海誓山盟,深深愛過。最終依舊分道揚鑣,沒能熬過現實的乏味、普通的宿命。
在生活瑣碎及物質的匱乏中,我們都越來越俗氣及摳門。他生日時,我最多買一個小蛋糕。我生日,他最多買一盒廉價面膜。我買蛋糕給他,不覺得有問題。
可我收到廉價面膜時,卻覺得有問題。他送廉價面膜時,不覺得有問題,可收到小蛋糕時,也覺得有問題。誰都沒有錯,只是我們都好窮。我們分開了,渴望去找到另一段不那麼貧窮的婚姻。
從民政局出來那一刻,我們都哭了,對對方說對不起,我沒能讓你幸福。後來我常常在想,我們的感情有問題嗎?似乎沒什麼大問題。只是,我們撐不起婚姻而已。
如果一直是戀愛,不用買房付房貸、養孩子、支撐起四位老人的生活,或許我們不會走到別離。這兩年,心已經靜下來了。可前段時間偶然得知,如今的前夫過得非常好。他的新妻子,比我優秀,能幹,富有。
在一個相對輕鬆的生存環境裡,也更利於一個人往上走。他做生意了,還賺了不少錢。與曾經的他,現在的我,已經不算一個層面的人了。
知道的那一刻,我十分憤怒、不甘、嫉妒。
隨著聽到更多關於他的訊息,我甚至有過希望他過得不好的念頭,並且還很強烈。我特別吃驚,為什麼自己變得如此卑劣和小氣?我不算聰明的女人,也不是很有悟性。
但我也受過一定的教育,我懂得品行要優良,心態要端正。可現在,面對曾經跟我同床共枕,還是我孩子的爸爸,並且兩個人之間並無深仇大恨,只是無力繼續而分開的男人,我為什麼那麼惡毒呢?
我跟一個姐妹說了這些話,除了收穫一通道德譴責外,我並沒有聽到一些真正能讓我釋懷或者改正的金玉良言。
你可以回覆我嗎?
Part.2
尐微:感謝信任。我不知道自己能否說出對你有幫助的金玉良言,就當我跟你聊聊天吧。看你這封來信,我似乎看見了曾經的自己。
一個沒能與我走到最後,但又彼此深愛過的男人,分開一年多後,我知道他有了新歡,過得不錯——那一刻,我下意識所滋生的情緒,不是祝福,而是怨恨。
我恨他什麼呢?恨他沒能與我走到最後?恨跟著他享福的不是我?這個心路歷程我是一個人熬過來想明白的。
與其說我恨他,不如說我恨的是為什麼過得更好的人是他,而不是我。
從道理上講,我們自由戀愛,無力繼續,從而分開。他愛過我,寵過我,珍視過我。
沒有出軌,聊騷,欺騙。
他過得好,我為什麼不能祝福一下呢?在皮囊的保護下,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偽裝得完美無瑕,帶著神的豁達與光輝。
可退卻皮囊,夜深人靜下審視自己的心時,才發現高光時刻,我們都像純潔的天使。惡毒時期,又宛如陰暗的魔鬼。
一邊渴望自己美麗優雅,祝福他。一邊又忍不住心生卑劣,詛咒他。那些美麗的、虛偽的、難堪的、黑暗的、明亮的——匯成了一個“人”。
我不會與你聊感情,類似於——你之所以放不下,可能是還愛著。
也不會與你分析情況,類似於——他現在混得好,是妻子給力,外加個人能力跟得上。你沒人家過得好,還不是能力不行,怨得了誰?
道理都對,但今天不講道理,道理在此刻就像是沒有退卻皮囊的人。現在丟開這些道理,講講人心,也就是人性。
Part.3
為什麼你很難祝福前任,甚至還會詛咒?
其一,不難想象,曾經你們走入過對方的心,也進入過對方的身體。
一起暢想、規劃、努力過未來。如果你們之間不曾那般親密無間,或許此刻的你,並不會有如此強烈的波動。
親密,是一把雙刃劍。
好的時候,它是良藥。壞的時候,它是毒藥。曾經越親密,之後這種毒就越深。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大抵就是這樣吧。
其二,曾經再好的情人,一旦失去的那一刻,從本質上講,已經是外人了。做一個假設,如今你們沒有離婚,哪怕你對他一點感情也沒有,大機率上你也不至於希望他窮困潦倒,無人可靠。
你可以補貼金錢給一個不怎樣的丈夫,填生意虧損的漏洞。但稍微理智的人,幾乎都不太可能補貼金錢給曾經的情人,雖然愛過。
這是內外之分,只不過有些人意識不到,但做的決定已經足矣證明潛意識裡這種內外之別是存在的。
其三,如果前夫過得非常差,你與他也沒什麼深仇大恨,心態上要麼無動於衷,畢竟已經分開了。要麼感嘆唏噓幾下,就算不幫忙,也不至於怨恨或詛咒。可關鍵就是,他過得比你好。而這一切,又與你無關。
你不是他利益和情感上的贏家,或者說得到者。因而,意難平。
可現在的他跟你已經沒關係,這種意難平從表面看有些戲太多。其實不然,現在是沒關係,可曾經有過大關係。
現在、未來、曾經、雖然是三個時間節點,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完全活在現在。任何人,都是由這三個時間節點而組成的。
再通透的人,也會因未來而彷徨,因曾經而感嘆。
不一樣的是,通透度決定了這三個時間節點對我們的影響力或大或小。不通透的人,對未來格外彷徨,對曾經過度感嘆。
這個程度導致未來和過去已經大面積地影響了當事人的現在。
而非常通透的人,雖然也受影響,但整體還在可控範圍內,因而全域性穩定。
Part.4
在我的閱歷中,最讓我動容且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基本都不是特別規範的。
我因為前任過得好,而意難平過。也有人因為我的離開,而心生怨懟。
曾經我放棄了一個男人,他沒有搞那一套假把式,說一通什麼:雖然你不選擇我,但我也祝福你。
而是說:你一定會後悔,因為你看不見我的好。我也做不到祝福你,甚至我希望你過得不那麼好,後悔錯過我。難聽是吧?但沒辦法,此刻的我難受,所以我本能地做不到讓你也好受。我卑劣,小氣,或許還可怕。
過去四年了,我至今記得他,雖然不愛了,也不後悔不曾選擇他。
但我與他在一起的所有時光,那個時刻的他反而最令我佩服與動容。
可他不聰明,心裡話可以有,但不適合全部說出來。
如同當事人,那些想法你真不適合對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傾訴。
不一定是懷疑友情的真假,更多的是質疑聆聽的人是否有足夠的認知去看待你這番話背後的人性。
我不會高舉道德的旗幟,對當事人的品性指指點點,然後教育一通。因為我拿自己當人,也拿她當人。而人與人之間,對於我們內心深處的醜陋、虛榮、嫉妒、陰暗……一定會有共鳴。只不過,有些人承認,有些人不承認。
所以,我想跟當事人說,承認它比起否定它,你距離駕馭它,更近了一步。
承認自己那些負面的東西,然後呢?你能做什麼?幹掉對方?不至於。搞破壞?也不至於。扎小人?同樣不至於。
其實你什麼都做不了,只有當你真正意識到,無能為力插手對方的生活時,你才能認命、放下、釋懷。
哪怕是被迫的呢,又有什麼關係。人生有多少大度和無私,是源於自願?拿自己當個人吧,不要參照過高的神仙標準。
能蛻變就是好的,無需太過糾結手法。
雖然被迫釋懷,多少會有些失衡,但也不用擔心,時間一過,新歡一來,能力一高,都不是什麼事兒了。
如果後面沒有任何助力的加持,那不是一直有些失衡嗎?這也沒辦法,誰讓你只有這點能耐呢,自然享受不到超出你範疇之外的逍遙。
Part.5
雖然很多人說我三觀正,但我多次闡述過,我算一個比較偏執的人。
不少人都覺得,若兩個人真走不到最後,還不如在最美好的時候結束,起碼還不至於相互怨恨。我不吃這一套。
若兩個人真走不到最後,我恰恰會感受完所有美好後,才結束。
在最好的時候停止,是不至於相互怨恨,但美好的回憶,就一定是人生的財富嗎?只怕不見得。
因為美好,但卻成為回憶,它極有可能是你未來生活裡,讓你多次遺憾、緬懷、感嘆、甚至無法再次投入全新生活的阻礙和魔障。
感受完所有美好再結束,反而不至於對那個人念念不忘,耿耿於懷,因為彼此離開時,美好已經消耗完了。
請尊重自然死亡。
不要搞那些自作聰明的把戲,你要敢讓一段感情提前死,那之後它一定要找你索命,不信你試試。
若你要留著一段已經死亡的感情繼續下去,那你一定會為其陪葬,不信你也試試。
我是你們親愛的尐微,持續更新更多關於情感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