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疏影曾在節目裡說起過自己的童年。
從小,父親對她的要求就很高,考試考得不好就會被體罰。
“考到90分以下,就會被爸爸用皮帶抽10下。”
她的母親不忍心她被體罰,但又無奈阻止不了,只能躲進衛生間。
因為,看不到,心裡就沒那麼難受。
童年時期被父母嚴加管教的經歷,也影響著她長大成人後的思維模式。
“我害怕和人交流,但越是害怕,越是恐懼,就越是不可能做好,也就越演越不自信了,我陷入了一種惡性的迴圈之中,這樣的生活感覺特別漫長。”
江疏影內心藏著的不自信,其實背後有一個小女孩在影響著她。
那個在童年渴望被關愛,渴望父親體罰之外的愛與鼓勵,卻沒被滿足的小女孩。
心理學家認為:如果一個人幼年時期的心理需求(愛、認可、安全感等)未得到滿足,那麼TA自我的一部分,將會永遠“卡”在那個地方,並且在未來的人生中不斷地尋求補償。
江疏影的不自信,很大可能源自於童年渴望被父親認可的需求未得到滿足。
她選擇出國深造,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尋找著心理上的補償。
你是否經歷過這樣的體驗:
總是在關係裡受傷,重複經歷相似的傷痛;
總覺得自己很差,不配擁有美好的人或事;
關係中優先考慮別人,而忽略自己感受......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的內心可能住著一個受傷的內在小孩。
01
什麼是“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可以理解成內心長不大的自己,執著於幼年時期受的傷,最早是由榮格在《兒童原型心理學》中提出。
如果嬰幼兒在成長環境中遭到養育者忽視,TA的內心往往會留下一個受傷的孩子。
當我們成年後,這個受傷的孩子依然停留在那個時候的狀態裡,潛意識重複播放、模仿過去無數次創傷應激反應。
這份創傷,可能會影響著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親密關係、親子教育......
比如,一個哭鬧的孩子,母親選擇無情地忽視TA的情緒,甚至說:“你再哭,我就不管你了”,然後扭頭就走。當這個孩子長大後,因為童年“被拋棄”的感受,會影響著TA與親密之人的相處。在親密關係中,伴侶任何時候不回覆資訊,就容易產生恐慌。情緒上湧,忍不住反覆和對方確認自己是否與會被拋棄,變得很“作”,使這段親密關係終結。
內在小孩的存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
它讓你愛的小心翼翼,缺乏安全感,害怕失去,時常用討好、作換取伴侶關心和愛;
它加劇著你的原生家庭矛盾,用冷漠、叛逆、抗拒溝通的形式“報復”或“償還”給你的父母;
它將情緒化、自卑、敏感、拖延等注入你的性格和處事模式中,甚至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孩子
......
你想向前,它要向後;你想挑戰自己,它要畏懼退縮;你想心平氣和,它要哭鬧崩潰。
而且,越是無視它、壓抑它,內在小孩會更加抗爭,讓你喪失幸福的生活。
02
「療愈自我
與內在小孩一起長大」
榮格:“內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癒的引領者。”
那麼,我們如何治癒內在小孩,逃離它的掌控呢?
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
首先,我們要承認內在小孩的存在,並且看到它在哪裡,如此,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接納和寬恕
然後,我們要學會去接納和寬恕。
接納和寬恕父母也有不完美,他們或許也有一個受到創傷的童年,影響著他們的行為模式。
不再像一個小孩子一樣找他們討要愛,而是作為一個平等的人去給出愛,給出諒解,放下過去的傷害。
除此之外,試著去寬恕自己。寬恕當初那個沒有能量照顧好自己,沒能力給自己自由、安全的自己。
建立一個好的關係
《奇葩說》辯手傅首爾的原生家庭很糟糕,她的父母很早就離婚了,她和母親生活在米倉裡。
後來母親改嫁,她才離開米倉,住進了外婆家。
寄人籬下的傅首爾經常會遭到打罵,為了見到母親,她不惜喝洗潔精,用生病來換取母親的關注。
童年創傷影響下,她打心裡不相信愛情。
直到遇到現在的丈夫,治癒了她。
她將自己的伴侶比作一份禮物。
一段好的婚姻,滋養了她,在伴侶的接納、理解、支援中,讓她重塑了對關係的認知,也覆蓋了過去負性的體驗。
一個改變的決心
治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改變自己固有的思維、行為、感知模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發自內心想要改變的決心。
比如,當你瞭解到討好是自己的內心模式,並下定決心去改變,那麼在下一次遇到類似行為時,會有意識切斷模式。
重複多次練習以後,從“知道”到“做到”,改變從此開始。
課程推薦
《幸福傳承》體系之《愛與智慧》
《你在天堂裡遇見的五個人》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所有的父母都會傷害孩子。誰都沒有辦法。
孩子就像一隻潔淨的玻璃杯,拿過它的人會在上面留下手印。
有些父母把杯子弄髒,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還有少數父母將孩子的童年摧毀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這也意味著,童年創傷或多或少,每個人都會有。
受傷的內在小孩,其實就是我們受傷的童年。
治癒內在小孩,首先要看到我們的原生家庭模式。
童年時的創傷沒有得到及時療愈,成年後的我們就會依然陷入舊有的模式裡,影響著我們的親密關係、性格模式、親子關係......
療愈原生家庭,創造幸福人生。
如果小時候的你,在原生家庭裡經歷過父母離異、寄養、領養孩子等事件;如果在成長過程中,你長期被父母忽視、拒絕、責罵,並且對父母有強烈的憤怒、憎恨、埋怨等情緒;如果你長大後,對親密關係感到徘徊,想愛卻缺乏愛的勇氣和能力......
那麼你可以
參加瞳愛首席情感導師唐晏枋主講課程《愛與智慧》課程
透過課程學習,你可以收穫:
1
瞭解自己內在行為模式;
以人為鏡,對自己深入覺察;
針對個人目前問題個案分析;
與父母、與自己和解......
療愈童年創傷,走出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負面影響,獲得內在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