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很多人在社交關係中,往往不知道如何處理與他人的距離感,有時候越想跟對方親近,卻把對方推得越遠。所以就需要了解一些社交原則,保持適當的距離,讓社交良性發展。

但是每個人對“距離感”的認知都不一樣,大範圍來說:不同國家的人差別就非常大。比如中國人跟別人打招呼一般會問:“你吃了沒?”,喜歡聊一些家長裡短,生活瑣事。美國人與別人打招呼大多數會聊:“今天天氣真好!”,說一些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倘若中國人跟美國人聊生活瑣事,美國人會覺得隱私被侵犯;如果美國人跟中國人聊天氣,中國人會認為對方不拿他當朋友。小範圍來講:性格不同也會各有差異。性格內向的人,會刻意與他人拉開距離,不太願意和朋友說自己的私事;而性格外向的人,喜歡與人親近,什麼事都想跟朋友分享。

所以與他人相處,要根據對方的習慣和性格,以及雙方當時的狀態和需求,進行適當的調整。這是對彼此的尊重,同時也會讓兩人的相處變得更輕鬆。

那麼,在人際關係中,什麼樣的距離才是合適的呢?松浦先生為我們總結了3個“不要”原則,第一個原則是:不要入侵私人領域

成年人的世界如同硬幣的兩面,大多數人習慣將修飾過的好看的A面,呈現給大家,將自己脆弱難堪的B面隱藏起來,不輕易示人。而這個刻意隱藏起來的B面,就是我們的私人領域。

對於私人領域的界定,每個人都不盡相同。一些性格外向的人,願意向值得信任的人,開放私人領域的某些區域;而性格內向的人,則更習慣於傾聽。因此,我們不能因為對別人說了自己的私事,就要求別人拿同等的資訊來交換。別人說我們聽,是應有的尊重;別人不說我們不問,是該有的距離。

《謝謝你》的作者松浦先生性格內斂,他不太習慣將自己的私事到處說。一次,跟一個同事在外出差,共同生活了兩週。同事性格外向,跟他說了很多自己的私事,而松浦先生則充當耐心的傾聽者。他自以為兩人相處愉快,但後來卻聽說:這位同事覺得他難相處,不願意敞開自己的心扉,什麼私事都不透露。於松浦先生而言,朋友之間最難得的是真心相待,他也確實這樣對待同事。不過同事並不滿足於此,他希望走進松浦先生的私人領域,交換彼此的私人資訊。

有些人認為,對朋友的一切瞭如指掌才算是感情深厚。但每個人的性格都各有差異,不應該以此來衡量雙方友誼的深淺。只要兩人真誠對待彼此,這段感情就值得被珍視。兩人相處,講究的是當下的感受,不應該過多地去探究對方的隱私,不然就如同強迫別人赤裸裸地展示自己,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

除了不入侵對方的領域,兩人相處,也應該遵循第二條原則:不要凡事追問原因

有時候我們太過關心對方,也會給對方造成壓力。比如妻子對丈夫關心過度,看到他有一點不開心,就問東問西。丈夫可能只是情緒低落,但被妻子問煩了,就變成真的不開心了。

此外,母親對孩子也不應凡事追問。有些媽媽不知不覺地把關心變成對孩的控制,總覺得自己有權知道孩的一切秘密,甚至偷看孩子的日記。為此,有些聰明的孩子還特意準備一本假日記。但這樣做又是何苦呢?不但兩人身心疲憊,還可能會讓彼此的關係惡化,得不償失。如果能以朋友的身份與其相處,相信孩子更願意與這樣的媽媽敞開心扉。

與同事相處也是同樣的道理。松浦先生在和一個朋友合作專案,兩人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時間,快接近尾聲時,朋友突然說要退出。松浦先生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他考慮了一個晚上,到底要不要追問出真相?他還為朋友想了一千種退出的理由,可是這些理由他都無法接受。最後,松浦先生放棄追問真相,他認為既然朋友不說,應該有他的苦衷,沒有必要苦苦相逼。

在生活中,無論是對待愛人、孩子、朋友或者同事,都不應該把凡事都追問原因。尊重對方的決定,根據需要調整彼此的距離,讓雙方都處於舒適的狀態,也是愛對方的一種表現。

除了給他人留出私人空間,不要凡事都追問原因,與他人相處也應該注意尺度,不要過度體貼

對別人的過度體貼,有時候會被誤認為別有用心。例如一位男同事對女同事噓寒問暖,還經常主動幫女同事完成她分內的工作。其他同事發現後,都調侃男同事喜歡女同事,女方的男朋友還為此跟她大吵一架,弄得雙方好不尷尬。但其實男同事只是出於好心,他聽說女同事剛生了一場大病,所以想多關心她一下,沒想到造成了這樣的誤會。男同事沒有把握好關心的尺度,所以給對方造成了負擔,最後他的關心反而成了多管閒事。其實男同事可以默默地關心女同事,等她求助時再幫忙,就不容易引起誤會了。

另外一種體貼也會吃力不討好。相信很多年輕人都非常懼怕過年,因為此時閒下來的三姑六婆,會用各種“可怕”的問題輪番轟炸你。比如說你剛好到了適婚的年紀,他們就會問,你有沒有物件?如果你回答有,他們就會問你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生孩子?如果你回答沒有,他們就熱情地幫你安排相親物件,很多年輕人被迫把年過成了相親大會。而這些三姑六婆,就是以愛的名義綁架了這些年輕人的春節,弄得他們過個年比上班還累。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習慣以愛的名義,去關心和體貼別人的人,從來沒有想過這是不是對方想要的。體貼別人,也應該多考慮對方的感受,不然容易好心辦壞事。也就是說,體貼別人要有格調,把握好與他人的距離,善於察言觀色,當別人有需要時,我們再出手幫忙。或者不著痕跡地給予別人幫助,這樣可以避免給對方帶來困擾和負擔。

當然,兩人距離的舒適度是多少,需要雙方多次磨合。但只要真心對待彼此,多考慮他人的感受,總能找到最舒服的相處方式。對此,德國文學家歌德總結得非常好:“友誼只能在實踐中產生,並在實踐中得到保持。

與他人交往,如果能做到“3不要”原則:不要入侵私人領域、不要將對方逼入絕境、不要過度體貼,相信拓展社交的過程會更順利。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致自己(今日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