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古人說:辯一句是非,不如觀一刻自在。看一眼亂象,不如靜一分清閒。是的,生活中,其實個人喜惡並不重要。因為你喜或惡,未必都能隨你心。生命,給予每個人只有一次機會。相同的時間裡,比別人體驗更多,你就擁有更多。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慾望過多;心本無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人生就是慾望和所求的不斷減少的過程;命運的深層次意義,就是要學會放棄和迴歸,放棄一切浮躁喧囂,迴歸內心的安寧。人生,學會沉澱。沉澱,不是消沉,是用一顆淡然的心審視浮躁,是在寧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

別把慾望與理想混為一談,慾望的盡頭是物質的擁有,理想的終極是精神的充盈。佔據的東西,就算再多,皆會離你而去,攥得再緊,到最後你都是兩手空空。

所以:抱最大希望,盡最大努力,做最壞打算,持最好心態去生活!都說,花開一春,人活一世。有許多東西你可能說不太清楚為什麼與到底怎麼了。然而,人不是因為弄清了一切的奧秘與原委才生活的,人是因為詢問著、體察著、感受著與且信且疑著,才享受了生活的滋味。

老子的一番話,便是為人這輩子指明瞭方向。人生來便如同水流一般,是你的一切,你不用過分去爭,只需要腳踏實地去做事,勤勤勞勞去做人,那一切,終究屬於你。

而你的不爭,就恰如時而平靜如鏡,時而雷霆萬鈞的潤水一樣,在“善”中悄然化解了人生的窘迫困境,從而一生順遂,滿是如意。這種不爭,就是使人順應“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萬物規則。

很多人認為,自己做事,不就是要以成敗論英雄嗎?這樣說沒錯,可還是漏了一點。那就是為人處世,你不“細水長流”,只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就如同飛蛾撲火,如同“夏蟲語冰”一般,少了格局,也少了“智慧”嗎?

朱熹曾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潭死水,想奔騰也沒這個資格,因為它已經不能“細水長流”了。可一泓清泉,它既能成為瀑布,也能成為小溪,這全看它自己的選擇,這不就是因為它是“活水”,能“細水長流”嗎?

懂得“細水長流”的水源是規則的,因為它生來便是“抽刀斷水水更流”的無上存在。而懂得“細水長流”的人則是明智的,因為他生來便要迎風雨,見世面,順其自然,進而達到“水到渠成”的美滿結果。

人這輩子,什麼是幸福?那便是生命無止境,生活無盡頭,人心永年輕,願望終有成。

人生似水向東去,萬物奔騰伴河川。曾經在一個座談會上,聽到一個教授這麼說:“你看人字才兩筆,可這兩筆不好寫啊。要知道,一撇是人生的來路,一捺是萬物的歸途。而你,如何才能將這兩條路貫通,值得深思。”

當把人生看成“水”之後,慢慢地,也就明白了這個教授說的道理了。想要把這兩條本就不規則路串聯起來,首先就必須要讓這兩條路充滿了水流,這樣才能相互交匯,相互貫通。

所謂“水無兩點難成冰,一撇一捺才是人。”你看“火”字,正是“人”字加了兩點,不就象徵了年輕時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模樣嗎?你看“冰”字,讓人生之“水”加上了兩點,不就成了後半生的“冷漠”嗎?

人生就是冰火兩重天的過程,“人”和“水”是永遠都不會分開的。很喜歡“水”的智慧,因為它“靜如處子,動如脫兔”,能攻能守,讓它永遠處於不敗的境地中。

人在社會,倘若總是前進,只能處處碰壁,倘若總是一味地後退,只能是被人當成軟柿子來拿捏。如此,不妨懂得“水”之本性,別人不敢惹,也惹不起。而你也有空間,也有餘地去周旋,不至於走向極端,不撞南牆不回頭。

奸人人性奇醜,心胸狹隘妒賢嫉能,殺人用嘴不用刀、不管你幹什麼,都會有兩種結果: 一種是笑話,一種是神話。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則好好生活。人生是自己的,思想是獨立的,誰也沒有權利用自己的編輯器去設定別人的生活,固定別人的想法,因為,那本就是一種冒犯。

不問興趣,不問具體,不問性格,不問環境,不問起他,只憑著自己的經驗,好惡、觀念就為人,為事定性,貶值,早就成了許多人的習慣,美其名曰為你好,實際上不過是一種強迫性質的觀點附和,是一種不顧他人感受,想法的主觀臆斷、認為每個人都會是自己一樣的心胸狹窄!

不敢面對別人的鄙視、才想轉化矛盾、嫁禍於人、因為自己自卑,所以要強勢的壓制對方,去貶低、凡事把自己與他人的矛盾分歧強加於別人、挑撥離間達到自己嫉妒生恨、排除異己、其心裡狀態是扭曲的、善於偽裝z做作,說做脫節、口是心非是內心虛慌、自我通訊感不夠、拒絕承認、才會透過各種手段轉移矛盾強加於人來補充自己的自信!

每個人都長有腦子、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和辨別是非黑白的能力!一個人經他人的嘴巴說出來的時候,就不再是原原本本的那個人了。

每一個人的言論都會受到主觀情感的模糊和左右,別人說出來的話未必是客觀公正的。也應該有分辨言論是非的能力,不要輕信別人對於當事人的評價,避免因為自己的偏聽偏信,給當事人造成更大的傷害和誤會!

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事情本質才是真正的核心、人行走在世間該心存坦蕩真誠、愛就愛個堅強,恨就恨個直白,敢愛敢恨,率性而為。活出了最真實的自己!當潮水褪去的時候!就會發現誰在裸泳!紙包不住火、瑕不掩玉!

人生似水向東去,萬物奔騰伴河川。只要心如明鏡,自然能理智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只要心如大海,自然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要人如“活水”,自然能“細水長流”,和萬千願想一同“水到渠成”。

靜下心思去思考問題,會發現原本就在我們身邊的智慧會隨著家人們的吵鬧喧囂而變得茫然不知所措,儘管我們做事起來,會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儘管一切看起來是必須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我們還是得不到任何的誇讚,一丁點也得不到,

或許這就是人們為之奮鬥中一直心中懷揣著遺憾,有時候就是會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但就是做不好事情,似乎事情本身並不需要努力,然而,每在這個時候,就會發現,人們精疲力竭想要達到的目標,是非常需要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堅定住自己的目標才可以達到的,

有時候,會安慰自己,不怪別人不懂得欣賞,只怪自己沒有做事情的八分運氣,於是,連自己灰暗時刻都會覺得自己都會討厭自己,

因為我們沒有重新認識自己的缺點,而反覆地糾結自己要過一種怎麼樣的人生,畢竟佛家裡有句話這樣說,“事有因,必有果,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我們就能夠放開與自然,並且努力還得要心中不留任何的遺憾,

輾轉反側會覺得自己始終不如人,而如何把握住大好時機,努力勤奮的行善,努力自省活潑地做人,是時候重新認識我們自己,並且重新確立目標了,

況且,別人對我們的嚴格要求,與吹毛求疵地總是想要我們完成他們的心願,我們不如將自己的行善行動之餘努力在內心中去求,這樣自然無我無他,並且從努力過後,會發現另一片屬於我們的天空,

然後,從行動中來總結,這一生的種種過往與機遇,機遇總是埋藏在深處,需要我們得到來自生命的饋贈後,努力將心中的善念停留住腳步,才努力得到

而心善不如言語善,言語善不如行為善,而善因得善果,一切都遵循因果法則,我們就必然能夠明白,一切的努力並沒有白費,而是用了一個更好的時間,過了就無法更好的愛自己,

於是,在行動中,我們選擇在陌生的環境中,收斂住自己的鋒芒,並且專注於工作而不是所謂的人際關係,專注於事業並且得到生命的啟發,

而後我們能夠得到什麼,全在於一顆心,心地裡有什麼就會收穫什麼,而嘴上說過什麼,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一個好的行為習慣可以改變一個人,而生活終究是被改變,而不是去討好誰,我們的改變看起來是軟磨硬泡,但受益者依然是我們自己,

頭腦清醒的時候,越發覺得自己的行為可以更加可愛一些,而佈施後產生的智慧會照顧到一個人的生存法則,讓我們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人生天真並且被模仿的原因不再與外表,也不在於我們當初遇到了這麼多的事情,而在於不管有怎樣的經歷,我們還是願意保留住我們的當初發心,做一至情至善之人,心中不免良願頗多,而不至於浪費駐足的耐心,

而後,我們畢竟可以擁有完整的人生,不用費盡心機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這一切的努力看似水到渠成,卻也有其中很多的改變,值得每個人去做,去思考,並且從中得到智慧。

人性醜陋的本質並不僅僅是自私,根本卻是人自身的迷惑。每個人都以為滿足自己的私慾就能使自己得到快感,殊不知這正是把自己推向深淵的黑手。

輸,就微笑地輸給對手,決不能夠輸給自己。不要怕出錯,因為我們不是聖人。不要等著別人發現你,你應該先把自己推出去。只有自信的人,才會活的瀟灑快樂。可以不談戀愛,但不能不談愛情。要想出頭,請先學會出醜。

平靜是剋制浮躁的利器,淡泊是治療寂寞的良方。成大器者,絕非熱衷功名利祿之輩,而是淡泊名利、心無掛礙之人。一個人唯有心胸寬廣,性格豁達,方能縱橫馳騁;若是糾纏於錙銖之爭,必然鬱鬱寡歡,神魂不定。唯有對人對事心平氣和、寬容大度,才能處處契機應緣、和諧圓滿。

努力地工作,就像不苛求回報一樣;真誠地去愛,就像從來沒有受過傷害一樣;投入地跳舞,就像沒有人在一旁看著你一樣。這樣的生活,肯定可以給你帶來快樂!

我們能走多久,靠的不是雙腳,而是志向,鴻鵠志在蒼宇,燕雀心繫簷下;我們能登多高,靠的不是身軀,而是意志,強者遇挫越勇,弱者逢敗彌傷;我們能做什麼,靠的不是雙手,而是智慧,勤勞砥礪品性,思想創造未來;我們能看多遠,靠的不是雙眼,而是胸懷,你裝得下世界,世界才會容你。

人生最大的困境是,負債累累,身處絕境,想要翻身無比艱難。如果你感覺日子過得很難,不妨看看稻盛和夫的經歷,他當初的處境比你還難,然而他最後逆襲,成為知名企業家。

稻盛和夫小時候家境貧窮,簡直充滿了絕望:由於身體瘦弱,多次身患疾病,他差點放棄了生命。後來考學,儘管很努力,可接連幾次都考不上。大學畢業後,剛找份工作,卻沒想到公司面臨倒閉。

後來他出來創業,歷經無數困難,終於創造了兩家世界500強,在78歲高齡出山,用1年時間,拯救了即將破產的日航,成功扭虧為盈。

稻盛和夫的經歷,對於我們來說,很多都是絕路,可他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巨大成就。

為了獲取他成功的密碼,我在著重研究了他的超級暢銷書《幹法》、《心》、《活法》後,從中領悟了一些他的智慧,稻盛和夫曾忠告,人到絕路,想要翻身,請牢記這2條出路。

心懷感恩,讓困難成為財富。京瓷剛成立時,位於一家毫不起眼的街道工廠,也幾乎沒有任何知名度。好不容易從松下集團得到訂單,要求近乎苛刻。

在交貨日期和品質上,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在價格方面,對方每年都有降價要求。因為為了滿足這些要求,稻盛和夫他們需要付出異乎尋常的努力。

在這種情況下,難免會有員工憤憤不平,一味抱怨松下“欺負供應商”。這種消極情緒一度蔓延,後來稻盛和夫轉念一想:松下經常給我們訂單,讓京瓷得以生存;並且他們提出苛刻條件,不就是在鍛鍊我們嗎?為了擠出利潤,我們就需要不斷絞盡腦汁,這樣生產的產品,不就有市場競爭力了嗎?我們應該表示感謝!

心態轉變過來了,為了滿足要求,京瓷拼命搞創新研發,最終孕育出卓越的產品,也收到了良好的收益。

俗話說,一個人的想法決定活法。當你面臨絕境時,滿腹牢騷、滿口怨言,這是人之常情,但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遇。

這時,你不妨轉變一下觀念,像稻盛和夫一樣,心懷感恩:所有發生的事,必有利於我,必將成就於我。把這次困境當做超越自我的契機,以此不斷取得成就。

心懷”利他之心“做事。稻盛和夫從少年時代,經歷青年時代,一直到踏入社會,做什麼事情都很不順利,但唯獨一件事,獲得了額外的成功。

少年時代,稻盛和夫家庭生活十分清貧,因為戰火,房屋、工廠被毀,父親整天失魂落魄;母親為了養活一家人,甚至賣掉自己的衣服,辛苦籌款,以苦苦支撐貧困的家庭。

親眼目睹家庭的困境,稻盛和夫大受刺激,決心守護家人,減輕家庭負擔。以前他的家經營印刷作坊,也做紙袋,於是,他向父親提出製造和銷售紙袋的建議。

剛開始父親反對,但在稻盛和夫再三請求下,父親勉強同意,再次製作紙袋,他外出銷售。

就這樣,平時放學後、週日一整天,他把紙袋裝進大竹筐裡,放在腳踏車後座上,沿街叫賣。

剛開始,客戶都是街邊甜品店,走到哪裡算哪兒,銷量很一般。後來,稻盛和夫開動腦筋,將鹿兒島市分成七個區域,以一週為單位,按順序走動。另外,他還把紙袋放在批發店裡售賣。

很快,批發店紛紛下單,生意一下子火爆起來,父親忙不過來,甚至僱人幫忙。這是稻盛和夫人生中,第一次從事賣賣,沒想到取得這麼大的成功。

在那段時間,除了紙袋生意,他做什麼事都不順,反思過往,稻盛和夫明白了一個道理:他做其他事情,都是為了自己,唯獨這件事,是為了家庭,這是善意的動機。

當你心懷善意,擁有利他之心,事情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當你的動機是利己的,甚至是邪惡的,那不管多努力,事情都無法順利進行。

當你身處絕境,懷有利他之心去做事,就容易在困境中找出一條出路。如果你想全面瞭解稻盛和夫的智慧,幫助自己找到更多出路,過上幸福人生,我建議你也讀讀他的暢銷書《幹法》、《活法》、《成法》、《心》。

這些書書稻盛和夫,90多年人生的智慧結晶,包含了逆境生存、社交、賺錢、成功等方面。

稻盛和夫的書影響了很多人,其中不乏張瑞敏、俞敏洪等大佬。

馬雲曾專程前去拜訪,向他請教成功經營,他更是感嘆道:“我很多最近才明白的道理,稻盛和夫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想透徹了。”

稻盛和夫的書,我反覆讀了很多遍,他的書就像是一盞燈塔,給迷茫想要突破困境的人指引方向。

這套書通俗易懂,書中有不少故事,也很適合孩子閱讀,讓他們在閱讀中,不知不覺吸收智慧。拿去送人也很上檔次。

人到絕路,想要翻身,單靠自己的力量很難做到,這個時候,你需要學會借力,藉助這些頂級企業家的智慧,幫助自己找到出路,稻盛和夫的智慧你值得學習。

對《幹法》、《活法》、《成法》、《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戳一戳下方看一看,只需一頓飯錢,就可學習稻盛和夫智慧,你的人生甚至被改變。

人生在世,心要放寬,學會釋懷,凡是不要太過較真,太較真人生就無處不煩惱。現實有太多的無奈,很多事情不是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要適當的懂得進退。

你若處處計較,到處都是煩惱,到處都是讓你不順心的事情,每天生活在怨言中,實在是一件沒勁的事情。心寬則世界自然寬。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沒有什麼事情值得你痛哭流涕,沒有事情值得你拿生命做賭注。豁達的人生懂得寬容別人,也是寬容自己。於其自尋煩惱的處處計較,不如在寬宏大度中放下。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充實,我們的心思變得越來越複雜,想得越多就煩惱的越多,有時候要適當的對自己進行調整,只有學會釋懷,放下,日子才能過的更加輕鬆,生活才能更加多姿多彩。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大事小事,我們經常需要做出決定。由於害怕出錯,我們通常會處心積慮,前思後想。即使做了決定,有時還會感覺心裡沒底,七上八下,好像等待命運的審判一樣。

那麼,有沒有一種高明的智慧,能隨時隨地做出心安理得的決定,實現吉無不利呢?

有人說:不可能。告訴你:還真有。孟子說:“人之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就是說,知天理、知人間大道,是一個人內心本來就有的。明朝心學大師王陽明也在其著名的“四句教”中說:“知善知惡是良知。”

良知是什麼?通俗地講就是良心。也就是說,人只要“憑良心”,就可以不需要思慮太多條條框框,不僅能知善惡對錯,還能預測未來禍福,可以說是人生最高的智慧。

當然,你可能會質疑,為什麼“憑良心”有如此大的功能?它真正的意義又是什麼?以下三點來告訴你答案。

良心就是天理,良心在哪裡?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答案其實很簡單:不用它時,怎麼找也找不到;真正要用時,它必然隨傳隨到。

良心每個人都有,不需要向外求。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座良心廣播電臺。只是你天天聽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是不聽它。我們寧可去做那些對人類有害、對自己沒有幫助的東西,也不願意去重視真正的寶貝。

萬物一體,皆由道所生,都賦有道心,都要遵循天理,順應自然,各安其性。而人有別於其它動物是萬物之靈,那人的道心是什麼?其實就是良心,正因為人有了良心才有了靈性。

由此可知,良心從天理來,它們互為一體,良心就是天理。人不僅要循天理,還要憑良心。後來我們把“天理良心”這四個字濃縮成兩個字,叫“天良”。

中國人只要被人罵說“你這個人沒天良”,這個人就會很丟臉,這是很嚴重的指責,罵一個人沒天良,等同於說他完全沒有做人的價值。

人存在的價值,就是要有天理良心。良心之聲全年無休,每天24小時都在發出資訊,可惜一般人太忙,忙於賺錢,忙於工作,忙於保健,忙於休閒,卻不去理會它。

只要安靜下來,向良心提出詢問,保證可以獲得滿意的答案。這不需要太多的知識,因為它簡單明瞭,只要聽從它的指引,辨別善惡對錯、吉凶禍福,答案瞬間就會閃現在心裡。等同於我們所說的“第六感”。

憑良心,是人唯一的定數。今天科學已經告訴我們,未來是不可測的,是測不準的,叫做測不準定律。

當然,現在的儀器越來越精確,所以測不準跟儀器、技術、人員幾乎沒有關係。一句話就講完了,當時你測的很準,但是測完之後,它又開始變化了,那你有什麼辦法?

人力無法去管自然的變化。怎麼辦?中國人的方法只有一句話,看著辦。看著辦永遠對,事情本來都是看著辦的。

當一切都快速變化的時候,定數只有一個東西,叫做道德修養,就是我們今天常講的憑良心。

憑良心你會歪打正著,不憑良心你會正打歪著。很奇怪的,明明可以賺錢最後是虧本,你去追究最後的原因,就是你當時那個念頭搞亂掉了。

但有時候這個不對,那個不對,最後效果卻很好。其實就是你的良心在發生作用,他本來想做壞的,因為感動以後便自我修正過來了。

正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人憑良心,順天,召福;人不憑良心,逆天,召禍”。可見,憑不憑良心決定自己的禍福,並非“天定”。

《易經》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不管時空如何變化,只要人主動憑良心去“合天”,上天就會庇佑。

這也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最好註解。憑良心,就能天人合一,孔子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告訴我們,人除了尊重自然之外,還要重視人倫道德。

自然叫天理,倫理叫良心,天人合一的概念就是這麼來的。孔子說,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那句話,叫做先天而天弗違。

如果你有本事做到比天垂象還早,把未來的情況先說了出來,而老天本來不是要這樣的,因為你說了,那就讓你說了算了,它就配合你,那就天人合一了。

那人怎麼和天合一呢?就是要在心中合一。只要憑良心,毫無私念,發揮人本有的靈光,就能天人合一。 換句話說,天理和良心合一就是天人合一。

做到天人合一,就能感知自然規律的變化,就可以知悉未來的走向。

那如何讓自己發揮天人合一的潛力?就要向自己心中求,時時處處憑良心就對了,別無他法。

中庸有云:誠者,天之道。至誠可以前知,而誠就是良心之本,所以憑良心就能天人合一,就可預測未來。總之,想對每件事做出迅速正確的抉擇,就要聽從良心的指引,時刻憑良心。

即使短期來看是吃虧委屈,但最終善果一定會出現,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果迴圈,絲毫不爽。

良心人人都有,也可以說,人一憑良心,就接近神,那這時候叫正能量;不憑良心,就接近鬼,負能量就出來了。

所以,做任何事首先都要想到憑良心,憑良心你才能做好人,你才會做事。不憑良心,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最後都是吃虧倒黴的,這才是真正的大智大慧。

人這一輩子,要經歷太多的苦難,學會忘記,忘記煩惱和憂傷,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一念放下,萬般自在,當你釋懷了,那些徹夜難眠糾結不斷的苦惱也就自然煙消雲散了。心路開啟,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生命是短暫的,我們在有限的時間中一定要讓自己過的精彩。只有把事情看淡,將心放寬點,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時間的瑣碎的事情,我們才能讓自己過得更加幸福。人生一輩子終究不過是一場過眼雲煙,一切最終都將會消失在茫茫宇宙之中,我們是有多麼幸運才能有機會來人世間走一趟,不要計較太多,得失看淡,讓心隨緣,才是幸福快樂的關鍵。有些事情註定我們無能為力,無法改變。有些事情註定遙不可及與我們無緣。有些事情該放棄就果斷放棄,學會放手。

生活有喜怒哀樂,也有酸甜苦辣,隨時與我們相伴相隨。若看淡生命中的這些喜樂無常,才能真正活的開心和快樂。說的無情點,一切都是浮雲,生氣看淡,不服就幹。

很多事情我們做到問心無愧就夠了,心安理得就行了,沒有必要斤斤計較,時刻懷著一種隨緣之心,心中自然平靜自然。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人生苦短,生命無常,好好的愛惜自己,真心身邊人,從容的面對生活,不喜不悲,無論生命給予我們生命都要心平氣和的去接受,因為這是最好的安排。

生命中會有各種遺憾,太多無法擁有的,太多悔恨的事情,但是時光無法倒流,人生也無法改寫。不如知足常樂,珍惜眼前當下的生活這才是最好的選擇。有些事情我們爭也沒有用,因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註定這樣走,不如想開點,順其自然,不羨慕,不攀比,知足常樂。

人這一輩子,誰也無法做到十元十美,很多事情無法如我們的意,於其在疲憊中糾結不斷,不如看淡一點,人生沒有必要追求太多東西。所謂幸福,就是最簡單的東西,房子,車子,金錢這些無法給你帶來真正的幸福,平平淡淡那才是真,才是真正的幸福。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活力多久,而在於活的是否精彩,學會看淡,一切釋然。

貪婪是沒有止境的,想用有限的付出貪有無限的回報,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也許有人說,我們會對貪婪的本性適當的遏止,使其恰到好處。

但是一個習慣吃肉的動物,立刻讓它改去吃草,這真比登天還難,一個習慣吃草的動物,立刻讓它改去吃肉,想必也會非常荒誕。

人類的習性也是如此,適當的遏止只是手中玩火,遲早會玩火自焚,若想不溼鞋,最好的辦法還是不在河邊走。

人的迷惑常在於不懂得剋制貪慾也可獲取歡樂,不懂得奉獻本身也是一種獲取。行為的出發點不同,最終得到的結果必然有異。

世人常從金錢的有無多少地位的高低與貧賤評價人的成功與失敗,殊不知只是說對那麼一個定點或者是一個角度。

世人也常活著他人的評價之中哀嘆自憐,殊不知已經把幸福的權利交於他人之手。我們應該懂得光明磊落、奉獻他人,以禮助之,內心寧靜博遠,本就是人生一大成功之樂事。

人性就是一個雙面的皮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

即使是博古通今、學識淵博的楊絳錢鍾書,即使頓無人性、豁達通透,也會因為一隻貓咪和鄰居林徽因反目成仇不能免俗。

世間哪來的完美,即使是精英、社會的名流,站在人類智慧的頂端,依然保留著人性的殘損和缺憾。

佛說,看透生死,也不一定能放下得失的地方才叫塵世;承認並改過人性的另一面才叫度化。

近年來,人們對人性的問題越來越感興趣。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會否認有人性的問題,但是人們對何謂人性卻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比如,關於人性的善惡問題,自古以來就有三種不同典型的看法:

1、人性本善;

2、人性本惡;

3、人性既善又惡。

何謂“人性”,即人的本性。從理論上講,只要是人就一定有人性,一定不存在沒有人性和不受人性影響的人。人們是如何認知人性的呢?

事實上,很多人把人性的表現形式看成是人性本身。其實,首先,人性是內在於人的,而不是外在於人的。

其次,人性的呈現是基於社會生活的。離開人類社會,人性就無法充分表現。所以,一個人要想深刻地認識人性就必須透過真實的社會生活,而不能做抽象的分析。實際上,一個人越多地參與社會生活和人生經歷越豐富,其對人性的認識就會更深刻。

總而言之,認知人性的本質只有透過社會生活才能看清楚。人性是一種真實的存在,但人性卻不能被準確的定義,人性只能夠被有心人所感受和體驗到。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在他的書《心理學原理》中寫道:“如果可行,對一個人最殘忍的懲罰莫過如此:給他自由,讓他在社會上逍遊,卻又視之如無物,完全不給他絲毫的關注。當他出現時,其他的人甚至都不願稍稍側身示意;當他講話時,無人迴應,也無人在意他的任何舉止。

如果我們周圍每一個人見到我們時都視若無睹,根本就忽略我們的存在,要不了多久,我們心裡就會充滿憤怒,我們就能感覺到一種強烈而又莫名的絕望,相對於這種折磨,殘酷的體罰將變成一種解脫。”

事實上,這段對人性心理剖析的話,可以理解為,這是我們對自己當下所處的身份的焦慮。

因為身份的高低決定了人情冷暖,當我們身處高位時,他人都笑顏逢迎,給予尊敬,而當我們失敗的時候,那麼面對的通常都是幸災樂禍或者說人走茶涼了。

這種現象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不斷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或者唯恐失去身份地位,又或者擔憂自己當下所處的社會等級過於平庸。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心理焦慮呢?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在他的書《身份的焦慮》進行了詳細的剖析,他認為引起身份的焦慮主要源於以下5個原因: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句話,深表贊同,這句話大概意思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其實是內心深處渴求被人賞識”。

當然,或許會有人說,只要我不在乎別人對我的評價,我內心深處認可自己就可以了,我對自身有著清醒的認知,清楚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這話雖然沒錯,也的確可以減少對身份的焦慮。

但是正如作者在書中所提到的“我們對自己特性和品質的認識總是在一些相互矛盾的評價中飄忽不定。一會兒覺得自己聰明機巧、幽默風趣、一言九鼎,一會兒又覺得自己蠢笨如牛、了無情趣、一錢不值,在這種搖擺無定的情況下,我們對自身價值的判斷完全受制於社會的態度——若得褒揚,我們就會感覺良好;反之,則痛不欲生。彷彿我們對他人的情感負有虧欠似的。”

這裡的勢利主要指的是社會的精英階層或者說比我們過得好的人,對我們所抱有的一種勢利的態度。

比如,社會上某些人會自認為高人一等,他們會討好比他們厲害的人,而瞧不起或者成心矮化比他們過得差的人。

其實,這些勢利的人,他們的傲慢,背後藏著的無非就是恐懼,很多時候都是源於他們總是感覺自己不如別人,因此才要想方設法讓別人覺得他不如自己。

在這種勢利的社會,或者說勢利的群體或價值觀中,身份的低下,所帶給一個人的痛苦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所遭受的痛苦。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總是希望得到更多的東西,當我們需要為生存而努力時,我們會拼命去解決生存的問題;而當我們不再需要擔憂溫飽問題後,我們又會想得到更多。

比如這本書作者所提到的,雖然在當代社會,科技知識的突飛猛進,財富的增加,消費用品已經極度豐富了,但令人困惑的是,“隨之而來的竟然是一種揮之不去且愈顯強烈的‘一無所有’的感覺,以及對這種感覺的恐懼!”

另一方面,源於人的自私心理,這種心理表現為希望自己過得比身邊的人好,而這種對比,往往是和那些我們覺得和自己差不多的人進行的對比。

比如這本書中所提到的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許多不平等的對待,但我們並不會因此而妒恨每一個比我們優越的人,這就是嫉妒的特別之處。有些人的生活勝過我們千倍萬倍,但我們能心安無事;而另一些人一丁點的成功卻能讓我們耿耿於懷,寢食不安。我們妒嫉的只是和我們處在同一層次的人,即我們的比照群體。世上最難忍受的大概就是我們最親近的朋友比我們成功。”

這種崇拜心理,往往體現在對貧窮的理解和認知上,比如,在當代社會中,很多時候,個人的財富幾乎成了評判一個人的唯一標準。

另一方面,在精英社會中,財富往往是一個人優秀的象徵,富人不僅富有,而且就是比別人優秀,他們會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相當的才幹,是不可能獲得一份高聲望、高薪酬的職位。

當然,事實上,也有不少不良的商人昧著良心去獲取財富的,這裡暫且不談。此外,在精英社會中,貧窮本身就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不僅體現在物質層面,更體現在精神層面上,很多時候,往往會認為貧窮就是一種羞辱。

對於身份的焦慮,該如何緩解?作家阿蘭·德波頓在他的書中也提出了5種建設性的解決方法:實際上,這種身份的焦慮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我們總是渴望得到他人對我們懷有的積極的評價。

這種評價主要在兩方面對我們非常重要,一方面是物質方面的,可以理解為擔心社會對我們遺棄能夠給我們帶來物質方面的缺乏和危險。

另一方面是精神層面的,很多時候,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一旦他人停止對我們表示尊重,我們就很難對自己繼續懷有信心。

而哲學,關注的正是後者,作者所提到的哲學其實是一種思維方式,也可以稱之為遁世哲學,也即面對他人對我們的評價,我們先對其進行合理性分析,遵循自己內心的良知,認可自身的價值,而不是遵循來自外部的讚揚或譴責。

正如叔本華曾說過的:“只有擊中目標的譴責才能使我們受到傷害。一個人如果真正知道他不應該受到某種譴責,那麼他可以滿懷把握地對此不屑一顧。”

事實上,在個人成長中,工作失敗或者說創業失敗雖說會給我們帶來物質方面的損失,但其實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焦慮和壓力。

正如本書作者所提到的“工作失敗本身固然可怕,但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一旦失敗,就會受到他人苛刻的品頭論足,失敗也不會變得如此恐怖。

我們除了懼怕失敗所導致的物質損失之外,還懼怕世人對待失敗的毫不寬容的態度,即世人傾向於把那些在事業上沒有取得成功的人稱為‘輸家’”。

而解決這種焦慮的方法之一就是看一些有意義的悲劇藝術作品,因為這些藝術作品可以引導我們探究失敗的根源,在探求的過程中,對實際情況瞭解越多,我們就會更易於理解他人,原諒他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對身份的焦慮。

事實上,只要有慾望存在,焦慮和壓力就永遠不會消失,“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慾望代替另一種慾望的過程”。

比如,某段時間,我們特別喜歡某樣東西,而且很想得到它,如果得不到,我們就會很揪心,甚至每天都惦記著,然而,很多時候,一旦得到之後,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停止喜歡它。

我們需要明白這一點,所以日常生活中,在面對自己的購買慾望時,可以用這一點提醒自己,儘量避免受到各種廣告的刺激,買了並非很有必要的東西回來。

而回到身份的焦慮這一問題上,上述的觀點並不是說要我們努力地去克服焦慮,或者不要努力去滿足某種慾望,而是在出現焦慮或慾望的時候,要理解這一點,這樣就能很大程度降低受害的感覺和困惑的感覺,能理性地面對問題。

說到這裡,作者並不是要讓我們去信教,而是要培養一種信念,這種信念要我們時常思考關於生死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精神上的調節,透過思考死亡來使得我們的追求減少世俗的成分,而增加精神的內容。

這一點和阿圖·葛文徳的《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這本書中的某些觀點類似。

也就是,當你覺得生死有度,生命無常,不知道意外會何時發生的時候,你的關注點會轉向此時此地,放在日常生活的愉悅和最親近的人身上。

此外,我們還可以透過旅遊,去感受世界的廣闊無垠,或者在藝術作品中感悟,從而獲得心靈上的寧靜。

作者在本書中所說的波希米亞,其實是泛指一群關注精神追求遠多於物質追求的人。

這一群人“堅稱即使他們缺乏外表的體面,他們依然因為奉獻精神,而應該享有最高的榮譽,因為他們具備良好的倫理意識以及感悟世界和表達思想的能力。”

波希米亞這一群人的價值觀中,金錢並不能賦予一個人榮譽,對於失敗和成功,他們有自身的認知和評判標準。

另一方面,為了避免自身的價值觀受到不良的影響,他們對於社交會特別慎重,“堅持不懈地選擇性情相投的人組成一個交往的小圈子,而拒絕接受那種自然而然地落在他們頭上的生活方式”。

但是,由於這一類人極端關注精神需求,以至於對現實事物沒有足夠重視,在對物質生活上的思考所花費的時間也相對較少,所以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都是不得不異常辛苦地尋求賴以養家餬口的途徑。

因此,並不是說要我們完全像他們那樣生活,而是參考和借鑑他們的注重精神追求的品質,在當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或許我們不能完全杜絕他人對我們的不良評價,但我們可以透過認識和深入探索自己的精神世界,清楚自身價值所在,從而減少這種對身份的焦慮。

誠實是人性的本質,木訥是物性的本質,狡詐是獸性的本質,超脫是悟性的本質。

誠實的表現是:實事求是,不擴大、不縮小,不懂就是不懂,不行就是不行,嘴上說的就是心裡想的,不拐彎抹角、迂迴繞彎、見風使舵、欺上瞞下。

不誠實的表現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投機取巧、曲意逢迎、張冠李戴、瞞天過海、聲東擊西、暗度陳倉、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綿裡藏針、言行不一、撒慌、狡辯、抵賴、欺騙、以次充好、缺斤少兩、言而無信、缺乏真誠。

誠實的人在人間幹不了所謂的"大事",但可獲得一生一世的安寧平靜,心平氣和,並且給後代帶來福祉;不誠實的人可能得意於一時甚至一世,但他的身心終究得不到清靜,並且他的後代將繼續承受他的奸詐帶來的惡果。

所以,無論前路多麼艱險,命運多麼艱難,都須誠實,眼光就要盯住長遠、有價值的人生目標,放棄一城一地之得失,卸掉人生的累贅,堅定地向著更加輝煌的未來前進。否則,生命只能永遠在低層次輪迴,文明只能永遠在泥沼中徘徊。

神的神不會創造神話,人的神才會創造神話。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天道》

但正如尼采所言:“高階的哲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孤獨才是這個世界的底色,是一切真相的終極源頭。

但凡得到生命脫胎換骨的人,都會經歷一次又一次深入骨髓的孤獨和寂寥,當所有的退路、所有的依靠都在頃刻之間轟然塌陷,生命唯一的解脫之路便會開始慢慢示現出來,逼迫著一個人開啟自己,反求諸己,往內在挖掘一切一切的答案、真相。

留給泰山的時間只有半天,前一天做了計劃,從天外村乘大巴車到中天門,乘索道至南天門,然後再爬上玉皇頂

人能弘道,道不弘人。能弘道之人,也就是開竅或者開悟之人,而愚昧的凡夫是不足以弘道的,因為心之力遠遠穿透不了“人性”和“天性”之間的那層隔閡。

只有合於道,人道合一,才能得以天助,才能讓事物的本質核心力量,為我所用,成就自己,成就眾生。

這,就是天道思維比較淺顯的一部分,也是丁元英口中的“強勢文化”,想要成為強者,伸展人生命運的格局,必先學會如何覺悟,再思考如何生存,因為覺悟後的生存,才更接近生命的本來面目。

而普通人的思維定式裡,卻把這兩者顛倒了,一切以生存為基礎,認為如果一個人整天食不裹腹,衣不遮體,又怎麼去覺悟呢?這樣的思維模式實則已經在給自己設下了陷阱,身不由己地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將自己推進慾望名利的深淵。

厚德便可載物,水漲即可船高,這個道理大多數人都明白,不妨從這個角度再往下深入思考一下,你將發現,當一個人的覺悟到了一定的境界,必然會撬動命運的底盤,一切有利於自身的資源將會源源不斷地向他靠攏。

所以,最低階的生財方式是“掙錢”,靠的是蠻力;中級的生財之法是“錢生錢”,靠的是腦力;更高階的生財之道,則是“自然”,靠的是心力,或者叫神力。

世上本來就沒有什麼所謂的“神話”,當一個人能夠突破物慾籠罩下的心理防線,他便可看清別人所看不到的蛛絲馬跡,洞悉一切事物的根本規律,進而將常人的思維模式翻轉過來,再重新將其放置於常人的認知維度上,給人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於是就創造了所謂的“神話”。

因此,只有人才能給人創造神話,把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通俗化演繹出來給他看,這就是神話。

一切弱肉強食的生存戰爭,其本質就是人心與人心之間的智慧較量,能量層級高的吞噬低能量場,讓低能量的人身陷自己設定好的“思維泥潭”。就像蜘蛛網一樣,獵物一旦陷入,就很難再抽離得出來了。

聖人王陽明在平定叛賊朱宸濠的時候說過一句話:“他一疑,事便成了”。這裡面隱含著極其高明的道和術,領悟過後,也就可以像聖人那樣達到“隨機應變,無物不化”的境界。

聖人的思維模式是異於常人的,比常人更深奧,更無邊廣大,真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起一念,而掌全域性”。

隨機應變中的“機”,是一切事物得以落入個體思想意識世界的通道口,是最能考驗一個人智慧層次的場所,智者應機而動,通達無礙。凡夫投機取巧,私慾掛礙,看不破,被境所轉,煩惱重重。

當然這只是玩了一下文字遊戲而已,要真正能夠做到還真難如登天,非進行一番徹底的心性修煉不可。

這,又是天道思維的一部分,但僅僅才開始,還沒完,還有更深更遼闊的東西尚未展現出來,道法自然,自然之力是無窮無盡,深奧難測的,在此不再贅述,可道者,已非道。

關於《天道》這部劇集,為什麼筆者說丁元英只是“近道”,而並沒有“證道”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即使他是一個活得很明白的人,但他首先是一個“人”,是人就脫離不開一個“情”字。

一個“情”字裡面貫穿著親情、友情和愛情,如果不能把這三種東西處理和諧,那麼就算你的思維境界已經遠遠超越了周圍的普通人,也只能說你在玩轉“術”的層面上是個頂尖高手,然而,有術而無道,本身就是一條充滿坎坷之路,你將會走得很艱辛。

如此所導致的結局是,會將你困在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窘境,身心得不到圓滿的自在,想要學佛道出世,卻“六根不淨”,悟性推不開空性。想學儒道入世,卻“天理不純”,理性滲不進人性。

《天道》裡面其實還揭露了很多東西,你要是想把每一個細節都往深處思索,定會發現更多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當然也沒有這個必要,萬變不離其宗,“易經”之道,懂得最根本的那條“經”,就能變“易”無窮。

每個人或許要明白,生活從來都不是屬於我們臆想出來的。人性是我們瞭解社會與人生執行的基礎,人性也是幫助我們活得越來越好方法和原則。

真正混得好的人,大都在人際關係中擁有這幾個處世智慧,這是他們聰明與睿智的地方,更是他們對人情世故的洞察與瞭解,也是幫助他們行走江湖最好的法寶與武器。

施恩從不圖報,在人際關係中,我們需要明白,良好的人際關係並不是你幫助,我馬上就要回報。真正好的幫助人,是你提供的舉手之勞,從來都不會刻意在對方面前提起。

如果我們總是對幫助的人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提起的幫助,這會對對方形成巨大的壓力,讓人感覺到很不自然,從而想要逃避對方。

真正好的幫助人是施恩不圖報的。當我們付出自己的行為去幫助他人的時候,我們內心要有喜悅之心,不要在幫助人的時候過於追求回報,我們才會擁有良好的狀態和心境,更能讓我們後期的回報有意外的驚喜。

話劇家賴聲川曾經講述有次自己和妻子在旅行的時候,看到一個地方竟然還沒有通水電,他們當時就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那個村落解決這個問題,後來他們都忘記了這些事情。

多年後,自己的女兒竟然嫁到這裡來,才會讓他意識到當年緣分的奇妙,或許我們從沒有想到自己的幫助竟然會在多年得到最好的反饋,而且讓人心生驚喜。

人際關係中,我們不要追求施恩圖報,你才會懂得真正的施恩不是顯得自己高貴,真正的施恩是一種內在良知的流露,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礎上,提供的一種友情贊助與援助,接受對方饋贈的人,才不會有過大的心理壓力,更不會接受饋贈後變得越來越自卑。

懂得讓利,擁有合作思維。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是一座孤島。我們或許需要明白,即使你再厲害,你也需要平臺與舞臺去成就你,發現你。

真正厲害的人,大都明白真正厲害的人不是把自己活成一枝獨秀,而是讓自己在群眾中做出有價值的事情,散發耀眼的光芒。

我很喜歡鮑叔牙和管仲的故事。鮑叔牙其實不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但是他有一個厲害之處,就是懂得識別人才。

他知道管仲是一個特別有才幹的人,跟著他在一起,總是能賺到錢。鮑叔牙和管仲在一起的時候,鮑叔牙和管仲分別是鮑叔牙四成,管仲六成。許多人都替鮑叔牙打抱不平,認為管仲拿多了。

但是鮑叔牙卻知道這是管仲的本事,所有的計劃和執行基本都是出自他的手上,而他只是投入一部分金錢而已,所以他從不認為自己吃虧。

兩個人這種良好的合作方式讓彼此結下了深刻的友誼,更讓對方後來成為生死之交。一個人越懂得讓利,就越能吸引別人與其合作。

人最害怕的是獨佔利益,這樣只會讓周圍的人越來越失望,最後變成獨家寡人,沒有真正朋友在身邊。

我們學會讓利,可以讓彼此的模式可以長期鞏固下來,更能讓彼此藉助對方的力量越發的強大。

與人交往,不卑不亢。人與人是平等的,尤其是人格上的平等很重要。一個人強大的氣場往往來自和任何人交流交往都不怯場。

無論和誰在一起,他們都會保持淡定本色,不會因為對方的頭銜而露出自己的諂媚之情。

越勢利的人和別人交往往往帶著利益方面,誰對自己價值高,他就會多高看幾眼,而誰和自己利益無關,就表現出一副冷淡的表情。

這樣交流狀態往往讓人感覺不舒服,甚至想要逃避與對方的交流。真正混得好的人並不是以利之交,而是以心靈之交,讓彼此的精神世界有共鳴,很投緣,才會有接下來的深入合作。

層次高的人懂得在人際關係中保持平和的樣子,面對他人的去留,不會刻意表現出自己優越感的情緒,而是無論對誰都保持謙卑的樣子,這是我們能夠讓別人發自內心尊重的根本。

每個人或許要明白,真正好的交往與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有密切關係,保持不卑不亢的狀態是我們深厚人品的體現,更是我們高貴靈魂的彰顯,這些無形中的東西才是吸引別人合作的硬核資本。

不要過度討好人,更不好委屈自己,保持這種良好的狀態也是一個人內在自信與氣場的最佳體現,如果我們擁有這個狀態,會幫助我們贏得更多人的支援和擁躉。

心理學上有一個二八原則,強調是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影響與左右我們人生格局的往往是百分之二十的事情,而不是百分之八十的事情。

所以人生中,我們要想成為一個睿智的人,就要充分運用二八原則,讓我們抓住人生的主要方向,生活中的小瑕疵沒有做好也沒有關鍵。

曾經我的一個導師在我們上商學院的課程上講述,他說我們需要有一種良好的鈍感力,對待自己要苛刻點,對待別人要寬容些,會讓別人更願意靠近你。

其次,我們需要懂得自己人生到底追求的是什麼,唯有對這些深刻的思考清楚,我們在後期人生路上會少走很多彎路,而是去找到讓自己發光發熱的地方,讓自己成為最好的人。

混得好的人,需要了解,人的格局和對世事的通透是決定我們幸福的走向,更決定了我們大機率合作的機會。

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為順遂些,你最需要是懂得算大賬,而不是去計較 小賬,你才會成為最為聰敏的人,走得越來越遠。

對於人性這個詞,我很少願意提及的,但也是真真實實無可避免的話題,在現實生活裡,人與人之間總是無時無刻不在交際。

人性這個東西不要太過揣摩,太過深挖,如果太過執意的道明,反而會失去太多的東西。

只要是稍稍揭露,美其名曰考驗,人性的本質會顯露無疑,你會明白世間最美好的事物會瞬間支離破碎。

四十四路這個微小電影相比很多人都看過,短短的十一分鐘,把人性的醜陋揭露的完無體膚,很多人看完會很疑惑,現實中是否也有真實事件,有,電影是取材於現實真實事件,只不過用藝術的手法加工了一下。

有人會說,這樣的事情也許一輩子也不會遇到一次,關於人性這個字眼離得太遠了吧,不遠,只要你是這現實世界裡的一員,你無時無刻不被人性所包圍著。

有些人性格太過善良,不懂的拒絕,周圍有些人一再佔便宜,時間久了也成習慣了,如果有一天對方還要你幫忙,你無能為力的時候,他就會對你說三道四,開始埋怨,之前你對他所有的好,就像風一樣吹過不留痕跡,對方甚至因為你一次沒有幫助他,會做出很出格的事情來。

我記得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村裡大多數都是老人,平時吃水很困難,有一箇中年人每天徬晚忙完回家,就幫助這些老人們把水缸的水挑滿,久而久之人們就習慣了,有一天,這個中年人生病了,連床都起不來,他心想會有鄰居送來飯幫助他的。

結果那些老人們發現水缸裡沒有水,都跑到中年人家裡罵他,中年人很委屈,他不覺的自己那個地方錯了,還要無辜招來這麼多的責罵。

人性就是這樣,你對別人好,他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你對他一次不好,他會覺得你跟他索取什麼東西一樣。

生活中,你所處的環境裡,交往的人際圈,你為何一直相處,不是別人理所當然和你來往,無緣無故產生利益,是你到底值多少價值,當有一天你毫無作用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一些事情並不是你想的那麼純粹的簡單。不要輕易的考驗人性,做好自己的事,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儘量避免撕皮。

人際交往,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掌握了以下這2個贏得人心的高情商技巧,一旦掌握,你的人際關係會越來越順!

人際交往,要想贏得人心,你就得對別人付出恩情,也就是能幫助人,對人施以援手。不過,幫助人也是分時機的,如果你只是錦上添花,在別人順風順水的時候幫點小忙,那麼,對方就很可能是“貴人多忘事”,幾乎不可能靠此贏得人心。相反,假如你能雪中送炭,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候施以援手,那別人就會對你感念在心,甚至是感恩戴德,這樣在贏得人心方面就會事半功倍。

曾經看過這麼一個故事:說是有一位知名畫家,在未成名之前,他經歷過一段落魄不如意的生活,他的畫沒有人欣賞,他的日子過得經常是連飯也吃不飽。就在最不堪的時候,他厚著臉皮找到一位畫商,希望對方能買他的一幅畫。畫商對這幅畫並沒有那麼的看重,但還是花錢買了下來,不僅解了畫家的燃眉之急,還給了他堅持下去的自信。後來,他終於在畫壇熬出了頭,成了一位名氣不小的畫家。

畫商買畫用的錢多嗎,肯定不會太多,畢竟畫家當時沒有名氣。可直到多年之後,畫家依然覺得這一筆錢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筆錢,而這位畫商更是他的貴人。而那位畫商得到了什麼,自然不止是那一幅畫,還有畫家成名後作品的獨家代理權。

人際交往,在他人落魄時,雪中送炭,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給了他人最大的面子,就能使人產生長久的感恩之情,快速地贏得人心。記住,錦上添花誰都會,雪中送炭才可貴。

雖然古人有“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的說法,現代人一些人也常常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然而,從贏得人心的角度來講,以德報怨無疑是一個高情商的技巧。人際交往中,假如你能做到以德報怨,不僅能化解許多不必要的爭鬥,看在周圍人眼裡,你無疑也是一個大度的、值得尊敬的人。

有這樣一個真實案例:說是某市的一位計程車師傅,在值夜班時,遭遇了搶劫。計程車師傅奮起反抗,與劫匪搏鬥,結果,計程車師傅被捅了兩刀,劫匪也受了傷,一起被送到醫院急救。

計程車師傅的妻子在收到訊息後,迅速趕往醫院看望丈夫。在醫院,看到受傷的劫匪因為無人代繳1000元住院金,妻子擔心因此耽誤治療,於是在和丈夫商量後,選擇以德報怨、不計前嫌地代繳了這筆錢。事後,在接受採訪時,妻子並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只是淡淡地說:無論他有多麼的壞,總歸都是一條生命,我們不能見死不救。

這件事情被媒體傳播後,整個城市的人都被感動,眾多出租車司機以及私家車司機,紛紛在車上扎紅蝴蝶結,以此向這對夫婦致敬。

人際交往,對於怨恨和前嫌,一般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就是以怨報怨、以牙還牙;另一種則是以德報怨、不計前嫌。這裡並不是說對什麼事情什麼人都要以德報怨,而是說,如果你想要贏得人心,想要你的人際關係越來越好,那麼,在有些事情上,面對有些人,就一定要學會以德報怨。

常言說:“每逢大事有靜氣”。靜氣是一種素養、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金鑰匙。寧靜才能致遠,心靜方可求真。唯有心靜了下來,才能看到真風景,品出真滋味。

《菜根譚》中有這樣寫道:此身常放在閒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靜中,是非利害誰能瞞昧我?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置身於清閒自在的環境之中,就不會被世間的榮辱得失糾結纏繞;安心於平和靜謐的環境之中,就不會被世間的是非利害欺騙矇蔽。可見,保持寧靜的心境,尤為重要。

寧靜是一種生活態度,靜氣是一種人生貴氣。靜氣源自我們對生活的寧靜思考、潛心歷練和由衷熱愛。近代政治家曾國藩先生,在年輕為官時,常有心粗氣浮,於是便向一位理學大師請教,這位大師沒有言語,只是默默地在紙上給他寫了一個“靜”字。曾國藩看後幡然醒悟,意識到只有靜下心來,才能不被繁瑣的事情纏繞,才能正確處理各種大事要事。從那時起,曾國藩先生就養成了每天靜坐思索的習慣。

尤其是遇到重大問題時,更是通過幾番靜思,反覆權衡。後來,他堅持修身律己,以德服人,以忠謀政,為清王朝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由於他的靜心修為,也悟出了許多治學、家教、處世、從政的重要道理和方法。

至今,他的思想還在影響著我們。看來,胸中有靜氣,方可知榮辱、謀遠慮、鑑精微。諸葛亮在勉勵兒子的信中,要求兒子靜以修身,亦是如此。

置身淡泊中,靜氣觀人事。說之容易,做起來難。這就要求我們須保持定心、耐心。有一位在股海奮戰的朋友,看見自己買的股票一漲就心花怒放,一跌就氣急敗壞。股票漲了想著還會漲得更多;股票跌了,就亂了陣腳,慌著割肉。

結果不但沒有賺到錢,而且把本金賠了個精光,然後就想盡辦法尋找資金希求翻本,繼而是再一次的虧本。這種賠錢,並非貪婪,而是不會蟄伏,缺少耐心,不懂得靜心思考的道理。

浮躁是靜氣的剋星,更是成功的天敵。要想擁有貴氣,那就去除你的燥氣,歷練你的靜氣!

共勉!

12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你就是圖我家的財產”,女生以為遇到真愛,不料婚後鳳凰男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