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思維意識。”——叔本華
1、
我和我老公剛結婚那會兒,每次他給我轉錢,我都不願意收。
因為我覺得我自己工作有錢,為什麼還要收他的錢呢?
有一天,他問我:“我的錢難道不就是你的錢嗎?”
我說:“不能有這樣的想法。”
同事一臉驚訝:“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你和你老公是一體的,他的錢當然也是你的啊,如果我是你老公,肯定會覺得很難過,因為我會認為你是在拒絕我,在內心裡並沒有真正的接納我,根本就沒有把我當成自己人。”
“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和同事分開後,我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想到自己小時候,有一次我穿媽媽的拖鞋,她很生氣地告訴我:“這是我的拖鞋,不是你的,你應該穿你自己的,其他的東西也一樣,我們各人用各人的,你別碰我的。”
從小,我和媽媽就是這樣涇渭分明,就連一起睡覺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而爸爸則是常年不在家,在我十八歲生日那天,爸爸打電話給我:“今天,你十八歲了,成年了。按照法律,我可以不養你了,但是在你能夠自力更生之前,我還是會養你,這是我對你的贈予。”
這樣的出生家庭和成長環境,讓我心裡一直都有這樣一個認知:“在人和人之間是有一條邊界,不可逾越的。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理所應當的該為你付出,只有你自己,才是你永久的依靠。”
這樣的認知一直都是我生活的準則,我從來都沒去想過,這樣的認知是否正確,也沒有去想,這樣的認知是否依然適用於我現在的生活。
只是習慣性地讓這樣的認知支配著我的生活。而這樣的認知,真的就是我自由選擇的嗎?
我有一個朋友,是回族的,她不吃豬肉,信奉伊斯蘭教。
我問她:“你為什麼不吃豬肉,為什麼信奉伊斯蘭教呢?”
她說:“因為我家裡的人都不吃豬肉,因為我家裡人和親戚都信奉伊斯蘭教啊。”
想想,如果她出生在一個愛吃豬肉的漢族家庭當中,她還會成為一個不吃豬肉的伊斯蘭教教徒嗎?
我們的出生家庭,成長環境,在我們還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認知的時候,早已經將許多的認知植入到了我們的腦海之中,這些認知在無形當中支配著我們成年之後的生活,而我們卻還以為這是自己自由意志的選擇。
這是不是一件很值得深思的事情呢?
2、
我們的出生家庭,成長環境,在我們還無法思考的時候,給我們植入的認知,無論好壞,都在影響著我們現在的生活。
我們都知道,電腦上的系統,手機上的軟體過一段時間都會升級更新。那麼,你是否想過,我們的認知也同樣需要升級和更新呢?
在印度或泰國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一條細細的鐵鏈,就能拴住千斤的大象。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訓象師在大象還很小的時候,就將其用一條鐵鏈拴住,小象力量弱,自然無法掙脫。時間長了,逐漸長大的小象便習慣於認為,這條細細的鐵鏈是無法掙脫的。
但事實的情況我們都知道,大象只需稍微用力,就可以把那根細細的鐵鏈掙斷。
鎖住小象的是鐵鏈,而鎖住大象的卻是“鐵鏈掙不開”的認知。
在我們身上是否也有這樣需要掙脫的“鐵鏈”呢?
曾經,我一個朋友非常焦慮地找到我:“怎麼辦?怎麼辦?我們公司年會舉行活動,每個人都得表演節目,我們小組準備跳舞,但是你知道,我天生就不會跳舞,這可怎麼辦才好啊?”
我問她:“為什麼你說你天生就不會跳舞啊?距離年會還有一個多月呢,你每天下班回家多練練,跳舞的時候,站在後面,不就行了。”
“你不知道,我媽從小把我送去學跳舞,那段時間簡直就是我的噩夢,那個舞蹈老師經常罵我,說豬都比我會跳舞,還把我當成反面教材,讓其他人千萬不要學我,我現在一想到跳舞就發憷。”
後來是怎麼樣呢?
後來,我的這位朋友舞蹈表演得非常成功,而且她還因此愛上了舞蹈,給自己報了個舞蹈班,已經堅持跳舞好幾年了。
那麼,她這巨大的轉變是怎麼發生的呢?
其實說起來特別簡單,只因為同事的一句話:“沒想到,你不僅長得好看,跳舞也不賴,真希望我也有你這樣的跳舞天分。”
朋友畢竟有幾年的舞蹈基礎,在一群零舞蹈基礎的同事面前,自然有些脫穎而出。
只是曾經的老師給了她太多的否定和打擊,讓她深信自己沒有跳舞的天分,結果讓同事們這麼一誇,讓她改變了對自己以往的認知,又重新找了自信,也找回了對舞蹈的熱愛。
有時候,真的是一種觀念的轉變,就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2
富蘭克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些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了75歲才埋葬。
為什麼呢?因為雖然他的年齡還在增長,但是他的思維模式卻已經定型,不再變化。
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變化,其他的任何東西都在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
生活在變化,時代在前進,我們的很多認知也要及時地更新。
前段時間,我和我媽媽影片聊天,她說:“昨天我去銀行存錢,結果銀行的那個人,一直叫我不要存,讓我買什麼理財產品,你說他是不是個騙子,現在的騙子都這麼大膽了嗎?嚇得我都沒敢存,直接跑回家了。”
我聽完哈哈大笑。
每年年底,我媽都會把這一年她和我爸掙的錢,結餘的部分存進銀行,這是她多年的老習慣,她總覺得把錢存進銀行最安全,而且還有利率,可以賺錢,她心裡還挺高興。
但是她沒想到的是,在這個時代,把錢存在銀行的思想已經落伍,銀行的利率甚至還跑不過通貨膨脹的速度。
我和她解釋了半天把錢放在銀行和買理財產品、買基金、買股票、投資的區別。
她聽完哈哈大笑:“我還以為銀行那個工作人員是騙子呢,原來是我的思想落伍了。”
和我媽媽截然不同的是我的奶奶,她雖然一把年紀了,但是思想卻非常的時髦。
智慧手機剛出來不久,她就也去買了一部,還讓手機店裡的工作人員教她怎麼使用,又積極地向著左鄰右舍的年輕人學習。
在我還沒坐過飛機的時候,她已經坐著飛機跑了好幾個城市,別的農村老太太老了,就老老實實待在家裡看看電視、種種菜。
我奶奶不,她給自己報旅遊團,全國各地到處跑,還經常給我發她旅遊途中的各種美景。
我問她:“你不累麼?”
她回答:“我想在我死之前,多看看這個世界。”
在我奶奶的身上,讓我看到,只要一個人保持著一顆學習的心,不管多大的年齡依舊可以活出自己的風采,只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年齡就不只是在人的臉色增加皺紋,更是提升一個人的生存智慧。
4
我們過去的認知,讓我們成為了現在的自己。
不管我們對現在的自己是否滿意,希望我們都能有意識地不斷提升和更新自己的認知,讓我們成為越來越好的自己,生活的越來越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