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據我觀察,成年人情緒其實很容易失控。

主要由以下三種情況:

工作不順、家裡出事、人際關係緊張(尤其是和父母、伴侶吵架)。

出現任意一種,人的情緒就會非常暴躁或者低落,出現任意兩種就可能情緒失控。

如果同時遇到三件事,再加上什麼經濟拮据,睡眠不足,老人生病,小孩不聽話,停車貼罰單之類的事兒,大部分人的情緒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看主流新聞,出現任何情況,哪怕山崩了、地陷了、城管打人了,最後都不忘綴上一句:現場群眾情緒穩定。

但現實卻是,有時候根本到不了那麼大的事兒,雞毛蒜皮的事兒發生多了,群眾的情緒也穩定不了。

其實,生活永遠不會崩潰,哪怕真的遭遇了千年一遇的洪水、百年一遇的地震,也總有人能做到向死而生,活得好好的。

會崩潰的只有我們那經不起考驗的情緒。

而問題在於,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情緒穩定到底有多重要。

一個人的情緒,在青少年以前,基本是不受控的,害怕或難過的時候一定會哭,生氣的時候一定會爆發,甚至被父母罵了之後還會罵回去……

經過青春期的爆發式成長之後,多數人的情緒開始趨向於相對穩定,能夠較長時間內保持情緒沒有太大的起伏。

二十多歲,是一個人情緒穩定能力的分界線。

有的人,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對情緒的控制,能夠儘量避免強烈情緒的突然爆發,即使遭受重大打擊,也能很快緩過神來,保持積極樂觀的狀態。

但有些人則仍然像青春期的孩子一樣,情緒一上來,就不管不顧,魚死網破。

甚至終其一生,都經不起任何情緒上的激發。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老闆,對下面的某個員工批評一句,ta都能掀桌子罵娘,這樣的員工你還用不用?

反過來,假如你是跟著人創業,老闆稍遇挫折就破口大罵,崩潰大哭,這樣的團隊還怎麼有底氣去搏擊更大的風浪?

假如,你已為人父母,還能那麼輕易地當著孩子的面就情緒失控,摔桌子、砸板凳嗎(其實多少問題家庭孩子,就是因為父母缺乏情緒控制能力)?

我看歷史的時候發現,很多優秀的將領或者偉大的人物,史書裡都會描述他們如何談笑用兵、揮灑自如。

看的時候很爽。

但只要把自己代入,就會發現哪有那麼容易。

一個想法就可能決定無數人的生死,一排排的人倒在你的前面,殘肢斷臂、鮮血橫流,死亡的恐懼擺在跟前,就問你崩潰不崩潰?

這些年裡,見得人多了,我才發現,拋開什麼能力、學歷、職位、口才之類的東西。

生活中那些真正優秀的人,那些會讓你打心眼裡產生依賴感、信任感、安全感、親近感,並進而願意跟著他一起做事,一起成長的人。

他們往往都是情緒很穩定的人。

遇到突發情況鎮定自若,不會大驚失色、六神無主;

遇到困難,執著堅定,不會輕易懷疑後退;

遇到憤怒的事謀定後動、盡力周旋,不會一衝動就不計後果。

古人云:“喜怒不形於色”、“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說的就是這樣的人。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人不僅自己能做到情緒穩定。

遇到再大、再難、再急、再崩潰的事,如果他在你身邊,他也能用他的行動、他的肢體語言,用他的堅強的意志力,讓你感到安心。

當然,每個人都不可能完全喪失“喜怒哀樂”,他們也不會永遠情緒那麼穩定。

只是他們偶爾的崩潰,不會輕易讓你看到而已。

與之相反,一個人哪怕再有能力、職位再高,如果在情緒上患得患失、起伏不定,也很難稱得上“厲害”。

因為我知道,只要創造合適的條件,遇到特定的問題、時機,重壓之下情緒崩潰了,平時表現再優秀,也將變得不堪一擊。

這道理,就跟秦舞陽從小就“目露兇光”、敢殺人,結果跟著荊軻刺秦王時,到了殿前反而“色變振恐”一樣。

和身邊面不改色心不跳,鎮定自若的荊軻比起來,顫慄發抖的秦舞陽哪還有一點平時的豪氣?徒留下千古笑名罷了。

所以我一直覺得,不要相信那些“我平時情緒也很好,只有遇到問題時才會不穩定”之類的話。

真正的情緒穩定,恰恰就是在遇到極端情況時,還能神色如常、淡然處之。

作為一個在企業裡,曾從事多年人力資源管理的人,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那些希望走到更高領導崗位的人,情緒穩定是一定要修煉的能力。

在職場裡,一個基層leader一旦出現過一次情緒崩潰,基本上就會被貼上“不堪大用”的標籤。

道理很簡單,真正值得重用的人,都是需要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的人,需要在最要命的時候拿大主意、穩定大局的人,但誰能保證你會不會那時候情緒崩潰了?

所以,不要為自己的情緒頻繁失控找理由。

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天賦不足、修煉不夠

人生如崎嶇山道,總有太多不平事。

穩定的情緒就像老司機開車一樣,不管道路如何顛簸,總能盡力保持車輛前行平穩。

這樣的把控能力非常稀缺,有一些是天賦,但更多的是依靠後天成長和訓練。

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時時刻刻、高山低谷都一樣平穩,但至少要儘量防止情緒出現失控,特別是儘量減少在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上也動輒崩潰的情況。

需要的就是在每一次大的情緒波動時,能努力去調整,不要因為各種小情緒的日積月累,筋疲力盡後。

一個突發事件就成了壓垮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裡,我把自己關於如何避免情緒集中爆發,一些最獨到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一、認清情緒,讓“人工駕駛”代替“自動駕駛”

心理學認為,人類進化的一個本能,就在於將可能帶來危險的、焦慮的、痛苦的事件,放在最活躍的大腦皮層處理,目的是強化自己躲避危險、解決問題的速度。

這也就說明,焦慮、憂鬱、挫敗、恐懼等負面情緒往往具有“優先處理權“。

如果你任著情緒自由發展,就像是讓車輛“自動駕駛”一樣,無法確認最終會走向何方。

那些在情緒支配下,說出口的話、衝動時做的事,多少人都追悔莫及,卻已無可挽回。

其實,讓自己擺脫極端情緒支配的方法裡,最簡單有效的就是“意識到自己處在何種情緒中”。

不管是多憤怒、多悲傷,只要你意識到你正處在這種情緒中,你就能從情緒的“自動駕駛”中把方向盤接過來。

原因在於,抑制情緒、理性思考的是我們的大腦皮層,需要喚醒才能重新獲得被“本能支配”的大腦指揮權。

而意識到自己處於何種情緒,恰恰就是喚起大腦皮層的最快速方法。

當然,這種和本能較勁的能力,非常需要重複訓練。

每次出現比較明顯的情緒時,都記得提醒在自己,自己給自己分析下處在何種情緒中,將有利於鍛鍊大腦皮層的控制能力。

二、及時脫離特定情境

情緒都是由特定的情境引起的。

一旦脫離出來,靜一靜,情緒的影響力會大幅減弱。

這就像看電影時可能哭得稀里嘩啦,一出電影院,藍天白雲、車水馬龍,可能很快就忘掉了剛才那麼強烈的情緒。

一個聽歌聽到動情、手舞足蹈的人,你一旦摘下他的耳機,立馬就會變得無所適從。

更典型的例子,就是情侶吵架,在只租得起一間房的時候會更加激烈和敏感。

因為就那麼一間房、一張床,所有的情境都是固定的,除非衝出家門,否則根本沒法脫離,情緒只會在這種情境裡醞釀地越來越濃郁。

一旦有了超過兩個房間和公共空間後,會好很多,因為一旦爆發衝突,兩個人都有了各自的空間,可以及時脫離情境,冷靜之後再來處理。

5

三、先處理問題、再處理情緒

所有的情緒失控,本質上都是心理預期與現實之間發生了重大偏差。

也就意味著,所有強烈的情緒背後,都是棘手的問題。

許多人習慣於把處理情緒當成瞭解決問題的一部分,覺得自己很難受、很痛苦,只要想辦法不難受、不痛苦了,問題就解決了一樣。

很多累積起來的情緒都是這麼產生的。

因為問題你不去處理將永遠不會消失,就像鞋子裡的沙子一樣,不斷給你的情緒產生刺激。

一波將平、一波又起,只要問題沒有解決,堤壩就總有被沖塌的時候。

所以,真正厲害的人,都會一種““問題優先法則”。

不管當下情緒多激動,第一想法就是集中注意力到問題上,等問題處理差不多了,到了夜深人靜時再來處理情緒。

該大哭大哭,該脆弱脆弱。

我一個創業的朋友,之前遭遇核心成員流失、現金流緊張等一系列問題,白天若無其事地組織開了十幾個會,見了一堆投資人,誰都看不出來他心中的焦慮和壓抑。

到了晚上,才忍不住崩潰大哭。

其實我覺得,這樣的崩潰並不是前面杭州小夥的那種“崩潰”,這是一種有意識、有策略的宣洩。

沒有誰規定,牛人就不能有情緒。

強烈的情緒更不可能憑空消失,或者被長期壓制。

就像是任我行的吸星大法,用再霸道的內功壓制那些體內亂竄的“真氣”,也有可能某一天失控暴斃。

最終,真正有效的,是像“易筋經”那樣,科學疏導、有效宣洩,把那些負面的、消極的、不健康的情緒都排解出去,總體留下那些穩定的、正面的、積極的情緒。

四、不要遷移情緒

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踢貓效應”,一個人被領導罵了,就去罵他的下屬,下屬只能回家罵兒子,兒子被罵了也很惱火,便將自己家裡的貓狠狠地踢了一腳,最後只有貓沒辦法轉移仇恨,只能“喵”一聲表示憤怒。

這是空間上,負面情緒的遷移過程,即壞情緒是可以不斷傳遞的。

但我發現更可怕的是,一個人負面情緒在時間上的遷移。

我相信,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兩口子吃飯,男的突然對菜的口味橫加指責,女的莫名其妙、因為平時也是這口味,於是忍不住反駁起來。

等兩個人吵累了,女的才發現,男的發火跟菜一點關係沒有,是因為前兩天她花錢太多。

他忍了兩天,終於憋不住找了個由頭髮出來。

這種情況在悶騷型的男人身上更為明顯,你覺得你有件事得罪他了,他卻一再表示沒生氣,等到過了幾天甚至一個月,卻又可能在另一件事情上發出來。

這對我的啟發有兩個:

一是你對別人發的每一但次火,都可能只是其他事情上情緒的遷移,但這樣的情緒發洩毫無意義,因為被髮火的那位,完全不知道你為什麼會發這麼大的火。

二是如果某人對自己莫名其妙發了很大的火,那就趕緊追問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其他問題上沒有照顧“TA”的感受。

當然,最重要的是,時刻提醒下自己,這次之所以發這麼大的火,是否和眼前的事情關係不大,而是因為之前積累的問題?

然後回到第三步,先處理問題、再處理情緒。

當你學會盡可能透過調整,壓縮“崩潰心態”的時長和頻次後,也就變相地擁有了更多順風順水的機會。

人生不順利,不要以為某個導師指點一下就可以了,或者找個大師,起個名,改個運就好了。

心態如果不變,煩惱和痛苦就會永遠都在。

生命發生的一切,都是自己言、行、互動的結果,你所挑剔、批評的,也是自己創造和參與的。

6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相愛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