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週三,我捱了一頓批評。原因是我的文章全是機械式地填空。
老師很不滿意,說了一些特別扎心窩子的話。
從小心高氣傲的我,第一次受到這麼深刻的批評,以至於我竟然一時半會兒接受不了。
也因為如此,當天晚上,我的腦子裡竟反反覆覆提醒自己:“你一定不適合做這個。放棄吧!”
然後,我真的決定放棄了。
可是,已經順遂心願的我,心像丟了魂一般。
“真的要放棄嗎?”我問自己。
答案是:不知道。
中午吃過飯後,我又坐到電腦前,發呆。
過了個把小時後,我下樓約媽一塊兒去公園的草坪上曬太陽,想趁機告訴她我不想寫文章了。
誰知,“放棄”二字,我竟怎麼也說不出口。
後來,我們回家經過一塊正在施工的工地時,我不假思索地對媽說:“我準備過兩年把房子買在這裡。”
媽笑著回:“那要加油!媽支援你。”
我也笑,但沒說話。
我是怎麼了?都準備放棄了,怎麼還想著買房的事?夢想都準備丟棄了,我能拿什麼買房?我再一次深感疑惑。
回到家,我又坐回電腦前,繼續發呆。
我想了想,回覆:“早上半小時,中午半小時,晚上一小時,夠了。”
訊息成功傳送出去,我才想起原本定好一天看一本書的學習量,今天還沒完成。
於是,默默地將手機調靜音,開啟電腦,認認真真地開始看書。
2
“我寫了七年了,我是在用七年的時間和堅持在賺錢,不是用隨便拍拍大腿打打字在賺錢啊。”
“大部分人的生活狀態是:下班後看幾頁書就覺得自己特別上進;辛苦上幾天班就覺得自己要趕緊去享受一下生活;遇到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鬱鬱寡歡,彷彿遇到了天大的人生難題;看見牛×的人也會心生羨慕,但總也突破不了,努力了卻總不得要領。”
“那段時間的我,不論工作加班多晚,我都雷打不動坐在電腦前寫1500字才肯休息。因為我知道,不寫什麼都沒有,寫了才可能變有錢。”
看著作者的自述,我陷入沉思:
我真的受了很大的委屈嗎?為什麼會挨批評呢?難道不是因為自己的敷衍了事嗎?如果是這本書的作者來承受,她會選擇怎麼做?她會雲淡風輕般繼續努力嗎?
我猜,她肯定會。
她是那麼一個要強的人,被人陷害都能挺過去,被人指著鼻子罵都可以微笑面對,為了寫一篇軟文,會將客戶的一大摞產品資料花一個晚上看完,並且改稿十多遍……
而我只是被說了幾句,便覺得天塌地陷,認定自己不定,還不斷否定自己。
兩者相比較,我竟是一個戰爭還未開始, 卻聽見一聲槍響就選擇當個逃兵的loser。
3
那本16.2萬字的書,我花了1.5小時看完。
看完之後,我開始反思自己學寫作的初心:學會說話。但一年時間過去,我的初心早被“多學點技巧,這樣可以早點賺錢”而取代。
我忘了文章源於生活,細節、情感才是文章最大的亮點。
寫什麼,怎麼寫,為什麼寫,我從沒思考過。相反,每天關注最多的是“這段內容我應該怎麼填”。
一個毫無感情色彩的寫作機器,怎麼可能寫出好文章呢?
我還發現自己在寫文上,一直缺乏思考,不善於捕捉細節,對周遭發生的事情,雖然有點關注,但從來不會試著進一步思考。
我總是幻想等自己找到寫作的“開關”的時候,就一定可以一路開掛,一飛沖天;麻痺自己之所以沒有成績,是因為運氣不好,沒有遇見懂自己的人;習慣敷衍式學習,認為只要自己下苦功夫,便能成為佼佼者。
實際上,以上這些僥倖根本不成立。所以過去這麼久,我還是那個永遠不會進步的我。
更令人無語的是,當有人肯真誠地指出我的錯誤時,我不但不能虛心接受自己的錯誤,反而輕易選擇放棄。
黃渤:“不要抱怨命運,你的好是你自己造成的,你的不好依然是你造成的。”
原來我之所以幹什麼什麼都不順,是因為我膽小如鼠,心高氣傲,又捨不得吃苦;是因為我缺點一堆,卻不肯改正;是因為我活該。
4
其實我一直知道,在我無法看到的情況下,有的人每天早上五點起床,讀兩個小時的書;
有的人為改一篇稿子需要熬到深夜兩三點,反反覆覆地耐心修改十幾遍;
在我不斷抱怨老天不公平的時候,別人卻已經對自己說了千萬遍的“加油,努力”。
回想這一年裡,寫作班每次比賽中能成為佼佼者的,都是黑馬。她們平時很少露面,卻在比賽中不聲不響地一戰成名。
我想,她們有的人在出成績之前,肯定有無數個夜晚挑燈碼字;有的人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奮筆疾書;有的人不堪年邁,仍日更千字……
她們有不一樣的辛苦,卻拿著相同的努力,換來專屬自己的成績。
想到這裡,我忽然明瞭,為何我已經決定放棄,卻不肯輕易告訴媽。
原來,是我不甘心。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到你身邊。
我知道我不能放棄,因為我的朋友都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