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客廳看書,當時夕陽西下,突然有了靈感,一篇想了很久的文章居然有了思路,但當時想著看完書再去寫,結果書看完了,那些好的點子也沒什麼印象了,特別遺憾。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有時候明明有千言萬語想說,但是卻不能完整地表達出來。讀完一本書明明覺得這本書特別好,居然說不出哪裡好。大部分時候我們把這種情況歸結於我沒思路。
日本作家外山滋比古的《思考的整理學》告訴我們,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們沒有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思考需要整理,需要梳理。
外山滋比古在《思考的整理學》中為我們提出了整理三部曲,讓我們的思路更順暢:如何更好地整理靈感,如何選出有價值的思考,如何把碎片化知識分門別類的整體化。
一、如何更好地整理靈感
很多人以為,靈感是一瞬間的事。我們摸不到,抓不住,有沒有靈感全靠運氣,但外山滋比古卻覺得靈感是有跡可循的,是可以透過積累產生的。
首先要養成勤思考的習慣。文中提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善於思考。在休息之前,讀書的時候,甚至上廁所的時候要多想一些為什麼,怎麼做。
其次要學會記錄。靈感是一瞬間的事,我們可能在一瞬間有了靈感,也可能在一瞬間忘記,所以我們要學會記錄,可以用隨身攜帶的小本,也可以用各種備忘錄來記錄。
記錄的越多,就會發現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好的點子也會突然現。
最後要善於總結。可以每天在睡前總結今天自己記錄的東西,多總結也會產生新的靈感。
二、如何選出有價值的思考
當我們把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寫下來,這其實是第一步,但是我們的思考是雜亂無章的,這就需要我們對我們的這些思考和想法進行整理。怎麼選出有價值的思考呢?外山滋比古在《思考的整理學》中指出了方法,就是學會遺忘和整理。
1.學會遺忘
“遺忘”這個詞並不太被人看好,一般來說遺忘會給我們帶來兩個結果,要不是讓我們痛苦的,不能接受的東西我們要遺忘,要麼我們會因為遺忘了重要的東西而失落。
而外山滋比古卻告訴我們,遺忘是為了讓我們更有價值的思考。
作者在書中提到,當我們始終執著於做某件事情,會做的事情可能也變得不會做了,所以必須要讓自己學會遺忘,因為,思考需要自行發酵的時間,才會有空間產出解決方案。
那麼怎能積極地遺忘呢?作者為我們三個方法:第一好好睡覺,放鬆大腦;第二讓身體大汗淋漓,清理大腦;第三,多散步,整理思路。
2.有目的的整理
現在流行“斷舍離”,在生活上人們追求極簡生活,其實在我看來,我們的思考也需要整理,需要斷舍離。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種思考整理法,就是用一句話或者關鍵詞把複雜的資訊和文章整理的主旨表現出來,有助於真正的理解和對資訊的儲存。
其實很類似思維導圖中心詞語,我們透過整理自己的思考,讓思考變得井井有序,主題明確。
三、如何使思考升級,把知識碎片化為己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當我們要寫個東西,找了很多資料,我們是有了很多參考,但也會發現歸納總結,篩選資料也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
作者在書中提到,有了有價值的思考和想法,我們可以用遞進筆記本來整理。
重新整理自己的筆記,把有感覺的內容重新抄在新的筆記本上,這新的筆記本,外山滋比古稱之為遞進筆記本。
我們重新抄了自己最有感覺、最有想法的內容,就會有更多的思考,會有新的火花。
我們把兩次的內容整理,把我們的思路重新整理,就會形成自己的東西。把那些知識碎片整合,把我們的靈感相整合,
如果你也想學習整理自己的思考,讓自己的思考更有價值,來讀讀這本《思考的整理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