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人,90後男女比例失衡,然而涉及未婚男青年擇偶偏好的研究較少,本文透過對90後未婚男青年(90年-99年)進行問卷調查,從而探討這一階段適婚男青年的擇偶偏好,從而為未婚男女青年在擇偶中提供一些參考指引。

方法

採用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基本資訊和認知需求問題。基本內容包括年齡、文化程度、工作狀態、感情狀態;認知需求問題包括:年齡差接受度、對於年齡差接受度之外的介意原因、婚姻認知、結婚意願、戀愛意願、第一需求。調查方式採取調查物件網路自填,共收回問卷20份。

結果

1. 一般情況

此次參與調查的20位90後未婚男青年,平均年齡為(24.8±1.10)歲,最小年齡22歲,最大年齡為26歲。文化程度中,碩士學歷所佔比重最大,為70%;工作狀態中較多為高校在讀研究生,佔比60%;感情狀態中,單身和戀愛中男青年分別佔比55%和45%。具體情況見表1。

2.認知需求問題

2.1 偏大年齡差接受度

從調查樣本可以看出,完全不介意比自己年齡大的佔比為10%,不能接受比自己年齡大3歲以上的佔比最多,為45%,其次為介意比自己年齡大5歲和10歲,均佔比15%。對於偏大年齡差接受度之外的介意原因,排名前5的分別是思想水平不一致(有代溝)(38.89%)、太成熟有壓力(22.22%)、生活方式不一致(16.67%)、無理由(11.11%)、生育年齡(11.11%)。詳見圖1、圖2。

圖1 偏大年齡差接受度

圖2 對於偏大年齡差之外的介意原因

2.2偏小年齡差接受度

從調查樣本可以看出,完全不介意比自己年齡小的佔25%,不能接受比自己年齡小3歲以上的佔比最多,為30%。進一步細究,對於偏小年齡差接受度之外的介意原因,排名前6的分別是法律不允許(26.67%)、不成熟麻煩(20%)、思想不一致(有代溝)(20%)、無理由(20%)、不想當老父親(13.3%)、生活方式不一致(13.3%),其中因法律不允許而無法接受自己設定的偏小年齡差之外的男青年有4人,也就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於法律允許範圍之內的女性不管年齡差多少都可能不會介意。另外,對於“從你的視角來看,男生一般是不是都喜歡找比自己年齡小的女生?”這一問題,有55%的男青年選擇了否,45%的男青年選擇了是。詳見圖3、圖4。

圖3 偏小年齡接受度

圖4 對於偏小年齡差之外的介意原因

2.3擇偶中的情感需求

對於“您是在擇偶中有情感需求還是隻是找人搭夥過日子?”這一問題,95%的男青年選擇有情感需求,表明擇偶並不是單純為了完成人生中的某項任務。詳見圖5。

圖5 在擇偶中是有情感需求還是隻是找人搭夥過日子

2.4 戀愛和結婚計劃

在此次調查中,85%的90後未婚男青年3年內有戀愛打算,65% 的男青年5年內有結婚打算,也就是說65%的男青年有打算在30歲之前結婚的意願。詳見圖6、圖7。

圖6 3年內戀愛打算

圖7 5年內有結婚打算

2.5 擇偶中的第一需求

參與此次調查的90後未婚男青年在擇偶中的第一需求千差萬別,排名前5的分別是三觀(10%)、性格和三觀並重(10%)、性格(10%)、能夠情感寄託(10%)、體貼(10%)。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第一需求是指在眾多需求中佔比最大的一項,並不代表男青年不看重其他特質。詳見圖8。

圖8 擇偶中的第一需求

從此次調查可以得出,90後適婚男青年並不是完全介意選擇年齡比自己大的女性,與自己年齡相差不多也是在其選擇的範圍內,尤其是大3歲以內的。95%的男青年選擇在擇偶中有情感需求,表明這代人與上代人相比,婚姻觀發生改變——對婚姻的期待變高,不再是簡單的為了結婚而結婚,他們對愛情抱有一定的期待,希望愛與婚姻逐漸對等。65%的90後男青年5年內有結婚打算,相比於3年內有戀愛意願的男青年的比例(85%)有所下降,可能原因是這一部分男青年希望自己擁有一定經濟基礎之後才打算結婚,在《慾望的演化》一書中提到“男性有能力和意願向女性提供資源,這是他配偶價值的核心,是她選擇他作為結婚伴侶的重要依據,是男性用來吸引配偶的主要手段,也是男性用來留住配偶的主要手段”及“女性已經進化出一種偏好,偏好表現出獲取資源能力的男性,蔑視缺乏保護的男性”,可作一定的解釋。從第一需求來看,未婚男青年在眾多需求中選擇的佔比最多的需求雖千差萬別,但可以看出,都不是憑藉第一印象就能迅速瞭解的,也就說他們最看重的特質,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相處才能瞭解,即要想找到soulmate,就得與人交往。

特別說明:此次參與調查的物件數量較少,且人群較為單一,結果不作推廣。

4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你爸媽3套房,要麼給我弟套房,要麼離婚,丈夫的選擇太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