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在北京的弟弟和老公都不回來過年了。
哥哥說他們今年也不回家過年了,為什麼不回去?沒說也沒法問。
結婚以來,就再也沒有在孃家過過年,因為家已經成了孃家,而我也已經不在是那個家的人,而成為別人家的媳婦,自然要在婆家過年。
而沒有老公的婆家也不是自己的家,沒有老公的存在,年也不知道該怎樣過才好了。
剩下女兒和我在一起過年,這年也就真的沒有一點年味可言了!
婆婆說既然他兒子不回來,那你就回孃家過年吧!
不知道是真情還是假意?
還是也覺得兒子不在,在一起過年也覺得彆扭呢?
但我真的回了孃家,又會不會說 :看吧!兒媳婦到什麼時候都不行,兒子不回來,立馬就回孃家過年,不管我們了!!
而哥哥弟弟卻都說讓我回孃家過年,因為他們不回去了,兩位老人自己過年沒有意思。而我回去了,有個做飯幹活的人,父母也就不累了!
既然有孝心,為何自己不去做,反而安排別人,還理所應當呢?我討厭這種大義凜然的安排!
孃家父母也希望我回家過年,而且還是早點回去。
因為我回去了,家裡的一切就都是我來做了。他們就不用自己操持了。
如果說作為孩子,的確應該早些回去,盡些孝道。
可我知道,我不能回去太早,回去太早我就待不到過年。
不知從何時起,我發現我回孃家不能超過三日,超過三日必定會和母親起爭執。
她會罵我說,長大了不聽她話了,出去見世面了瞧不起她了,不順著她而老是頂撞她,不孝順她了……
按理來說,母女應該是非常親近的,可我卻和母親親近不起來,也不喜歡和她親近。
母親強勢了一輩子,在她身邊就必須得按她所說的去做。
小時候這樣,不聽話或者做錯了少折愛打,多折捱罵,而不是罵你幾句就完事了,一件事會罵你十天半月的,這個時候也就不是一件事了,而是所有的陳年舊事都會一遍遍地週而復始地罵你很多天。
和父親也是一樣,從記憶開始我的家裡就從來沒有終止過這種吵罵聲,舊事未去又添新事,反正家裡總是沒完沒了的抱怨。
我從小就特別陪讀母親的記憶力和表達能力。
多久的事情都記得那麼清楚,表達的那麼詳細!
而現在她老了,哥哥脾氣不好,她不敢和哥哥絮叨,而弟弟永遠是小孩子,她也不會和他去絮叨。
而我就是那個最合適的人!
每次回去親近不上半日,積壓太久的父親的事情,就會如期而至。
小時候的我,每次父母吵架我都認為是父親錯了,心裡恨父親,也向著母親說話。
可是長大了,尤其是結婚後,我就覺得那裡全是父親的錯呢?
不過是兩個人在處理事情上從來就沒有觀點一至過,一個說東一個非說是西。而誰又都不肯聽從對方而已。
誰都不服誰,自然會爭上一爭,吵上一吵。
也是那個時候我才發現,做女人,做到母親這樣是一種悲哀!
不被丈夫疼愛,不懂的女人如水,不被兒女親近。
可偏偏是個女人卻比男人還能幹,辛苦操勞一生,卻沒人理解。
我多次說她,改一改脾氣,學會溫柔點,可她會說:我幹嘛要溫柔,幹嘛要向你父親低頭……
我這麼做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你們為了這個家……
這個沒有溫馨的家,我終於長大了,逃離了!
有時候我真的想家了,但只是想但不想回去。
當我也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我也明白了他們!
父母是愛我們的!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對!
我記得母親曾說過:我這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無論怎樣也不能讓你們再和我一樣!
是的,我們兄弟三人多脫離了農村,在城市裡生活!
父母年輕時,起早貪黑的勞作,比別的父母付出更多的艱辛供我們讀書。
父母是村子裡出了名的“王一天”,進了地裡天上不掛星星是不會回家的。
我們三個兄妹卻沒怎麼幹過地裡的活!
我感恩於父母付出的辛苦!但也畏懼於缺少溫暖的家!缺少其樂融融的家!
因為每次匆匆回去匆匆走!就會有短暫的和睦相處。
久了就又會不是父母吵就是我和母親的不歡而散!
而過年,又是最不希望生氣的日子,因為過年生氣意味著一年都不如意!
所以我想回家,又不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