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是一筆無形的財富,而這種財富是不是能夠真正發揮其作用,關鍵在於怎麼使用。真正聰明的、有智慧的人會使用自己的聰明和智慧,那是因為他們深藏不露,不到火候時不會輕易使用,一定要貌似平常,讓他人不眼紅。如果一味地耍小聰明,不管必要或不必要,不管合適不合適,時時處處顯露精明,不僅無益於成功,往往還會招來禍患。
三國時的楊修就是一例。在中國古代那個伴君如伴虎的時代裡,“小聰明,大糊塗”是萬萬要不得的,而楊修恰恰是犯了這個錯誤才做了曹操的刀下之鬼.楊修是曹操的主簿,在《三國演義》一書中,他是很有名的思維敏捷的官員和有名的敢於冒犯曹操的才子。
楊修被殺的經過是這樣的:劉備親自領兵攻打漢中,驚動了許昌,曹操率領40萬大軍迎戰。曹劉兩軍在漢水一帶對峙。曹操屯兵日久,進退兩難,適逢廚師端來雞湯。見碗底有雞肋,有感於懷,正沉吟間,有將入帳稟請夜間號令。曹操隨口說:“雞肋!雞肋!”人們便把這作為號令傳了出去。
行軍主簿楊修聽到後即令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眾將大驚,請楊修至帳中細問。楊修解釋說:“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來日魏王必班師矣。”大家信服,營中諸將紛紛打點行李。曹操知道後,怒斥楊修造謠惑眾,擾亂軍心,便把楊修斬了。
曹操明明知道楊修是個有才華的人,如果留著他肯定對自己有用,那他為什麼僅因為軍隊號令這點事就殺了他呢?這是有原因的。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
曹操兵出潼關,到蘭田訪蔡邕之女蔡琰。蔡琰字文姬,原是衛仲道之妻,後被匈奴擄去,於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傳入中原。曹操深憐之,派人去贖蔡琰。匈奴王懼曹操勢力,送蔡琰還漢朝。曹操把蔡琰許配董杞為妻。曹操去訪蔡琰,看見屋裡懸一碑文圖軸,內有“黃絹幼婦,外孫杵臼”八個字。曹操問眾謀士誰能解此八字,眾人都不能答。只有楊修說已解其意。曹操叫楊修先勿說破,讓他再想一會兒。離開董家後,曹操上馬行三十里,方才省悟。原來此含隱語“絕妙好辭”四字。曹操也是絕頂聰明的人,卻要行三十里才思考出來,可見急智捷才遠不及楊修。
又有一日,塞北送來酥餅一盒,曹操寫“一合酥”三字於盒上,放在臺上。楊修入內看見,竟然取來與眾人分食。曹操問為何這樣?楊修答說:“你明明寫‘一人一口酥’嘛,我們豈敢違揹你的命令?”曹操雖然笑了,內心卻十分厭惡。
曹操怕人暗殺他,常吩咐手下的人說,他好做殺人的夢,凡他睡著時不要靠近他。一日他睡午覺把被蹬落地上,有一近侍慌忙拾起給他蓋上,曹操躍身起,拔劍殺了近侍。大家告訴他實情,他痛哭一場,命厚葬之。因此,眾人都以為曹操夢中殺人,只有楊修知曹操的心,於是便一語道破天機。可想而知,當時曹操是怎樣的感受。
凡此種種,皆是楊修的聰明犯著了曹操。楊修之死,源於他的聰明才智。後人有詩嘆楊修,其中有兩句是:“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這是很切中楊修之要害的。
原本很聰明,很有才智的楊修就這樣結束了他的一生。他對自己的聰明使用不當,他所顯露出來的聰明,在大智者看來,其實是小聰明,大愚蠢。大智者能心裡明白而不隨便表露出來,絕對不表現得比別人聰明。如果楊修知道他的聰明會給他帶來災禍,他還會耍小聰明嗎?所以他的愚蠢處就是不知道耍小聰明會帶來災禍。這樣的人算聰明嗎?顯然不算。
多少年來,楊修被提拔得很慢,顯然是曹操不喜歡他的緣故,可這他沒有意識到。曹操對他的厭惡、疑心越來越深,他也沒有意識到。這就是說,該聰明時他反倒真糊塗起來了。如果他迎合曹操,不表現他的小聰明,那麼他很可能會成功的。人們也許會說,楊修的死,關鍵在於曹操的聰明和多疑,但是,換了任何人,作為上級也不大願意讓部下全部知道他的心思、他的用意。顯然,楊修最終非失敗不可,這可算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型。
楊修的才太外露了,從謀略來看,尚不是真才,不是大才,至少他不知道韜光養晦,不知道大智若愚,不知道保護自己。那麼,除了災禍降臨,他還會有什麼結果呢?曹操是何等聰明之人,在他跟前,笨蛋當然不會受到重用,才能太露也有“功高蓋主”之嫌,所以,真正聰明的人會掌握“度”。“過猶不及”,就是說,太聰明瞭反倒不如不聰明,實在是至理名言。
耍小聰明的人有兩種災禍,一個是被人猜忌防範而招禍,一個是自己會把事情辦壞而不能成功。它可以使人得意於一時,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然而終究還是自毀,永遠不會取得真正的、偉大的成功。從政的人耍小聰明會早早被扼殺在搖籃裡,一個處處被人防範的人怎麼能真正取悅於上司和同事呢?
有大智慧的人,不顯山露水,不賣弄聰明,表面上看起來很愚笨,其實卻很聰明。大智若愚是中國人特有的做人的大學問、大智慧,也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人生大境界。
大智若愚是大勇若怯,以柔克剛;是藏鋒露拙,明哲保身;是無所為,而後無所不為。
大智若愚,人才會清醒,才會冷靜,才會有大氣度,才會有寬容之心,才能平靜地看待世間這紛紛亂亂的“廝殺”,爾虞我詐的“爭鬥”;才能超越功利,超越世俗,善待世間的一切,才能居鬧市而有一顆寧靜之心,也才能做到待人寬容為上,處世從容自如。
擁有了大智若愚,你就會感到“天在內,人在外”,天人合一,心靈自由,獲得一種從未有過的解放。憑著這顆自由的心,你再不會為物所累,為名所誘,為官所動,為色所惑。
擁有了這種做人的大智慧,你才能從容自若地面對一切,才能在成功時不驕不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才能在失敗時不畏流言,不懼攻擊,不失去奮鬥的力量,不自暴自棄。擁有了這種大智慧,做人就不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