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U的185天后,北大女生包麗去世了,遠離了人世間的險惡與不安。
名校、同學眼裡的她,成績好、人很漂亮,這些標籤,本應可以生活得多姿多彩,最終卻選擇用極端的手段了結自己,包麗的遭遇值得我們去思考,如何讓下一代不再重蹈覆轍。
包麗在大學期間與牟某(別名)相戀,本應是美妙的樂章,怎知是夢魘的開始,包麗的第一次不是給他,牟某的心理開始扭曲。
牟某多次以自殘的方式進行威脅、讓包麗自打耳光,拍裸照威脅,從精神和肉體上踐踏包麗,已達到控制包麗的企圖。
最終,包麗僅以一句“媽媽給你謝罪了”,服藥自殺而去。
對於愛情,應建立在平等互助,相互彌補的基礎上交織出人類最美妙的情感人生。
愛情,是美好的,無論是先舍後得,還是先得而後舍,在兩個人交往的過程中,身份一定要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相知相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