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她是誰呢?就是心理,她當然誕生於人類之初,人類存在的歷史就是她的年齡,所以她真是古老。兩千多年前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思想大爆炸的時代,她是包含在哲學中,沒有獨立出來成為專門的學科。
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心理學才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專門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所以說她又是最年輕的學科。
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業餘的心理學家。當我們三四歲時,已經會揣摩他人的心思了。我們懂得怎樣藏起玩具讓別的小孩子找不到,甚至會略施小計,提供錯誤資訊誤導他們。父母生氣時,我們能從他們的神情和語氣上判斷出來。所有上述這些現象都是基於對他人心理的觀察和推論。也就是說,每個正常的人都能對他人在生活中的感情、思維和行為進行一定程度的推測。這便是心理學和心理學家努力研究和解釋的內容之一。
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與周圍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這樣或那樣的主觀活動和為行表現,這就是人的心理活動,或簡稱為心理。具體地說,外界事物或體內的變化作用於人的機體或感官,經過神經系統和大腦的資訊加工,人就產生了對事物的感覺和知覺、記憶和表象,進而進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實踐中同客觀事物打交道時,總會對它們產生某種態度,形成各種情緒。
人在生活實踐中還要透過行動去處理和變革周圍的事物,這就表現為意志活動。以上所說的感覺、知覺、思維、情緒、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動。心理活動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由客觀事物引起、在頭腦中產生的主觀活動。
心理活動是一種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可稱為心理過程。人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各自都具有不同於他人的特點,各人的心理過程都表現出或大或小的差異。這種差異既與各人的先天素質有關,也與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學習有關。
這就是所說的人格或個性。心理過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物件。心理學還研究人的個體的和社會的、正常的和異常的行為表現。動物心理學研究動物的行為,這不僅是為了認識動物心理活動本身,也有助於對人類心理活動的瞭解。在高度發展的人類社會,人的心理獲得了充分的發展,使人類攀登上動物進化階梯的頂峰。心理學是人類為了認識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門基礎科學。
自人類文明發展以來,就已經開始了對人的心理的探討與研究。中國古代哲學、醫學、教育和文藝理論等許多著作中,有著豐富的心理學思想。但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還是19世紀的事。今天,心理學已是具有100多個分支學科的龐大科學體系了,諸如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法律心理學、商業心理學、經濟心理學、消費心理學、諮詢心理學……都是心理學龐大科學體系中的成員,而且隨著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發展,心理學的分支學科還會繼續增加。
以上是關於心理學是什麼的一些常識內容。下面談下我個人的看法:
心理學試圖透過對人類言行的外在表現的各種現象來摸索、總結出人的普遍與個性心理活動規律,但正因為人的心理活動是無比複雜的一個過程,所以得出經驗,總結成的心理學問總有不適應真實個體情況的時候。對心理研究,仍然處在重視現象,研究現象,不知本質的階段,這是所有現代學科的通病,所以說心理學的確還很年輕,還處在發展階段。真正的高階心理學,其實在兩千多年前中外先哲已經研究出了許多成果,但一味盲目唯物的所謂科學觀點影響了人們的視線,我們沒有正視到,或沒有按正確的一個總綱領去研究,最終會出現偏差,哲學的根本問題不解決或根本是錯誤的,就不會研究出真正適用的心理學來指導人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即使好像有用,也是治標不治本。個人認為《周易》的思想是比較高階的心理學,而最高階的心理學,對心理研究最深入的其實是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