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經常有青春期的孩子來向我傾訴,讓他們困擾的問題多半是被好朋友疏遠、被同學排擠、被父母忽視,當面臨這樣的情況時,他們常常會急著去討好對方,嘗試著去挽回這些人,讓他們重新重視自己,於是心裡那股真實存在的情緒就被丟在了一旁。比如

憤怒:“我對你們這麼好,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傷心:“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你們還是不喜歡我?”

內疚:“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

不僅如此,如果你放任這些情緒不斷積累,原本看似不值一提的它們終有一天會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到了那時,我們再想去跟它們談和解,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讓兩個不同的自己並存

作為生涯規劃師,我時常會給很多學生講授生涯規劃的課程,但即使是上了好幾十次同樣主題的課,再次面對一群新的面孔時,我還是難以控制地會有些緊張,心跳加速。

倘若此時我一遍又一遍告訴自己“我不緊張,我不緊張……”那我其實就跟自己斷裂了,因為事實上我就是緊張的,我不能忽視真實存在著的狀態。

於是我會如此告訴自己:

“是的,我現在是緊張的,甚至有些不敢看這些孩子們的眼睛。“

“是的,我知道怎樣去上好一節生涯規劃課程,我是經過訓練並實踐多次的生涯規劃師。”

“是的,這兩個都是我,我會緊張,我也能上好這節課,這兩個都是我。”

“是的,這兩個都是我,而我比這兩個還要多得多。”

當我完全接納了自己當下的狀態,又認可了自己存在的優勢,當我允許自己看似衝突的內在部分存在著,讓兩個完全不同的我並存著,我也便安定了下來。

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嘗試著儘量多地接納自己,我們既需要接納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來讓自己足夠自信從容,也需要接納自己的短處和不那麼完美的地方,當你能更完全地接納自己的時候,你也就更能坦然地應對各種複雜的情況。

讓我們來拆解一下上面的對話型別:

第一句“是的”說出口的時候,我那漂浮著的不安情緒就落了地,被我充分地接納了,它感受到了足夠的安全後也就不會再搗亂了。

第二句“是的”一出現,我的自信感油然而生,這是我自己的確實存在的優勢和能力。如果我們沒有第一句“是的”,緊張的情緒就會把我們的眼睛遮蔽,讓我們在迷霧中難以找尋到自己的力量。

第三句“是的”是非常關鍵的,這句話承認了兩個不同的我同時存在著,並且我允許它們和諧地一起存在著,注意在這句話中,我沒有用“但是”,而是用了“也”,因為我期待著迥然不同的兩個我可以像是好朋友一樣互相照顧著。

第四句“是的”可以讓我們看到生命的全景,我的生命中還有很多很多未知的美好和資源,也許此刻我尚未發掘出來,但我相信它們存在著。當我看到的是更廣闊的生命時,我所擁有的就遠不止兩個我,那些心裡沒有使用的資源和力量,在需要的時候它們會出來幫忙。

心理學家榮格說:“與其成為一個好人,不如活出一個完整的人。”

那麼,親愛的讀者們,不妨也來練習一下這個“內在對話”,去使自己一步一步走向完整。這個方法是經過無數驗證的,也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

練習場景1:我複習了一整年,但面對研究生考試,我還是有些焦慮不安。

練習場景2:我表白被拒絕了。

練習場景3:我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不理睬我。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如何讓男人愛你愛到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