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理解性格的必然性

對性格的理解。基於性格不可改變的大資料研究結論,如何更好的去理解性格?首先,性格沒有好壞,從主體的視角,人本就是“求性格的意志”,實現自身性格意志就是被性格主導的人的目標,無所謂好壞,只存在是否能達成自身預期的問題。其次,差異造成了不同的人生效果,不同性格和外部宇宙規律、以及當時的社會規則之間的確會產生不同的切合面、切合度、以及問題,表現為,有些性格更適合某種時代,比如,嚴謹的性格更適合封建的時代,開朗成熟的性格更適合現代,還表現為,有些性格在不同時代都更容易生存,比如,包容務實的性格總是更容易慢慢迴歸外部規律的均值。再次,理解性格的必然性的方法就是“看清、接受、運用”,不期望改變性格,但要充分認識、掌握自身和不同性格特質,這裡會展開說。最後,基於對性格的理解,可以進一步的去提升心性,因為心性是人的精神屬性,性格雖不可改變,但心性可以不斷接近宇宙規律和人類追的頂點,這也就是本書心性理論將性格作為基點的原因。

理解性格的必然性:看清、接受、運用。“心靈的絕對德行就是理解!”斯賓諾莎明確地將自己哲學的目的定位於道德上的至善,即達到人生最高的完美境界。斯賓諾莎認為,“越理解一切的必然性,痛苦就越小”,於是就有了那句名言,“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替換成老子的話說就是“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理解天地常態就自然包容了。性格本也是常量,基於性格大資料的研究、“性格決定論”、“心性提升論”,本書進一步提出透過認知、思想、意志四方面來最佳化自己性格、提升意識和行動能力的具體方法,也就是“針對自我屬性、物件屬性和關係屬性的看清、接受、運用”。

路和河的比喻:

第一層:看清路和河。面前是一條路,你會走過去。面前是一條河,你不會走過去,也不會罵這條河。認識自己、別人和世界其實就是看清楚是路還是河,而不是把河錯看成路,然後走過去摔到河裡,還責怪河為什麼不是路,這就是看清。

第二層:接受路和河。認清路和河以後卻不願意接受事實,反而責怪河為什麼不是路、或者要去改造河,有意義麼?如果能立即接受面前無法逾越的河這個事實,自然會站在岸邊或想清楚怎麼下水或繞過、而不是無意義的抱怨和徒勞的“愚公移山”,這就是接受。

第三層:運用路和河。路可以走、河不能走,這就叫揚長避短。自己特質中有路和河、別人也有路和河,社會事物屬性都有路和河,把路和路對接、而不要去對接河,這就是運用。好比,你學會計,但隔壁菜場需要一個切豬肉的人,你們相互而言都是河而非路;而隔壁公司招一個會計職位,你們相互而言自然是可以對接的路,這就是運用。

事實上,大多數人看不清自己性格。在看清自己性格的人中,大多數又不接受自己性格。在接受自己性格的人中,大多數又不會運用自己性格。

“看清”自己和別人的性格。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先天決定、各有特點、沒有絕對好壞的。“路”可以指在某個時機下、某個性格特質和某個外界物件產生的正向關係,反之“河”就是指負向關係。看清自己和別人的性格特質、同時看清這些特質和周圍因素產生的必然關係,自然就理解了,因為理解基於瞭解,不瞭解才會覺得奇怪、生氣和責怪。尼采說“凡是必然的,都不會傷害我。”

“接受”就是改不了的東西不去改變。真正的理解不僅是看清,還需要立即去接受這一切。指望自己去改變刻在基因中的先天性格,就如同要改變性別一樣辛苦且徒勞。這裡尤其要批判一種從古至今的錯誤人生觀,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改變自己性格成為聖人,今天而言就是各種心靈雞湯和榜樣,這種對於個體特質無差別化的期望和要求,才導致人們辛苦努力後,不僅沒有成為最差的別人,也沒有機會成為最好的自己。最後自己累的半死,也沒做好,還要站在道義制高點批判別人,卻不能理解、接受、包容每個人的差異性,人為的給自己造了一堵牆,一個人的包容度和接受度其實是一個人心態成熟的標誌。

“運用”就是揚長避短。理智度高的人,在看清後1秒鐘,就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去接受性格中每個不可改變的部分,並不斷尋找適合自身性格的現實生活,以及尋找適合現實生活的自身性格,透過一次次的實踐和迭代,實現性格的揚長避短。相反,只有飛蛾才會不斷撲火,而不去規避自己的性格弱點。

“看清、接受、運用”是覺悟法門。如斯賓諾莎等很多哲學家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認為人的性格、萬物的屬性、事物的關係都是餘生俱來、改不了的,即便萬物間的關係屬性也是預設的。的確萬物都有其自身屬性,無論人是否有自由意志,作為個體、我們至少可以發揮出最好的潛在屬性。如盧梭在《愛彌爾》中的關鍵思想,那是一句斯多亞學派的格言,“人必須活得與自然和本性相協調”,也就是每個人都必然、也最好按自己的規則生長,而實現“協調、成熟、頓悟、智慧”的覺悟方法就是“看清、接受、運用自我屬性、物件屬性和關係屬性”。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窮人是沒有資格成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