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近日,河北大學校園內出現了一場別樣的表白,同樣是在夜晚,同樣的蠟燭擺出心形圖樣,同樣的男主手捧鮮花,只是被表白的物件不是一個女生,而是和表白者一樣的性別。

表白,擁抱,接吻……

事實上,生活中同性戀者的數量遠遠大於我們的想象!很多人出於社會倫理道德及名聲的考慮,隱忍一生都不會公佈真相。這樣的人雖然和異性結婚,婚姻往往不幸福,他(她)實際上相當於是和一個同性結了婚,而其另一半則悲催被動地和一個“同性”廝守一生。這樣的人生無疑是一個悲劇!

有的老人到了古稀之年終於解放天性,迴歸自我……

也有一些勇敢的人,敢於面對自己,活出了自我,活出了精彩的人生,比如我們所熟悉的金星。

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身體裡都含有男性傾向因子和女性傾向因子,只是佔比的不同,對外表現的男性傾向或女性傾向則不一樣。金星在接受變性手術前做了一份女性心理測試,總共有1000多道題,都只需要金星迴答是或不是,回答完之後如果有60%的機率,說明他有女性傾向,但並不適合做手術,超過75%,則是比較偏向,不過也可以用治療手段調整過來,如果超過80%,那不用多說什麼,直接躺到病床上就行了。金星答完所有題目,分數高達94分,真是比女人還女人!

正常的男性對外表現出的男性傾向因子較強,他的性取向往往也是正常的。俗稱有“男人味”或者比較”MAN”的男人,因為其體內男性因子更強。如果小時候家長把男孩當成女孩子養,穿女孩的衣服,打扮成小女孩的模樣,往往在男孩的成長過程當中,女性傾向因子就慢慢地增加,有可能導致男孩成年後成為人們口中的“娘娘腔”,甚至成為同性戀。他們身體是男性,心理則更認同自己是女性,他們更喜歡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性取向也成了和自己一樣的男性(但他自己認為自己是女性)。但可悲的是,一個正常的男性往往不會接受一個同性作為自己的戀人。所以他只能找一個和自己有同樣需求的同性,從這個意義上講,他還是找了一個女人(和自己心理同性),不得不說,這是一件悲催的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的男同,兩個都是娘娘腔。

相反,正常的女性對外表現出的女性傾向因子較強。若其體內男性因子更強,則其行為舉止,乃至性格特點,往往都表現為男性特徵,這類人常被稱為“假小子”、”男人婆”。“她”們雖然身體是女性,但心理已與男性無異,她們喜歡女人,不喜歡男人。而一個正常的女性,有時候並不排斥和一個身體是女人但性格像男人的人戀愛。從這一點來說,女同是比男同幸運很多的,因為“她”找的性伴侶是一個真正的女人。這就是我們很少看到兩個“男人婆”在一起,而是一個男人婆、一個溫柔似水的女人的原因。

關於同性戀的形成原因,生理學、心理學和社會學都做過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將這些理論作進一步的概括,可以將關於同性戀成癮的說法歸結為先天說和後天說兩大類。先天是指生理因素,如遺傳基因、激素水平、大腦結構的影響等;後天則指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如童年環境、青春期經歷以及造成所謂“境遇性同性戀”的環境因素等。

心理研究指出,人在3歲左右就有性別意識了,3歲後孩子逐漸意識到“男女有別”並開始以男女自居。隨著一點點長大,孩子對男和女的著裝、行為舉止、性格特徵會逐漸形成全面認識,也就逐漸形成了心理性別。因此,專家提醒家長,為避免孩子性格發展出現偏差,最好從3歲前就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如告訴孩子男孩和女孩的差異。按照性別給孩子穿衣打扮:出生後,無論性別如何,在取名、著裝、生活用品的選擇上都不應混淆,以免孩子從小對自己和他人形成性朦朧意識,從而影響孩子的性取向。期望孩子是父母所盼求的性別,或雙親偏愛男孩或女孩,或有意地把女孩扮男裝或將男孩扮女裝,均會影響孩子的性自認,導致後來性格和行為上的改變。

筆者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大家不要歧視同性戀者,要以科學的客觀的眼光看待他們,他們也是正常人,只不過心理上與正常人有一些不同,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他們也有追尋自己幸福的權利。

9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放手:放過自己,愛真正愛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