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焯焯
生活案例——
我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離婚了,重組家庭也不是很和諧。
我從小就怕黑,非常非常非常怕黑,感覺都不是正常的那種怕黑。也非常容易哭,語氣重一點對我說話就會哭。現在16歲高一了,依然還是這樣。
從小學開始,難過的時候就會想自殺,我的媽媽很愛很愛我,我也是為了她活著,我在學校也挺開心的,但是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負面情緒,覺得很痛苦,也很容易對媽媽發脾氣,兇她,但是我對別人都挺好的,感覺我有兩種人格一樣,我怕我情緒上頭的時候撐不下去會自殺。
我是想好好活著的,為了媽媽,我還有好多願望。我只要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就很難過,屁大點的事情都能緒情化,我一點也不想這樣,我不想哭,不想眼睛腫,但是我沒辦法控制。
我也不是每天都想自殺,也不是每天都不開心,有時候在學校還是挺開心的,但是隻要一點點事情就會嚴重影響我的情緒,這是抑鬱症還是什麼?
明鏡解析……
對於某種現象產生特有的情緒反應是被這件事曾經的感官經驗刺激所造成的。比如有的人在童年期被人敲了頭,長大後就一直擔心頭頂上有東西落下;童年期看到了別的孩子被欺辱,長大的過程中也會擔心被別人欺辱……這些都是記憶造成的“創傷印記”,有的人成年後沒有明顯的影響生活和工作,也就不關注了,這是無意識遮蔽,也是因為成年後需要關注的事情較多而導致的精力分散或轉移了;而有的人卻一直對此感覺揮之不去,伴隨好多年,時好時壞,嚴重的情況會造成妄想症、精神或人格分裂,無法進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學習),因此,越早發現越容易處理,這是典型的心理問題,早期可以透過心理技術解決或緩解的。
過於敏感其實是自身本能地保護自己內心感受的一個訊號,但不要被這個訊號所束縛住,就像因噎廢食。好比案例中提到語氣重就會哭,其實不是語氣重的實際情況,而是語氣重背後的態度和動機,比如斥責、謾罵、訓誡等,都是語氣重的表現,這樣的目的是對方讓自己重視這件事而已,可以嘗試直接關注說話內容,忽略語氣、語調和語態。另外,平時可以練習聽不同的人說話,觀察他們說話的形態,這樣做可以鍛鍊自己的觀察力和理解力,當觀察得多了自然就有擴充套件了自己的理解,從而弱化這種語氣重的情況,更加關注對方想說什麼,而不是怎麼說,這方面還可以透過情緒管理來實現。
關於不想活的情況,明顯是自我意識缺失的表現,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哪怕是“為了某人”而活,只要不是為了自己一定要活著的話,生存的動力就會微弱,只有找到屬於自己真正的存在感和價值感,才能活出自己本該有的樣子,而這份動力是誰都沒有辦法推動的。周圍的人只能透過自身影響力嘗試幫助本人喚醒這部分意識,最重要的人還是父母,所以,當父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的時候(有可能不明確的知道,但一直在做),孩子可能就會被點燃那點“心火”了。
情緒化有可能是體現抑鬱症的一個現象,但不能直接判定是不是患有抑鬱症。最好是在自己意識清楚的時候尋求專業的診斷,避免自己隨意猜測。必要時需要心理干預來調整,比患上抑鬱症之後要容易改善。既然意識到自己情緒化的情況,可以做些刻意的事情讓自己的生命狀態平穩多一些,安靜多一點,舒服多一分,總之,儘量擺脫某種束縛,讓自己聽從內心的感受去做事情,只要能讓自己積極、正向、有力量的事兒都可以做,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患上抑鬱症的機率。
總結,情緒病是導致患上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的根源。往往我們發現脾氣大的人不容易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往往那些多愁善感、心思縝密、忍辱負重的人容易患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好人”,因為好人更注重別人的感受和別人的看法,但沒有更好的方法讓自己釋放,所以內心情緒積壓到一定程度就崩潰了,而偶爾發脾氣的人不壓制,都釋放出去了,就是這個原理。當然,發脾氣對身體不好,對人際關係也有影響,所以,才需要解讀情緒,與情緒和解才能達到心平氣和、泰然自若的生命狀態,有的人就是這樣的狀態,無需羨慕,問問自己想不想成為這樣的人!有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