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代表著一幅太極圖:一半黑,一半白。”

但是我們總是喜歡只活出白的那一部分,而把黑的那一部分壓制到潛意識裡,或者投射到別人身上。

然後,把自己活成一個受害者角色。

其實,整個世界都是我們的,與任何他人都無關。

01

外在璀璨的光環,卻令她一點不快樂

小時候的張德芬就是我們父母嘴巴里天天掛著的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品學兼優,門門功課都很拔尖。

大學畢業之後,她順利地進入了臺灣電視新聞做主播,那個時候才二十幾歲,可謂風光無限,名利雙收。

但是就是這樣做著別人眼裡的好工作。

有一天,她卻突然任性地選擇了辭職。

跑去美國留學,並獲得了企業管理碩士學位(MBA),畢業後又順利地拿到知名外企的任職書,成為了亞太地區的高管。

這樣的工作做了一段時間之後,她的心又開始浮動了,她再一次感到內心痛苦和迷惘,陷入了抑鬱之中,找不到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因而她感到極其不快樂。

雖然她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工作也是人人稱羨的,存款也足夠多,老公和自己的能力也很不錯,但是她開始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

她感覺即使有一百萬美金放在她面前,卻不知道拿來做什麼?

02

向內探索,她找到了真正的喜悅

當她向外已經找不到答案,她開始向內尋找答案。

於是四十歲那年,她又一次任性地辭掉了那份別人眼裡的好工作,迴歸到家庭中,當起了全職太太。

從此以後,她開始探索個人成長,專研心理學,身心靈脩養方面的知識。

慢慢地,她開始找到了內在的恆久的喜悅感。

並領悟到原來真正的喜悅是來自內在,不是外在。

那種“閒看庭前花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悠閒自在的喜悅之情。

正如她在《重遇未知的自己》散文集中所寫:

“真正的喜悅是來自內在的,是自發的,無由的,不依靠任何條件的,而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天賦和本性。”

03

破繭成蝶,她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透過整整四年只與書為伴的蟄居生活,不斷地學習和內觀,不斷地覺察和接納自己的一切,包括白的那一部分,也包括黑的那一部分。

當逐漸褪去外在的一切虛幻的光環,她最終收穫的是內在擁有的愛,喜悅和平和的心態。

她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的和意義所在,也找回了更好的那個自己。

活出了自己生命的精彩。

透過《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書,一戰成名,銷售量達800萬冊,她因而成為個人成長暢銷書作家。

她很喜歡現在自己的模樣,因為這正是她一直想要尋找的人生方向和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張德芬在她的書中說過這麼一句話:“外面沒有別人,一切都是我們的投射。”

這讓我想起了楊絳的百歲感言:

“我們曾經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張德芬的前半生一直都在渴望命運的波瀾,期望外界的認可,她確實也得到了這些東西。

所以她的後半生不再去追求外在的東西,而轉為追求內心的淡定和從容,她也徹底明白了世界是自己的,外界的一切不過都是我們的投射而已。

15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為什麼女人在婚後覺得自己嫁錯郎?看我說得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