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中國傳統觀念裡有一句養兒防老的俗語,希望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也是很多老年朋友的對於自己兒女的期望。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會如自己期望的那樣得到兒女的照顧,相反還要繼續照顧第三代並且還給予經濟上的支援。晚年的幸福到底是什麼樣的模式呢
01.
55歲袁女士的兒子結婚了,在兒子的懇求下,袁女士搬去了兒子家與兒子兒媳住在了一起。平時兒子兒媳上班,袁女士是個愛乾淨的人,她把家裡打掃的乾乾淨淨,連兒媳的內衣都是她手洗。
袁女士覺得身為母親這也是自己可以為兒子所做的。但所有的付出因為一場小病讓袁女士傷心。大包大攬了一切因為生病沒有把家裡的事情做好,兒子不體諒反而怪袁女士,這讓袁女士十分委屈。袁女士覺得與兒子之間就像是一種利用關係,兒子不知感恩,自己跟兒子就像僱主關係,利用完沒有價值了就被嫌棄了。
02.
親情之間有時候也是需要界限的。任何的情感都是雙向的,而不是一方向另一方的無限索取。袁女士離開的兒子兒媳家,自己回到老家獨自過起了晚年生活。袁女士透過老姐妹的介紹找了一份清閒的工作,並且開始同老姐妹一起參加一些老年活動,看書朗誦,寫字畫畫豐富自己的生活。
結束語:
如今社會環境變化快,人們壓力隨之增大,很多年輕人變成啃老一族卻不自知,認為父母的付出理所應當,很多上年紀的老人變成免費勞動力還被兒女無情對待,無異於一種折磨。
當遇到這樣的矛盾時希望老年朋友們擺正心態,把自己放在首位,安享自己的晚年遠離這種矛盾。
同時作為年輕的兒女們也要自省,多考慮父母的感受,體諒父母的用心,不要傷了,寒了父母的心,常懷感恩之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