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年齡和我一樣,今年週歲34了,過去的三年時光裡,不間斷地參加各種公務員考試,至今遺憾,還沒有順利上岸。
我問她,還考麼?
她回答:考啊,過了35就沒機會了。她說這話時並不是鬥志昂揚,反而字字暗示了對生活的無可奈何。
我知道她很努力,人到中年還如年少般奮發圖強,因為要工作、照顧家庭和孩子,沒有完整的時間來複習備考,便便日日夜夜壓縮吃飯和睡眠的長度,在緊張的節奏縫隙裡偷偷拼搏著。
憔悴的面龐、早生的白髮、眼睛裡逐漸暗淡的光芒,似乎訴說著她的努力正在逃離她的希望,背道而馳。
我清楚她的真實目的,因為畢業時去了私企就業,崗位和收入都不盡如意,總覺得在同學眼裡抬不起頭,想抓緊機會揚眉吐氣罷了。
我內心排斥這樣的虛榮,同時也同情她的迷茫。她始終看不到自己自由坦然的姿態,心之所向的真正理想。
她如生命河流中的一片樹葉,原本順流而下,就可以見識平靜的風光,卻要逆流而下,如拔河般,用盡全力,也不曾發覺退後的實質,沉溺於取得“勝利”的奮鬥。
努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明白為什麼而努力,糾正自己的態度。否則,不知不覺中就會用力過猛,付出再多,消耗自身意志力不說,內心的空虛和焦慮也會填滿靈魂。
身邊向反方向努力的例子太多,同時,社會上也充斥著為這種行為鼓勁高歌的毒雞湯,讓錯誤的人一錯再錯,可怕地篤定是自己沒有達到努力的高峰。
遇到一位職場高管曾經智慧地說道:看似每天最忙碌的人一定不是最有價值的人。
我為此鼓掌,工作中需要處理的瑣事和平衡的人際關係對每個職場人來說都相對的公平和等量,有些人就如沒有方向的蜜蜂一樣,整日飛來飛去,看似充實勤奮,卻始終很難採集到甜美的花蜜,就這樣日復一日,充滿激情的小蜜蜂內心無比焦灼,也忘記了為什麼會飛翔。
我想到研究生時期一段陰鬱的時光,因為隨波逐流,選擇了熱門的專業,每日早出晚歸,勤勤懇懇地做研究、看論文,但始終無法輸出優秀的成果,不能趕超同學的專業。
那段時期,我是迷茫的、緊張的,看不出努力的破綻。直到畢業那天,選擇工作時,我才真正明白,我內心根本就不熱愛我的專業,只把它當作日後謀生的工具。
沒有了靈魂和骨相的努力還會綻放出芬芳的花朵麼?答案當然是否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跡,以及和別人不會重複的人生,行走在人生的旅程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遠方是智慧的,努力只不過是智慧選擇後的助力行動。
不要把努力看得過於神聖,不要刻意燃燒自己的焦慮,明白自己為什麼而活,應該怎樣活,是清透人生的真諦。
致敬每一個為生活奮鬥不止的同行人,願你們永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