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有人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人生目標,擁有讓人矚目的事業以及常人所不及的財富。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這無疑是“成功的人生”。

可是他卻不覺得自己有多麼成功,反而覺得每天都活得很累。因為他每天有無數的應酬,行程安排緊密,不是出差考察,就是見客戶。即使在公司,也有大大小小的會議等著他參加。

與之相反,有一部分人每天按時打卡上班、下班,雖然每個月工資沒多少錢,不過日子倒是過得逍遙自在。每天下班後與兄弟們相聚喝點小酒,週末再約好打打牌或是到野外釣魚。

雖然沒有“成功的人生”,但是自己活得開心,日子過得怡然、自在。

這兩種人生其實是可以互補的。將成功的人生和怡然自得的人生,兩者較好地結合起來,這恐怕是大多數人羨慕且夢寐以求的人生。

要說這樣的人生有沒有?當然有。那麼,如果獲得呢?答案就在《斷舍離》當中。

有人聽到《斷舍離》,會問我,《斷舍離》不是一本教授家居整理術的書籍嗎?怎麼與“成功”、“人生”等詞彙聯絡起來了?

如果你這樣問?說明你對於《斷舍離》這本書還不瞭解。《斷舍離》不僅僅是告訴人們需要“斷舍離”,還啟發人們思考,為什麼我們的生活需要“斷舍離”,以及如何進行“斷舍離”。

《斷舍離》教會我們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思考,並找到自己真正想要擁有的生活方式和空間,重塑令我們舒適自在的生活方式

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的生活整理地乾乾淨淨、清清爽爽,他的人生也就離成功不遠了。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其中的3個原則,如果你能遵守這3個原則,你也能獲得成功和怡然自得的人生。

1、活在當下

“來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來啊!造作啊!反正有大把時光!”熟悉的歌曲,熟悉的歌詞。

但是我們這裡所說的“活在當下”,並不是說讓我們肆意揮霍大把的時間、肆意享受歡快的人生。

如果你把人生寶貴的青春、寶貴的時間,只是用來享樂,恐怕“成功”這個詞一輩子都與你無緣。

有人統計過,那些中彩票得大獎後,奢侈揮霍的人,大部分人最後又變為了窮人。生活再次恢復到中獎之前的水平,甚至有人的生活遠不如之前的生活。

這裡所說的“活在當下”,是指以“現在”為時間軸,讓我們珍惜時間,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有人總是緬懷過去,有人總是憧憬未來。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我們無法去改變;未來可以幻想,可以寄以希望,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今天,是現在,是當下。

只有腳踏實地地正視眼前的問題,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現在的工作,我們才是真正地“活在當下”。

因為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一個人平時的日積月累,量變達到一定數量後,才會產生質變,由此而獲得最終的成功。

人生也如同雜物的挑選取捨。比如都市白領麗麗升級成為辣媽後,家裡的東西多得櫥櫃都放不下了,只能堆放在地上。

在剛開始實踐斷舍離時,麗麗會說,“這個東西還是全新的,一次都還沒用過,扔掉太浪費了。”“那個東西以後說不定還能用得上。”

看吧,物品對於麗麗來說,“不是我現在需要使用這個物品,而是這個物品過去是新的,或者那個物品將來能不能派上用場。”

麗麗關注的焦點完全脫離了“現在”,始終徘徊在過去和將來中。也難怪麗麗家中東西越來越多,特別是有了孩子後,桌上、地上堆得全是東西,有時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雖然工作上麗麗取得一個又一個讓人羨慕的成績,可是自己的生活卻是一團糟,平時都不敢帶同事到家裡來,因為家裡實在是亂得很。

如果你想要取得成功的人生,並且不被現實的物質生活羈絆住,一定要學會“活在當下”。該捨棄的要捨棄,該保留的要保留;該忽略的要忽略,該關注的要關注。

記住,成功的人生同生活中的雜物一樣,也需要定期斷舍離。

2、結果反饋到自身

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應該“有所反饋”。如果結果很好,我們需要“再接再厲”;結果不好,我們就還需要改進。

成功的人一定善於反思自我,在精神方面做到自我反饋。古語就有“吾日三省吾身”,意思就是,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一下自己。

“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的稻盛和夫,提出了“六項精進哲學”。他認為無論是管理企業或者過好人生,“六項精進哲學”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寶典。

在他的“六項精進哲學”中,其中有一項就是“每天自我反省”。稻盛和夫認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自我”和一個“真我”。

自我就是“小我”,是“利己之心”,而真我是與人為善的“利他之心”。只有“每天自我反省,才能剔除表面的邪念,讓隱藏在下面的利他之心浮出水面。

除了在精神上自我反饋外,物質上同樣需要“反饋”。從雜物挑選取捨的角度來說,我們身邊保留和使用的物品一定是我們需要的,並且適合我們,能夠讓我們心情愉悅的物品。

物品對於我們來說是必要的、適合的、愉快的,還是讓我們感到沉重、不舒服的,這些都是對我們自身的反饋。

佳佳失戀後,一直捨不得扔掉,男友送給她第一次的見面禮物——一隻毛茸茸的、可愛的大狗熊。一年時間過去了,前男友已經有了新的女朋友,而且兩個人已經拍了婚紗照,快要結婚了。

可是佳佳還是忘不了,兩個人曾經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每次看到那隻肥肥的憨憨的大狗熊,都會暗自流淚。在男友結婚的那一天,佳佳終於覺得自己和前男友之間感情應該做一個徹底的了斷。

她做了一個決定,決定將大狗熊送給樓下收廢品的阿姨。以後眼不見為淨,並且把多餘的時間用來讀書學習,給自己充電。

幸運的是,僅僅三個月後,佳佳遇到了同樣愛讀書的現在的男友,兩個人因為有共同的愛好,而走到了一起。

前男友送給佳佳的見面禮物,顯然已經成為了阻礙佳佳向前邁步的巨大的阻力,唯有將阻力排除,佳佳才能繼續更好的生活。

生活中,很多東西也如同那隻大狗熊一樣,附帶了太多的情感因素。比如這個東西是某某送給我的,雖然我不喜歡,但是我不能扔掉;那個東西是名牌,而且價格不菲,雖然尺寸不適合我,但扔掉太可惜了。

你是不是也經常有類似的經歷,如果我們使用的物品不是我們需要的,也不適合我們,甚至讓我們不愉快,我們幹麻還要強迫自己非要留著它們。

如果你想要擁有成功且輕鬆的人生,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應該自我反饋,除了每天自省外,平時千萬不要忘記選擇那些“必要、合適、愉快”的物品,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輕鬆一點。

3、學會“給予”

《斷舍離》告訴我們,生活中我們如同一隻生活在水槽中的鯰魚,如果水槽中堆滿了鍋碗瓢盆等雜物,不僅水池中的水會變得越來越渾濁,我們生活及活動的空間會大大減小

如果水槽中只有進水,沒有出水,水槽中的水會變得越來越多,最後還會溢位,留得滿地都是水。

當水槽中清理掉多餘的東西,並且既有進水,又有出水,水池中的水才能既不會溢位,也不會乾涸,而且水還能流動迴圈起來。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水質乾淨,而且又能讓鯰魚有更大的生活和活動空間。生活也是一樣,如果你控制不住進口,不停地買買買,卻捨不得扔掉已經過時的,或者已經不適合你的東西,家裡的東西只會越來越多。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人生,人生不止有索取,還要有給予。只有學會給予,才能讓我們的生活及人生更加暢通無阻。

4、寫在最後

無論是對於物品的取捨,還是對於生活方式和人生的選擇,都離不開上述3個原則。其實《斷舍離》一書中不止包含這3個原則,還有更多的人生智慧和生活理念,等待著我們去學習和應用到生活中。

沒有仔細閱讀《斷舍離》之前,我也像大多數人一樣,只是認為《斷舍離》讓我們捨棄掉多餘的物品,然後教給我們一套家居整理術。在接觸《斷舍離》之後,我就被書中的思想和理念徹底吸引了。

《斷舍離》從關注物品轉換為關注自我,透過物品來認識、發現、肯定自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改變肉眼看得見的世界,從而改善看不見的精神世界,讓人從外在到內在,都徹底煥然一新

無論你現在處於什麼樣的生活狀態,是成功還是失敗,是悠閒自在還是困頓不堪,都已經是“過去式”。

從現在開始,整理我們自己的生活,整理自己的人生,學會“活在當下”、學會“結果反饋”、學會“給予”。只要你遵守上述3個原則,成功並且怡然自得的人生,就會悄然而至了。

1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奉勸各位千萬別網戀,我同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虛擬的愛情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