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文:水清明 / 圖:網路

我們天生會期待人與人關係的融合,這或許是與我們都是來自宇宙深處的靈魂有關。我們期待與她人在連線中的溫暖與安全,那種歸屬感代表了我屬於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在接納我。我們總是在強調安全感,因為安全感的缺失會讓我們害怕。可是決定我們足夠的溫暖,和昇華出足夠的愛的,卻是我們的歸屬感。我屬於你,我深深的屬於你;你也屬於我,你深深的屬於我;這種彼此屬於對方的感覺,讓我們昇華。

可是歸屬感是自然發生的,這個感覺一旦過於期待。就會有些不好的狀況發生。這裡會發生淡淡的操控感。歸屬感類似於高潮的體驗,在那一刻裡我覺得我是足夠的好。而你也是足夠的好,我們彼此都知道對方的感覺,我們在交換彼此的知道,在交換中不斷昇華。可惜,高潮不是總能達到的;而且高潮無法被計劃,無法被安排。

歸屬感就類似這樣的東西,他無法被安排被計劃被控制,甚至都無法被期待。

因為以上這些詞彙的背後,都有一個前提叫做“分離”。因為我們是分離的,所以才會有計劃、安排、期待......;

而歸屬感的背後叫做——“在一起”。甚至安全感的背後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分離”。那些以愛之名的操控之所以合理,就是因為他實際上是我們對歸屬感的嚮往與期待。可是愛並不完全等於歸屬感。

歸屬感是愛裡 最高 最後 最美好的昇華的一部分。愛還有成全、付出、理解、退讓、距離,那些不一樣的,分離的部分;但是那依然是愛!

過多強調歸屬感的時候,會讓我們忘記退讓、距離。而那些不分場合、時機,用歸屬感等同於愛的人,會讓對方窒息。吳謝宇弒母案的背後,他在法庭上表現出來的偉大的理由的背後。那些眾人都在猜測的真正的理由。有一部分,我想就是與這種對歸屬感的憤怒有關。而之所以輿論、媒體、法官都無法說明白的這種說不出的詭異感,不就是源於對於歸屬感的推崇。爸爸去世後,媽媽的日記裡寫滿了對爸爸的愛,燒掉的紙片裡寫滿了“我想和你一起走”。可以想像的是吳謝宇的世界就是對於愛的關係的成全。或許他一直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我只有表現得足夠的好,才能成全媽媽對爸爸的愛”。所以他成了學神。這個過程中媽媽也是逐漸的習慣,直到吳謝宇說出“我想死”,媽媽說“你要死就讓我先死”。吳謝宇解釋,鋸掉媽媽的頭只是想要抱著媽媽的頭一起跳下去。

如果我們對於歸屬感的權威和嚮往超越了生命、尊嚴,哪怕只是超越的生命中的苟且和麻煩。只要它會帶來不好的事情。這樣的歸屬感又是否還有意義?和所愛之人間的歸屬感,是為關係本身服務的。

它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並不是雪中送炭。

有,固然好;沒有,也不重要。

因為,

終極而言,

我們不屬於任何人,

我們只屬於自己!

END

水清明月現,心靜思自明

作者簡介

水清明:

心理諮詢師,流派:存在人本主義、精神動力取向。配合使用後現代正念療法和解夢技術。

從十五歲開始接觸薩特走上存在主義道路。對佛學、道家思想和中國傳統哲學有一定研究。經濟學學士、中山大學中國傳統哲學研究生。

目前諮詢個案時長1300小時,督導時長200小時。

明睛心理諮詢工作室創辦人,並同時在壹點零、春雨醫生等平臺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生存經驗一日一得 人與人交往要掌握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