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結了婚後,是妻子,是兒媳,是母親,但惟獨不再是她自己。”
這是在最近一份石家莊確診夫妻的流調中,大家看到的心酸故事。
在這份流調中,妻子兩次帶兒子外出看病、去育嬰店購物、買水果買菜、買饅頭、修手機、去超市購物,社群封閉後,還隔著護欄買生活用品。
只因一天隔離未曾出門,其他時間忙得像個陀螺,一分鐘恨不得當兩分鐘用。
但相比起來,她丈夫的生活軌跡,讓大多數人心生羨慕,簡單描述就是: 網咖–家、家–網咖。
每天早上8點騎電動車去附近網咖上網,下午5點回家,雷打不動,風雨無阻,唯一一次沒出家門,同樣是因為小區封閉。
有人給自己做飯,有人給自己生娃,有人操持家務,有人頂著房梁。
自己安安心心躺著享受就好,自己只需要出一顆精子,後面的一切全部由女性獨立完成。
這樣的福利,的確比單身爽一萬倍。
曾經有檔綜藝節目,名字叫《媽媽是超人》。
節目裡的媽媽各顯神通,廚藝烹飪,工作帶娃什麼都會,任憑誰看見都會豎起大拇指,誇讚一句“真偉大”。
但很少有人想過,偉大的背後往往隱藏著的東西,叫做犧牲。
用犧牲來配得上一個好媽媽的口碑,不斷道德綁架她們,當犧牲到一定程度,她就再沒有了自己。
而她的丈夫,就是結婚證上的一個名字,家庭部分參與了多少沒人看見,只要他還回這個家,就是個合格的好爸爸。
日本有部電視劇《坡道上的家》,只有6集,但評價高達9.1分。劇中輕描淡寫的像是在說一件瑣碎的事,但卻又驚心動魄。
一個叫安藤水穗的母親,把自己的親生女兒扔進浴缸溺斃身亡;
因為事後拒絕施救,她因殺人和虐童罪名被逮捕。
所有的輿論都在譴責這個窮兇極惡的女人,但陪審席的裡沙子卻隨著真相不斷揭露,變得恍惚,因為她在安藤水穗的身上,完完全全看見了自己。
她想起有一次,女兒賴在街上不肯走,無論她怎麼勸哄都無濟於事,於是對女兒說:
“那我先走了哦”。
本是一句玩笑話,卻正好被下班回來的丈夫遇到。
看到女兒獨自站在街上,就一口認定裡沙子在虐待孩子。
有次因為在想事情,她把女兒忘在了車上;
後來一個勁兒的跟女兒說對不起,但是她女兒卻被她的樣子嚇到了,一直在哭。
這哭聲哭得她心煩,她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拿枕頭壓住女兒的臉,讓她不能出聲。
而這些和安藤水穗的生活日常,幾乎一模一樣。
全劇唯一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庭審結束時法官說的那番話:
而聽到這段話後,自庭審以來面無表情的安藤眼裡蓄滿了淚水;
她沒想到,最後能理解她,為她說話的人竟然是法官席上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曾經,她也是父母捧在手上的公主,也有自己的野心和夢想,也沉溺於價值感給自己帶來的光環;
如今卻落得階下囚的地步,令人唏噓。
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有了太多:
2015年,一位剛滿27歲的二胎媽媽,因疲勞過度引起心源性猝死,而原因是,玩手機到深夜。
她有個6歲的女兒、2歲的兒子,白天她帶著孩子到縣城去玩,晚上哄一兒一女睡覺。等兩個孩子都睡了,她拿出了手機,開始了一天難得的休息時刻。
但是第二天早上,她卻再也沒有醒來,等婆婆發現時,她已經身體冰涼僵硬。
當時很多言論最多的都是:
“作為一個媽媽,怎麼能這麼貪玩、不自律?”彷彿整個悲劇,都是媽媽咎由自取。
但其實,她刷手機的原因是,做完一天家務,往往已經是後半夜,過了睡覺的點讓她經常失眠,因為她沒有丈夫幫忙,沒有人願意替她分擔。
哪怕出事之後,都是婆婆先發現、才喊來了她老公。
這一次,她仍然像往常一樣,在繁重的家務之餘擠出自己的自由時間,但就這一次,她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還有湖南27歲初為人母的楊某,帶著3個孩子從橋上跳下。
四條人命,以這慘烈的方式告別了這個世界。
而她的遺書更令人心碎:
“這是母親必須要走的路,我不責怪,經常自己帶三個孩子我也能承受。
但是,儘管這樣,沒有誰真正體諒過我。這幾年來我真的每天都處在崩潰的邊緣。”
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她沒有睡過一個整覺,沒日沒夜地操勞,讓她再也撐不下去。
既絕望又自責,怪自己沒用,沒能當好媽媽,也沒當好妻子,更沒當好兒媳。
最終用這樣一個方式,還給自己一片寧靜。
前段時間,一個叫奶爸小強的男人離婚了,做了一個全職爸爸。
他原本有自己的工作,妻子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
有了孩子之後,因為老人不在身邊,小強決定辭職,專心在家帶娃。
他記錄了每一天單調又繁忙的生活:
11:20、12:00、2:00......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在娃的哭聲中慌慌張張起床衝奶粉、餵奶再哄睡。一夜折騰下來,已經是凌晨5點。
然後就可以休息了嗎?不可以。
出門買菜——1小時;
洗衣服拖地收拾屋子——2小時;
做飯——2小時;
衝奶粉,喂寶寶,哄寶寶睡覺——10次,一次40分鐘;
帶寶寶出去放風——2小時……
從一個意氣風發的精神小夥,變成一個滿臉疲態的大叔,和社會脫了節……
這樣的生活,維持了一年左右,直到2020年8月,他宣佈了離婚。
被問起離婚原因時,他只說了一句話:
“柴米油鹽的瑣碎私生活不斷侵蝕著生活,這麼多年感情也不斷被衝擊留下一地雞毛。”
“全網唯一一個男人帶孩子的寶爸離婚了,不知道中國這麼多一個人帶孩子的寶媽是怎麼渡劫的。”
讓人心驚的可怕。
如今,他終於把自己還給了自己,他終於可以重新擁有自我意識,他解脫了,但那些還處在“幸福枷鎖”裡的的女人們,什麼時候才能被看到?
在一個女人,成為妻子和母親之前,她首先是個完整且獨立的人,不該因角色轉變而陷入痛苦。
就像前幾日,黃奕女兒支援媽媽戀愛,讓網友直呼感動,因為孩子知道媽媽不止是她的媽媽,媽媽她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天下所有的丈夫也應該知道,一丈之內即為夫。
你不是生下來就會做家務,她也不是生下來就會做媽媽,婚姻是兩個人共同撐起的一片天,而不是一方對一方的巨嬰式依賴和全方面扶貧。
也不是要你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只要在她生病時,可以替她照顧孩子讓她安心去醫院,而不是胡亂往嘴裡塞一把藥。
在她吃飯時,能安安心心嚐到食物的味道,而不是囫圇下嚥。
在孩子到處哭著找媽媽時,你能把孩子輕輕抱過來,說一句媽媽已經很累了,爸爸陪你好不好?
婚姻和孩子對一個女人來說,應該是新的美滿和幸福,而不是另一種沉重的枷鎖;
家應該是她真正的港灣,而不是牢籠。她愛的男人應該給她安全感,而不是讓她終日害怕和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