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孩子,你會跟另一半離婚嗎?”
為此我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聽聽這三個男人是怎麼說的?
孫先生今年32歲,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不假思索地說了一句:“如果沒有孩子,那結婚還有什麼用?”
孫先生和妻子是自由戀愛,如今是他們結婚的第5年了,兩個人育有一兒一女,可謂是湊成了一個“好”字。
孫先生說,他之所以會選擇現在的妻子,是因為當初和她接觸的時候,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善良懂事的女孩,日後一定會成為一個好妻子,也會成為一個好母親,娶到這樣的一個女人,也能夠更好地維持家庭的和諧和穩定。
張先生今年45歲,他是一個傳統觀念非常深的男性,他認為自己無法接受沒有孩子的夫妻生活。
張先生和妻子結婚之後,生了一個女兒,但是他是家裡的獨生子,不甘心自己以後沒有後代,所以一直想要一個兒子,但是後期由於妻子身體的原因,兩個人一直沒有孩子。
看著身邊朋友們的兒子都長大了,張先生特別羨慕,在他37歲那年選擇了婚外情,他和其他的女性在外面生了一個兒子,後來被妻子知道了,兩個人也就離婚了。
雖然他後來也覺得自己對不起妻子,但是現實的原因讓他一步步地打破了原則和底線。
姚先生今年26歲,他談過好幾場戀愛,但是時間都不長,他喜歡輾轉於各個女人之間的感覺,但是卻不想和她們結婚。
他原本是一個不婚主義者,相比於在婚姻關係裡被束縛,他更喜歡這種自由自在的感覺,可是隨著自己年紀的增大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他覺得自己需要一個後代來繼承自己的事業。
在去年的時候,父母給他介紹了一個相親物件,女方的條件不錯,性格也很好,他即便不是特別喜歡她,可是兩個人相處得來,他也就立馬答應了,相處了大概半年多的時間,兩個人便結婚了。
結婚後,妻子原本想等工作穩定下來再生孩子,可是姚先生卻遲遲不樂意,他許諾妻子:“結婚之後我養你們,但是你必須得給我馬上生孩子。”
結婚之後他像是卸下了一種擔子,而有了孩子之後他更是如釋重負,即便這樣,仍舊絲毫沒有改掉他在婚姻外貪婪的本色。
男人為什麼如此痴迷於傳宗接代的思想?在遠古時代,種族群體觀念就很強,越是實力強有能力的男性,身邊才可以擁有更多的異性,也就可以擁有更多的孩子。
在古代社會倫理學中,傳宗接代的思想就已經根深蒂固,在史書中更記錄了很多關於子嗣的問題,在封建王朝中,子孫後代成為了王朝繁榮的象徵,也成了妃子之間相互鬥爭的資本。
站在當今的社會情形下看,男人之所以會痴迷於傳宗接代的思想和男性本身在社會上所承擔的角色有很大的關係。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男人和女人在生理條件上本身是不同的,而孩子則象徵著一個男性本身的生命力,他更希望自己的這種基因不斷地繁衍下去。
女人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婚姻的本質一些女性總會將愛情過於完美化,認為愛情就是一切,能夠打敗任何的問題,但是這些一旦和現實比起來卻微不足道。
愛情的幸福感,僅僅是停留在一種感覺,它可能會因為兩個人之間彼此喜歡,又或者是雙方恰好能夠滿足彼此之間的需求,產生出了一種依戀感。
然而長時間的幸福感是要立足於現實生活中,婚姻要比兩個人談戀愛更加的複雜,它所涵蓋的不僅僅是夫妻兩個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更包含著兩個家庭,其中也有各種利益的相互結合。
一些婚姻情感學家發現,一個孩子的到來,對於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來說,會是一個粘合劑,它更利於家庭關係的穩定和和諧。
女人永遠不要試圖去揣測一個男人的想法,因為人性本身就是不可估量的,可能對方曾經許諾過你什麼,但是那種承諾僅僅限於當下的一種感覺和他當時所處的一種環境。
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斷髮展的,也具有矛盾性,女性無論現在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夫妻關係中,都不要輕易地丟棄和放棄自我的籌碼。
女人婚姻內承擔了很多的角色,但是夫妻仍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們都有著各自的需求,女性應該讓自己在婚內不斷地成長,這樣才會有能力去應對各種問題和變化的關係。
參考資料:《婚姻心理學》、《烏合之眾》
The End -
戀愛婚姻心理主筆團 | 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