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朋友分享他父親的故事,令人感觸頗深。

他說他父親70歲了,去年9月份突發腦梗,當時就昏厥了,雖然醫院離他家只有10分鐘的距離,然而醫生來的時候,他父親的心臟就已經停止跳動了。

後來在醫生的極力搶救下,雖然人救活了,然而父親卻成為了植物人,幾乎失去了復甦的可能性。

所以樓主的心情五味雜陳,最後只說了一句話:“有些事情,該放棄,還是要放棄的。”

誠然,沒有人想失去父親,然而救回來一個植物人父親,卻真的不如體體面面的“去了”要更舒心,這無論對活人,還是對病人。

我記得《周易》裡面曾有這麼一句話:“盡人事,聽天命。”

即對待命運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沒理由要求別人如何去做,其實也沒理由為難自己要怎麼做,你覺得這麼做沒問題,然而這麼做可能真的問題不小,特別是像劉欣宇和高嶺這件事。

劉欣宇和高嶺是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認識的,最開始剛入社會互相鼓勵,於是交往多了就互生好感,就成為了男女朋友關係,那個時候因為年輕,並且工作生活都不怎麼穩定,所以也沒著急結婚,就這樣戀愛了整整5年。

然而在兩人即將29歲的時候,開始商量起結婚的事,兩人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能給孩子們的支援也都有限,但是婚房、彩禮之類的也都不會少,盡最大能力去讓兩個孩子幸福,而彩禮也依照女孩家的習俗8萬元談妥。

可能在很多人家覺得8萬元並不多,然而對於生活在四五線城市的高嶺來說,這基本屬於自己兩年的工作收入了,所以也並不是小數目,而買婚房的首付也基本掏空了高嶺父母半輩子的積蓄。

然而剛剛商量好結婚的事情沒幾天,劉欣宇的爸爸就突發腦出血而住院,小半年下來醫療費花了近40萬元,幾乎花光了劉欣宇父母這輩子所有的積蓄,最高一天差不多要5000元左右,後來相對穩定才轉入普通病房,可花費依然像流水一樣多。

為此劉欣宇把能借錢的親戚都借了個遍,可依然壓力山大,依然需要很多錢來補醫療費。因此劉欣宇就跟高嶺商量:“能不能先預支彩禮錢給我爸治病,反正這錢早晚要給我的,未來結婚我就不要彩禮錢,現在先來應急使用。”

在劉欣宇心中,這其實並不是太大的問題,然而這卻讓高嶺猶豫了。

8萬元彩禮錢雖然已經準備好了,然而這並不是小數目,按照家鄉的習俗,雖然給了女方,但是這錢也會留在妻子手上,最終還是用在小家裡面。

然而現在卻要用在給劉欣宇父親治病上,況且這8萬看來肯定不夠,未來是不是依然還有更大的花費呢?不能一直用自己家給女友家填補窟窿啊。

高嶺就對劉欣宇說了實話:“父母辛辛苦苦把我養大,攢點錢娶媳婦不容易,然而這些彩禮給你用來給父親治病我不能接受,對我也太不公平了。”

劉欣宇當即就大罵高嶺“太絕情了”,然而就哭著跑了。

而高嶺過後仔細考慮,隨即向劉欣宇提出了分手、拉黑,劉欣宇也沒有過多的留念就同意了,然而五年的青春,對誰來說都不可能不心痛。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然而劉欣宇和高嶺還沒有成為夫妻,卻在用問題的時候已經萌生了退意,其實說到底這段感情,還是太過脆弱。

很多人都在討伐高嶺“沒擔當”,“無情無義”,“縮頭烏龜”等等,也確實,其實能想象出來,劉欣然但凡有一點辦法都不會去向還未結婚的高嶺求助,基本都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才會這樣“低三下四”去和未來的丈夫商量,希望得到他的支援,卻沒想到被拒絕,是誰都會生氣的。

誠然,高嶺確實是退縮了,也是害怕了,可是真的是他的錯嗎?也不盡然,彩禮這個東西歸根到底是父母的錢,對於普通家庭的高嶺來說也不是小數目,何必道德綁架高嶺去承擔這個責任,說到底劉欣宇父親患病也只是她自己的責任,和高嶺關係不大,他有立場拒絕。

這就跟借錢給朋友是一個道理,借了是情分,不借是本分,不要有太多期待,期待過高只會讓自己痛苦。

其實一切問題都出在一點上,那就是劉欣宇高估了愛情。

無論男女,平時山盟海誓,然而當洪水一波波襲來時,終將是變成弱者,特別是父母患病,對方是無法感同身受的,就像你站在你的角度考慮問題一樣,他也站在他的角度考慮這件事,因此,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因此還是佛家那句話說得對:“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只有自己努力成為“錦”才是正道,真的不要拿這些事去考量人心,結果往往只會讓自己痛苦,也讓本來不錯的愛情也痛苦。

10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老男人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