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管做什麼事情,一開始的時候都不要用力過猛。
想想你做的那些計劃,剛開始減肥就要一個月瘦20斤,才開始背單詞就要一天背200個。
聽起來是很炫酷,但你也就能堅持3天。
因為你的身體還沒適應這樣的節奏,你就揠苗助長,結局只能是放棄。
所以做事要慢慢來,一口吃不成個大胖子。前期用心做好積累就可以了,後期會有你表現的時候,這就跟運動會百米衝刺一個道理。
2、允許自己有「喪」的情緒,不要對自己要求太苛刻。
情緒管理做得再好的人,他也需要有發洩情緒的出口。
有人是哭,有人是傾訴,有人是喝酒。
而有些人,只是僅僅鬆懈下來,讓自己「喪」一點兒,喪過這一會兒就好了。
所以當你負面情緒積攢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想「喪」就「喪」一會兒吧,這個時候就不要勉強自己了。
3、待人真誠的前提,是「有所保留」。
尤其是女孩子們,你可以喜歡一個人,但是不要一開始接觸就建立親密關係。
甚至有的人是建立的親密關係,再建立的情侶關係。
跟人交往都是一個逐步加深瞭解的過程,無論他給你的第一印象有多完美,這都只是你瞭解到的1%。
所以,不要被身體裡的激素擺佈,人要擅於識破別人的偽裝,也要擅於偽裝好自己。
4、一般人對自己的缺點是沒有感覺的,他們只會在遇到有同樣缺點的人時才會覺得煩。
比如情商極低說話不經大腦的人,他們並不認為他們說的話有什麼問題,當你真的生氣的時候他們還會覺得你小氣。
但是遇到和他一樣的人,他自己就會覺得“這個人情商怎麼這麼低啊,說話真難聽。”
5、一定要及時斬斷“同輩壓力”。
這種壓力你從小就身處其中。
想想你小時候,你父母是不是經常說“你看看XXX人家學習多好,還聽話不像你”;工作了你的女朋友是不是經常說“你看看我同事的男朋友過節送的禮物,你看看你送的這都是什麼呀”。
其實長大了,我們就能明白,每個人光鮮美好的背後,都藏著很多疲憊和不堪。
所謂的優秀的同齡人,他們未必就比你過得幸福快樂。
所以這種本質其實是攀比的“同輩壓力”,實在沒有必要成為你努力的標杆,不如把焦點放在自己的生活上,過得開心滿足,就是優秀。
7、情緒快要爆發的時候,先深呼吸冷靜3秒。
要知道情緒是最容易主宰思維的,情緒失控的時候會讓我們的表達方式都變得殘忍。
比如:非常生氣的時候,可能會沒控制住動手打人,或者說出一些很傷人的話。
這些行為,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所以,當你感覺自己的情緒有波動的時候,你就先做三個深呼吸,這個方法能讓你的理智快速回歸,減少你做出衝動行為的可能性。
8、透過細節來定義人品是非常狹隘的。
如果對方說了一次髒話,你就判定這個人完全沒有素養,是個小混混,大可不必。
同樣的,如果你以為他餵了幾次流浪貓,就覺得這個人一定很有愛心,也完全不成立。
因為人本身就是多面的,一個很垃圾的人,偶爾也會展示溫柔,一個很自持很有修養的人,也會有忍不住爆粗口的時候。
所以,警惕給別人下定義的依據,也不要在網上看到幾句風言風語,就對別人發表肯定或者否定的言論。
9、如果這個人在你心裡的形象非常完美,那麼一定是因為你並不瞭解他。
這和粉絲追星是一個道理,你喜歡的那個發光的人,其實只是公關專門為你營造出來的形象而已。
在聚光燈下他就是完美的,但是在鏡頭無法拍到的角落,在燈光昏暗的房間裡,可能上演著無法入目的骯髒。
所以千萬不要造神,大家都是有七情六慾的人,誰也不會完美。尤其是當你期待過高的話,他就一定會跌落神壇,而那種落差感,絕對是你無法承受的。
10、培養自己的「灰度思維」,遇事不要總做非黑即白的判斷。
一定一定要學會看問題的本質,不要只侷限於眼前所見,否則你就會被動的陷入虛假旋渦。
比如:紋身的大漢也會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西裝革履文質彬彬的年輕人也會家暴,著裝性感的女生也用情專一。
11、你之所以憤怒,只是因為別人說的,真的有道理。
因為如果別人說的沒有任何依據,一聽就是在胡扯,那任憑他說的天花亂墜,你也無動於衷。
只有別人說的話正好戳中了你的內心,剛好觸碰到了你的敏感點,而且人家說的有理有據,讓你毫無反駁的可能,你才會用憤怒來解決這件事。
12、想要獲得更大的利益,確定一個方向,一直死磕到底,才是最好方式。
現實中的很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他們看到炒股賺錢就跑去買股票,看到自媒體勢頭很猛就轉行做自媒體,到頭來一事無成,還要怪沒趕上好時機。
人本身的試錯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你一定要儘快找到那個適合自己又有潛力的工作,然後猛扎混去。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你能獲得最大的收穫,否則就是在浪費時間。
13、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立刻就執行。
因為當你想到要做這件事,這件事就成為了你目前腦海中最緊要的事,如果當下不做就會一直影響你,並且還可能失去現在的時機或者靈感。
14、高效的人際交往,是要很挑剔的。
你一定要明白,所謂的人脈並不是要認識一堆人,而是要從一堆人中挑出來一個人。
人際交往在乎質量不在乎數量,低質量的交際除了浪費時間精力,還會拖累自我提升。
15、不要對無法改變的過去,頻頻回顧。
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為你一直重溫以前做的蠢事,並不能讓你變得更牛X、更成熟,反而很有可能會導致你一直在原地踏步,沒有什麼長進。
17、剛認識的朋友就跟你“借錢”,那你一定要謹慎。
“借錢”其實消耗的是你們之間的人情包袱,相處的時間越久,情感包袱就會越值錢。
最明顯的案例就是,你只能從剛認識的人身上借到幾十或者幾百塊,但是卻能從相處十幾年的朋友身上借到幾萬甚至幾十萬。
對於剛認識不久就開口借錢,並且還不是小數目的人來說,你就需要重申審視這個人了。
要麼這個人就是一騙子,要麼這個人就是心智不全,不管是哪一種,我都建議你趁早遠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