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情感觀點關鍵詞:年味。
臨近春節,我給母親打了個電話,問今年過年有什麼安排?電話那頭的母親似乎也挺茫然,只是回了一句:“還早得嘛?隨便、都行。”
事實上,我打電話的那天已經是臘月二十了,距離我們國家最隆重的節日也就不過十來天時間。
而如果按照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來說,從臘月初八的臘祭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都算過年。
而母親口中的“還早”,事實上正是一種當下時代年味越來越淡的代表。
記憶中還能想起關於過年的童謠: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寫對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兒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可現在,人們除了會在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前後相對比較重視外,似乎年味已經越來越淡了。
這其中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人們對“過年”的儀式感越來越不在意了。
似乎“年味”,就只能透過我們遙遠的記憶來回味了。
01:年味的淡化,源自期待的不足。我這個年代的人,在小時候是非常期待過年的。不是因為過年氣氛有多麼隆重,也不是因為過年大家都可以無憂無慮地玩耍,而是因為在過年的時候我們可以吃好吃的、穿新衣服。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喜歡將好吃的食物儲藏起來,等到過年之時再拿出來享用。所以在過年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會對過年充滿期待。
然而隨著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很多美味佳餚在平時也能吃上,因而對於過年吃好吃的就不再那麼期待了。
記憶中,我們之所以能夠在過年穿新衣服,是因為大人希望我們能夠在新的一年裡能夠有新的面貌,寓意著我們可以茁壯成長。
但現在人們不會刻意選擇在新年來臨之際換新衣,只要衣服舊了、小了、過時了都會購買新衣服。
當這種對春節的期待感越來越少之後,人們對“年味”的體驗自然也就越來越淡了。
就像往年過年之時,外公總會感嘆的那句話一樣:“以前過年才能吃上大魚大肉,現在頓頓都像在過年。”
科技越來越先進,時代越來越發達,生活越來越美好,年味卻越來越淡化。
02:“新年”的歷史變遷。春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最重視的一個節日。
歷史上,最早的春節並非是指歲首,而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之時。據傳,帝舜在繼承天子之時,帶領人們祭拜天地,於是人們便把帝舜繼位的那一天定為新年的第一天,稱作“歲首”。
隨著歷史的變遷,“新年”的時間也在變化,夏朝原定為一月初一,商朝又改為十二月初一,周朝則改為十一月初一,到了秦朝更是把新年提前到了十月初一。
一直到了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之時,漢武帝在接受了司馬遷等人的提議,恢復夏曆(也就是農曆),開始使用《太初曆》,將每年的正月初一定為歲首,並將二十四節氣確定下來。
至今我們中國所採用的“農曆”,仍舊以正月初一為歲首,是為新年的第一天。
新年習俗是從先秦時人們在一年農事結束之後的慶祝活動中開始形成的雛形,但由於當時社會動盪不安、戰火不斷,在民不聊生的社會環境下,慶祝活動的習俗並未能得到進一步發展。
一直到了西漢初期,國家開始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社會的生產力得到恢復和提升,人們生活越來越好,才形成了一系列的節日習俗。
唐朝以前的春節,大多都是以“驅邪”、“祈禱”為主要文化氛圍,而在思想文化繁榮的唐朝時期,人們開始逐漸將春節的慶祝向娛樂、禮儀、歡慶等轉變。
包括後來的宋朝開始流行吃餃子(宋朝稱為“角子”),明朝流行接灶神、貼門神、除夕守歲、十五燈會,清朝的猜燈謎等習俗,都是一種將慶祝新年的重點從祭祀轉向娛樂的代表。
這些傳統習俗都是隨著歷史的演變而逐漸形成的,更是很多中國人記憶中的“年味”代表。
但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傳統的新年習俗,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淡忘,取而代之的可能是遊戲、直播,甚至是盲盒。
03:過年屬性的變化,讓年味越來越淡。唐朝以前慶祝新年,是以“辟邪祈福”為主;唐朝以後到明清年間,過年主要是娛樂歡慶為主。
清朝統治被推翻以後,傳統的習俗經歷了一場黑暗的時期,脫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的文明儀式被人們所推崇。
於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現在過年的屬性,已經不再侷限於傳統習俗,而是在禮儀性和應酬性方面得到了加強。
尤其是在當下時代背景下,過年的“應酬屬性”似乎佔據了上風。
很多人開始越來越害怕過年,因為他們面對親戚們的“靈魂拷問”感到頭痛無比,我們在社會上要應酬客戶、領導,過年回家還要應酬七大姑八大姨。
這種強“應酬屬性”下的新年,逐漸讓人們開始越來越害怕回家過年。
再加上對春節的期待值越來越低,年味也就越來越淡。
人們在新年裡相互拜謁,有的人為了謀得更好前程,藉著春節向領導上司送禮鋪路;有的人為了獲得心儀之人的好感,用新春賀禮來表達心意。
當然,還有一些人為了躲避春節的應酬而主動申請加班。
一方面是物質條件的提升,讓人們不再對春節的美味佳餚、新衣新鞋充滿期待;另一方面也是社會壓力的加大,讓人們不得不借此良機來謀劃未來。
總之,在當今社會中,春節過年的屬性已經不再只是單純地慶祝、團圓,而是變得越來越利益化。
包括很多在過年期間相互“攀比”的風氣,更是讓現在的年味不僅變淡,還“變味”了。
結語:弘揚傳統文化,讓年味更濃。中國傳統節日曆經數千年演變,即便朝代更迭、時代變化,依然能得以延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
當今的年輕人熱衷於過“洋節”,跟被中國年輕人所熱捧的聖誕節、情人節等國外節日相比,中國的傳統節日似乎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境地: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記憶,正在趨於被淡忘,甚至被淪為“放假”的代名詞。
相對於當下年輕一代人對春節“放假”的期待,已經遠超過對春節文化體驗的渴望,而這也正是年味越來越淡的源頭所在。
弘揚傳統文化,可以喚起同宗同源的民族之情,也能增強文化同根性的親和之力,更能讓已經淡化的年味不再成為一種遙遠的回憶。
讓更多人認識並回歸傳統節日,體會中華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取向,是我們把年味“找回來”的重要渠道。
雖然很難,卻勢在必行。
—END—
互動話題:你最期待的“年味”是什麼?
我是知陽,感恩遇見,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