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從到城裡跟我們一起生活開始,看著忙碌的我們下班晚,不甘寂寞的他,開始給我們打理伙食了。
他從切菜改刀學起,到家常小炒,再到燉雞燒魚,他逐漸做的有模有樣,色香味俱佳了。
一直吃他菜長大的孫子,都告訴我,燉魚時讓我爺爺做吧,我不得不從主廚位置靠邊站了。
時光荏苒,轉眼孫子都上了大學,父親也過了八十高壽,儘管身體依然硬朗,還是被我們給退休了,不在掌管鍋碗瓢盆了。
他從家庭主廚退休之初,嘴上說誰不知道待著吃現成的好,可每到灶房火起,他還時不時來指導一番,諸如調料放入順序,煎炒火候啥的,頗有躍躍欲試隨時操刀意思,看我不表態 ,老爸訕訕的離開廚房。
時間一久,他就沒有興致去廚房旁觀,轉成飯桌上點評了。我們漠然直至,他順口說,做啥吃啥,吃現成的很好。
今年,老爸開始有點“老小孩”特點,不在斯文了,不想吃不喜歡吃的,堅決不吃了。問他想吃啥呢,他說不用我們管,自己愛吃啥自己做,我們無話可說。
老爸說到做到,徑直到廚房,盛半碗麵粉,加小水,和成疙瘩湯,直接白水下鍋了。一邊詫異的我問 不爆鍋,也不放醬油啥的,好吃嗎?他說,就吃這個原汁原味呢。
至此開始,老爸樂此不疲,時常就罷我做的餐,自己吃小灶,白水疙瘩湯,偶爾放點菜湯,就是給我一個面子了。
家有老爸,總有樂趣發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