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公開抱怨:請尊重一下我!

為何要抱怨?

因為一直在受傷害,因為不堪忍受了,因為還未麻木……

為何要公開?

因為臉皮厚了,因為太陽底下並無新鮮事,因為撕下皮囊,芸芸眾生多是如此,沒必要遮羞了,因為這是多數人心裡共同的吶喊。

1.大家都很痛了 人本能都在渴望得到關注

經濟學界的鼻祖亞當·斯密一生有兩部大作,一部是經濟學界的經典《國富論》,而另一部是《道德情操論》,其中一段揭示了人性的本能需求­——愛與認同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辛苦勞作,來回奔波是為了什麼?所有這些貪婪和慾望,所有這些對財富、權力和名聲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歸根結底,是為了得到他人的愛和認同。”

也就是說,我們本能地,會想得到他人的愛與認同的需求,所謂本能,就是無需思考與選擇,就像渴了想喝水,餓了想吃飯這種需求。

不管大家承不承認,在我們當下的社會環境下,想要得到家人的愛與認同尚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他人。所以,筆者給這種需求再打個折扣,比愛與認同更基礎的需求是: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渴望存在感。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求價值感和歸屬感”價值感和歸屬感在群體中共同的前提條件就是“被尊重感”。

如果一個人不被尊重,在人群中被忽視、被輕視、被不當回事,又何以能有價值感和歸屬感。若是這種本能需求在其成長環境和生活環境長期得不到滿足,人的內心會很懦弱,因為他在這個世界找不到價值感,找不到自己的位子。而外在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缺乏信心,人生迷茫。

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尊重”的概念

記不清多小的時候,聽到家人跟朋友在談論自己時,記不清是家人說了什麼我的壞話,朋友連忙示意制止,提醒道:“你這樣說會傷孩子自尊心的”,家人並不在意。我其實也不在意,還在好奇他說的“自尊”是什麼意(所以記得特別清楚),怎麼就傷到我了。

我當時沒什麼受委屈的感覺,這是真的,還自以為“沒傷到”,挺強的,現在想來,家常便飯的事情,又怎麼會感覺到特別之處。

直等到內心有自己的聲音了,有自己的主見了,這時你的意願得不到滿足,或被不當回事,心裡會傷,會苦。這或許是佛家說的人生八苦之一,“求而不得之苦”。

所以,有求——而不得,生“苦”,有“苦”而說不出,成“傷”; 有傷而置之不理,成“病”,有病而不得藥,成“殘”,或不得命。

以前有個身體的“亞健康”,一些真正吃過苦的老輩人想不通:物質條件這麼好還亞健康呢。我想問,那精神層面呢,心理上的亞健康有多少,我不是心理學家,但當代人共同的社會病有不少:

普遍迷茫,沒有人生目標;

普遍焦慮,價值觀不清;

普遍壓抑,不能、不敢、不願放飛個性;

普遍心累,必須得做不想做的事;

普遍處理不好親密關係(跟父母、子女、配偶的相處)

……

為什麼患抑鬱病的人越來越多?其中還有不少名人(像張國榮、崔永元、黃曉明、周星馳……)

因為個人不合“常理”的意願得不到尊重,情感無處釋放,憋在體內,久而久之,不是變得機械和冷漠,就是恐懼與人相處,甚至選擇輕生離世。我們親愛的、遙遠的哥哥(張國榮)早早就不堪重負!

為什麼現今情緒管理變得特別重要?根本上,是因為人本身,變成了一個情緒“飽滿”的主體,稍不注意就外洩,失控。我們沒人去關注為何人們的“情緒爆度”變高了,而是一味要求他們在“成熟”起來,要“控制”住。當生起的情緒得不到疏導進一步提高爆度,以至於最後“爆體而亡”——行為失控,人格分裂,抑鬱病、自閉症、焦慮病等心理病。

中醫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如果長期在不被尊重的氛圍下成長,人類本能產生的情緒被所謂“理智”堵住,如何能不痛啊!大家都已經很痛了啊!

2.唯求存在

先打斷一下,筆者也有點情緒化了,本意不想分析人性得不到尊重造成的危害性,也不想分析“尊重”的真諦,或論述尊重的至高境界如何,更不願呼籲全社會都來踐行這種文化。

因為我想“成熟”一點,柏拉圖式的理想就讓它安放在象牙塔裡,有空拿出來回味。現實的社會大家都關注什麼,還是吃飯的事,還是賺錢的文化,什麼時候財富自由了我們再來追求追求情操。

活著,是人類文化的主導根源,活好了,才能誕生好的文明,人類憧憬的理想本身推動不了進步,只有那些為理想活著的人,才能推動。你看看現在網路滿屏滿屏的都是在傳播正能量,都在鼓勵理想,提倡做夢。可線下看的人沒活好,說的人也不見得活好,創作時活在創作的世界,生活時活在現實的世界。多是喧囂,塵埃。

我相信,王東嶽先生在《物演天論》說的一個規律,四個字:唯——求存——在只有自然選擇下來的才合理(就是“存在即合理”的那個合理),文化發展不是“求真”,而是“求存”。

我加一句,人類是坐著“求存”的船生存,做著“求真”夢活著,真正的現實和客觀,做夢的人是不堪忍受的。所以需要進化出“做夢”的功能,如此方可安眠。

3.尊重是一種文化,談尊重必須從文化形成的規律入手

人是一種極容易適應環境的動物,無論何種境地都能生存繁衍。

舉一個生活性的例子,改革開放初期,物質多匱乏,計劃生育執行不到的地方,生育十個八個孩子的家庭很多,一樣能生存,總聽父輩話當年,十幾口人的窩,比農村看到的幾平米的豬圈還小,不是一樣長大成人,承擔起建設新中國的第一批開荒者和建設者(可以看看熱播劇《山海情》感受一下)。

現在物質多富裕,生養一兩個孩子都讓人壓力山大,爺輩父輩那代人真真想不明白。因為生存環境發生的質的變化,前後兩代人由生存環境形成的文化觀念完全不相同。(不展開分析了)

所以,人類只要活著,必然會形成支撐其活著的文化觀念。

人是可以被馴化的

關於人類的適應性,狼孩的故事就很有說明力。一個人,如果你從小把他當畜牲養,一旦他自我定位為一頭狼時,他就變成一頭狼,心裡沒有被當成畜牲的委屈、恥辱和痛苦,一樣可以心無雜念,自由自在的生活,如果沒闖入人類世界的話。

所以有一個幻覺必須打破,就是:“好的”東西一定是合理存在的嗎?沒有“尊重”這樣的文化一定是一件壞事嗎?不盡然,只要人類能和諧生息,就是合理的。

你看原始社會結構多簡單粗暴,持續了兩三百萬年,後來的奴隸社會,我查了一下,中國持續了1500多年,後面人類文明一快速發展,戰亂不斷,王朝的更替週期就越來越短了。因此,一種文化的合不合理,能否發揚光大,還得回到生存問題上,得看它能不能讓人們“活好”,這跟馬克思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一個道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狼孩如何“成人”

再回到狼孩的故事,等到有一天他闖進了人類的世界,見到有些跟自己長得差不多的個體,他們並不是站著撒尿,爬著喝水,肚子餓了也不茹毛飲血,他可能會開始困惑,然後會恐懼,不習慣了。但同時卻又不能忘卻那種基因裡規定好了的刺激,他不需要像狼一樣爭鬥來贏得地位,他慢慢迷戀上被當成一回事的價值感

接下來有個反覆掙扎的過程:好奇、困惑、懷疑、興奮、恐懼、迷茫……,不知所措,不知道心裡的慾望和習以為生的常識哪種是對的,“應該”怎麼做。狼媽狼爸從小就教他應該這樣做,不該那樣做,他是個聽話的好孩子,人生目標很明確,快樂而舒適地生活著……直到見識世界的複雜性。

內心“堅定”的孩子會堅守常識,內心動搖的孩子會“迷茫”,內心受不了“誘惑”的會“叛逆”。最後哪些孩子成為主流了?得看誰活得“最好”,最有“成就”。

4.要不要尊重,得看值不值得

這符合我以上的論斷,“要不要尊重,得看值不值得”“值得”後面就是對我們是否有利,是否讓我們活得更體面。(筆者本來寫了幾千字闡述尊重的真義,到頭來覺得稍顯幼稚,好像只有自己懂這些道理似的,在這個資訊時代,誰還不懂道理嗎?)

因此,下面重點論述“尊重”到底“值不值得”?

上文說到,尊重是一種文化,文化形成由人類社會的生存結構決定,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得從當下的生存結構上思考。

中國建國70年,改革開放40年,人民的生活從一窮二白,到如今我們這些後生要來談精神追求了,已經到了“吃飽了撐著”的小康社會了。發展速度之快,時代變化之劇,遠遠超出了前人們的想象,無論是四五十年代的先人,還是七八十年代的先人,或者21世紀初的先人。

我不是學歷史的,無法科學地給這段驚心動魄、風起雲變的歷史劃分成若干個階段,如果可以分,我想肯定每個階段的生存結構都在變化,而且週期是越來越短,尤其是近20年,人們的衣、食、住、行,生產、生活,人與人的交流交易方式,都在劇變,人工智慧時代的開啟,又會如何超出大家的想象。

我想說,每一代人,(以前是10年為一代,現在可以縮為5年),生產力的極速發展,使得一種生產關係還沒穩定,就又得解體適應新的生產力的發展。所以各個年齡階段的人生存結構都不一樣,形成的文化特點也不一樣。從思潮上看,這是歷史上最複雜最混亂最動盪的年代,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活法,總能找到“合理”的生存哲學。

社會在不斷創新,也在不斷鼓勵創新。當然,我並不認同,只要是新的就對,這是“唯新主義”也是偏見。

那什麼樣的創新是符合生產發展的?我不知道,我確定的一點是,新文化新制度必須要有一種屬性,就是“納新”,不納新而想創新,是萬萬要錯的而納新的文化前提,就是要充分尊重每個個體的多樣性,尤其是年輕人的。想要有效的創新,必須要納新,需要混沌,需要觀念撞擊,需要顛覆固有思維。

以上只想說明,經濟快速發展,生存結構一直在變化,所以不斷需要新的文化來適應發展,來推動發展。原有的靠“非人般”的艱苦奮鬥方式或許需要改變一下了,創新式的生產力絕不是壓制出來的,它是人類情智的昇華,靈感的噴發,是智慧的結晶,所以它的底層文化必不可少了“尊重文化”,這是順應時代的文化需要,是當今及未來生產力發展的必要。

華為的成功是世界級的典範,任正非也是可以被列入歷史級的管理大師,研究他們的企業的文化和管理制度,無一不體現著對年輕人的尊重,對技術的尊重,對艱苦奮鬥者的尊重,最重要的是對人性的尊重。像“員工不愛錢,不是好員工”,華為的“分錢”機制是其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最近又看到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尿褲子的英雄,也是英雄”。華為管理我們不便深入,隨便哪一點,都極其體現“尊重”的文化。

另一個典型的案例是馬雲,一個完全不懂計算機的人,卻能組織一幫技術人才,打造出阿里巴巴這樣的網際網路商業帝國。一個不懂技術的人,更有利於充分尊重技術和人才,激發企業的組織活力。

5.“尊重”成為市場的稀缺品

用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尊重文化的市場需求極大,但供給很少,存量稀缺。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

1、 渴望被尊重是人性的本能需求,可尊重他人,卻是反人性的。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倡“性惡論”,他認為人性本惡,所以人需要後天的教育來“化性起偽”,此地的“偽”不是虛偽的意思,是“人為”的一意思,化性起偽是指“變化先天的本性,興起後天的人為”。所以,凡是品德、凡是修養出來的“禮”都是反人的本性的,需克己復禮化去。

說到教育,雖然在現今普遍的教育程度都很高了,但我們的學歷更多的是認證所學習的知識達到一定水平,並非認證道德修養,高學歷並不代表高品德,這點就不論證了。之前聽過一句戲言可以小小的調侃如今成年人的道德水平:

“幼兒應向小學生學習,小學生應向中學生學習,中學生應向大學生學習,大學生應向幼兒園學習”。成年人應向誰學習?

所以,尊重他人,並不符合人性,我們說,尊重他人是一種修養,是需要“修”出來的,並非“知道”就做到了。而形式上的尊重經常會讓人感到敷衍,反而更受傷,是一種故意的不尊重。

2、處於社會的上高位者難以尊重下位者

處於社會的上位的這個人群是影響群體文化最重要角色。處在下位者自然會尊重上位,這遵循了儒家傳統文化,並不稀缺。而上位對下位的尊重文化極為缺乏,比如:領導對下屬,老闆對員工,父母對子女,還有年輕力壯的子女對年老的父母,富人對窮人,官員對百姓,收入高的男女對配偶,在一些地區和一定範圍內,還有男人對女人,等等。

究其原因,主要是社會上層的人文化背景過於傳統,有很強的權位意識,自我中心意識較重。這一點上有客觀原因,因為他們成長的生存環境是面臨極度匱乏的資源爭奪,想獲得成功、做出成績的人格必然較強,會容易形成“唯我獨尊”的高位意識(針對普通人)。

他們以前爭奪得越難越激烈,自我中心意識越強,很難真正放下身段,很難有歸零的心態去對待年輕人。這並非“尊者”不願意,只不過要對抗數十年形成的意識觀念,很困難,連意識到這一點都不太容易。因為每個人的意識觀念基本取決成長環境,生產環境決定人的意識觀念。所以,要讓他們真正去尊重下位者,並不容易,非厚德之君難以為之。

3、 主導發展的決策層容易犯“經驗主義”

以企業經營為例,主導發展的決策層的成功經驗多來自於過去,慣性思維自然會讓他們覺得以往獲得成功的方式,未來也會成功,若是沒有開放心態的經營者,恐怕也只能按原來的經驗去做,因為腦子裡只有這些東西。

因此,他們對新技術、新人才、新產業,都缺乏足夠的尊重,只有等到所行無用,或看到風向吹成風口,才開始反思,開始跟風,可風向轉得太快了,跟上的永遠都是少數,多數人都在陪跑,最後淪為“池魚”。

4、 工業化的管理思維佔主導

工業化的管理思想可以總結為兩個字:“控制”,所有的管理制度歸根結底,就是要監視員工是否在為公司工作,是否能按照公司的要求工作,然後大棒和胡蘿蔔的再度趕著馬兒快快跑。流水線、機械化的管理模式,需要的不是員工的頭腦,而是手腳,希望員工做好螺絲釘的角色,還倡導“艱苦奮鬥”,生怕螺絲“生鏽”了。誰又需要去尊重“螺絲釘”呢?

筆者就親眼見識過一個企業的老總對一群中高層管理人員訓話,“我不需要你們的腦袋,只要你們手腳,好好給我執行就行”。

補充一個例子,當下勞動力市場流動性特別大,打工者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這主要是僱傭雙方在“合適”的問題上有很大的差距。80後,90後,00後每一代人踏入職場,都會被嫌棄,沒有責任感,抗壓性弱,兩句說不攏就走人。因為從80後這一代,已經開始不被生存問題制約職業選擇了,工作雖然也看錢,但價值感、意義感更為重要。

筆者有企業調研經歷,明訪暗查的資料都顯示:員工對尊重的看重遠超過薪資水平。員工對企業最看重東西順序依次是:工作氛圍,上司的尊重,發展的機會,然後才是薪資水平。

當下用人單位總是埋怨年輕人不穩定,總是抱怨招不到人,其潛在的意思是:找不到他們那個時代那麼賣命的員工了。

當下社會勞動力的需求已經根本上變化了,從單純的生存需要轉變成幸福生活的追求。富士康前些年決定把工廠從珠三角遷移到內地城市,這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用人單位還不能理解和尊重打工者這種很人性的需求,那隻能被年輕人“用腳投票”的方式淘汰。

綜上,我認為尊重文化的稀缺性,是中國傳統文化過於穩定的屬性,在當下劇變的時代的不適應性。

如果我們生存結構一直沒變,倒也可以不必要放大尊重的尺度,尊老愛幼就夠了,畢竟社會和諧才是目的,社會進步不是最終目的,沒有和諧的進步對人類沒有意義。

就像過去兩千年的農業社會一樣,有儒家文化來支撐,君臣父子、綱常倫理,社會對每個人的定位清晰,每個人的自我定位也很清晰。儘管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很腐朽、不平等,比如重男輕女的觀念,但當古時的女人也認為女人應該相夫教子時,便沒有像今人一樣的卑下、痛苦,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就是合適的文化,也是自然選擇出來的文化。

可時代變了,環境變了,當自由戀愛意識已經深植人們心中,頑固的家長還要求“先結婚,再戀愛”,說他們以前都這樣,你能從了嗎?不能啊,不是孩兒不孝,是臣妾做不到啊!

有一個悲觀的猜想:或許只有當年輕一代變成社會上位者的主流時,這種真正的“尊重文化”才能整體上有所改變,現在還處於人人都認同,但都沒做好的階段。

(未完待續)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沒成家,未立業,我卻先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