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描述性假設,是指對這個世界過去、現在或未來是什麼樣的信念,而不是這個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信念。比如說,我們一直都很重視公共安全和個人責任,而不是說公共安全比個人責任更重要。

《學會提問》中提到,找到描述性假設並利用它們做助手,評價它們所支撐的論證,這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技能。如果我們能夠敏銳地嗅到常見描述性假設的氣味,那麼,大腦就不會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

常見的描述性假設有五種,下面讓我們一起結合一些具體案例來理解假設及其背後的觀念。

第一個假設是發生在人們身上的事主要都是人們自己選擇的結果。這種型別的假設往往隱藏著決策者對事件行為人自主選擇能力的判斷。當人們遭遇不好的事情,是因為這個人不會好好照顧自己;當人們享受成功和喜悅時,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努力和選擇。

舉個例子,小明看到有個人躺在排水溝中,小明推斷“那是個喝醉的流浪漢”。形成這樣的推斷需要“只有醉漢才會被發現在排水溝中”的假設。

但是,怎麼會只有醉漢在水溝裡呢?也許是一個意外跌進水溝裡需要幫助的人。畢竟,人們經常遭遇他們無法控制的力量或事件。

事實上,小明沒有推斷水溝裡的人是需要幫助的人。這說明小明內心認為:人們是可以控制自己行為的,躺在水溝裡的人自己本身負有最根本的責任。當小明懷著“自己都不好好照顧自己”的觀念時,他就會責備這個躺在水溝的人。

有時候,我們還未了解事情的全貌,就已經早早給一個人的功過是非進行了決斷。

第二個假設是演說者或寫作者就是個典型。很多人總是習慣於將自己的經歷或選擇傾向來等同為他人的選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類似的介紹:“今年,我報名了逢考就過機構的計算機培訓班,順利通過了計算機考試。你也去報吧,一定能透過的!”

要得出結論“報名培訓班的人,就能透過考試”必須建立在“所有人的學習和考試經歷都跟我一樣”的前提下。如果兩個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是差不多的,且考試難度沒有增加,那麼這個培訓班推介是可靠的。反之,就要仔細斟酌到底要不要報名了。

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鑑別人的經驗,不能簡單複製貼上,在因地制宜方面需要花一番功夫。

第三個假設是這個世界是公正的。該假設支撐著一個論證,即某件事應該是真的就意味著它必然會是真的。這樣的假設,往往帶來虛假的美好。

比如說,鄰居買彩票中了五百萬。假設世界是公正的,也就是說,不能光讓鄰居一個人中彩票。所以,得出結論:我們去買彩票也能中五百萬。很顯然,這樣的中獎機率是不可能發生的。不然,彩票要虧死了。

類似的假設還有“讀書就能有出息”“出國就是鍍金”等等。將機率事件等同於必然事件,這樣的假設往往伴隨著華而不實的幻想,作出的決策一般不會是個科學的決策。

第四個假設是因為以前發生過這樣的事,今後它還會發生。這個假設的意思是,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不變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過,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就是說,事物沒有穩定的存在狀態。

我們總是認為太陽明天會照常升起。但是,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太陽的壽命約為100~120億年,現在燃燒有50億年。因此,大約50~70億年後,太陽會燃燒殆盡。也就是說,很久很久以後,太陽就不會升起了。

但是,我們要注意,事物有相對穩定的存在狀態。在一定的限定範圍內,我們還是可以把過去、現在、未來進行等同。

第五個假設是我的世界就是這個宇宙的中心。這是一種自我中心思維的表現許多政治家、律師、 商務人員以及其他人身上都有這種思維的痕跡。 他們總是能獲取他們想要的, 並能夠用高超的詭辯將自己不道德的行為合理化。

某大牛推薦了一隻股票。散戶信了,認為買入能盈利。結果,股價跌了,散戶虧損很嚴重。在股票市場的割韭菜行為中,該大牛顯然不在意潛在投資者的福祉。 他們正當化的理由必定是: “請購買者謹慎! ”也就是說,該大牛推薦的股票要盈利,需建立在謹慎購買的假設下。

明眼人一看,謹慎購買就是一句沒有用的廢話。所以,是否相信某一論斷時,我們要時刻監控思維中的自我中心主義。

總之,描述性假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否定或者認同。在實際決策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看到浮在表面上的理由和結論,更要關注冰山下的假設和觀念。當我們對隱藏的資訊都進行過評價,我們的決策會更具理性。

1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同性戀:喜歡一個人無法用很準確的理由去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