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生活最難熬的,是婚姻變成了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沒有原則性的問題,所以沒有理由離開,可是也沒了當初的激情,開始懷疑在一起的意義。
曾經以為到死都會相愛,如今看著對方就像血緣親兄妹,那些臉紅心跳不再,維繫彼此的也就那一句:“都會變成感情”。
柴米油鹽醬醋茶,也就幾個中國字,組合在一起,道盡了婚姻生活的寡淡如水。
想跑,跑不掉,想留,所有的細枝末節都是煎熬。
01究竟是人的問題,還是婚姻的問題?
一條法律法規,一張紅本,沒有生命的物件,它能有多大的問題?必然是人的問題,人的認知問題。
一個老生常談的議題: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人類的婚姻制度大約誕生於原始社會時期,既是一種社會制度,也是一種小規模的社會組織。
綜合契約論和產權論等觀點,可以認為排他的兩性關係、兩性情感、利於生存和繁衍傳承的經濟結合,是婚姻制度誕生的根本前提。婚姻的本質是“社會經濟”。
而現代婚姻的“自由一夫一妻制”,則是男性間的生物學博弈,以及降低社會管理成本、維繫社會穩定、男女社會實力差距縮小的多重社會學博弈的綜合作用結果。
既然是一段社會關係,那麼簡單來說,一段婚姻,除了情感連結外,和雙方的社會地位、社會形象、經濟結構息息相關。
讀起來很枯燥,很複雜,很冰冷對不對?那就對了,婚姻的本質就是枯燥、複雜和冰冷。
簡單來說,婚姻和愛情的關係不大,愛情這種情緒化的東西,是無法支撐婚姻這艘大船的。
因為荷爾蒙分泌所以相愛,因為抱著對婚姻不切實際的期待所以結婚,18個月、甚至更短時間之後,荷爾蒙不再分泌,不切實際的幻想消失,實際的問題凸顯。
而世界上又沒有哪個學校教過你,什麼是婚姻?怎麼過婚姻生活?於是,兩個人便是一臉懵逼。
是對方變了嗎?還真不是。是婚姻變了嗎?人家就只是薄薄一張紙。只不過,你曾經以為的東西,其實不是那個東西而已。
02 為什麼有的熬的過去,有的胎死腹中了呢?
因為學習。
小學老師就教過:好好學習,才能天天向上。
在由英國人阿蘭.德波頓創立的人生學校出版《愛情的真相》一書中這樣描述道:“愛”是一種需要學習的技能,而非僅為有待感知的情緒。愛是一種能力,它不是簡單的荷爾蒙+多巴胺分泌。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所謂真愛並不存在,不要期待一旦相愛,終生不改;靈魂伴侶也是扯淡,沒有躺贏的伴侶,一開始合適,一輩子就合適。
人生沒有捷徑,婚姻也是如此。
一旦這樣的概念被你接受且真心認同,你將有能量去轉頭關愛自己,踏上自我成長之路。
唯有自我成長,才能幫助你在婚姻這款遊戲中消滅BOSS,不斷通關。
1、認清真相:激情之愛與伴侶之愛
佛洛姆將愛分為激情之愛與伴侶之愛,在心理學中,激情之愛也稱“投射之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將原生家庭的創傷投射到伴侶身上。
這是潛意識行為,你毫無察覺,卻被它控制。
想要獲得伴侶之愛,首先就要覺察自己的行為模式,從而看清楚桎梏內心的創傷並加以療愈,當你與伴侶的相處模式不再是一種條件反射,而可以自由選擇,伴侶之愛就已經悄悄發芽。
2、跨越阻礙的動力:同理心
如何有效地爭吵?讓爭吵變成感情的升溫器,而不是急凍箱,就是有效的爭吵,也是真正的溝通。
它不是情緒的發洩,道德的批判,和自以為是的指責,
而是覺察自己的需求,且能夠勇敢表達出來,而不懼怕對方為此離開。
無效爭吵:
妻——你幹嘛對那個狐狸精那麼好?你們是不是有貓膩?
夫——你有病吧?整天疑神疑鬼,就是個同事!神經病!
有效爭吵:
妻——看到你對她那麼體貼,我挺難受的,我們最近感情沒有以前好了,我很害怕。
夫——她只是個同事,我最近要升管理層了,不得做做樣子麼?
看似簡單的一句“我很害怕”,看似簡單的個情景解釋,要如何在對婚姻已經失望的情況下說出來?
它要求你更專注於瞭解對方的需要,體會我們所不喜歡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透過協作而非強迫地交流去達成目的。
它需要“同理心”,只有升起了同理心,才會有繼續的動力。
3、維繫婚姻的能量:升級激情
1) 探索自我,發掘自己的新能力圈,讓對方發現你的不同。人都是貪圖新鮮的,發現自己的多種可能性,讓自己驚喜,也讓對方驚豔。
2)增加夫妻間的新體驗,增加固定的約會時間,去嘗試不同的活動,增加共同的新鮮體驗。
3)在生活中製造小樂趣和小確幸,懶人是沒有未來的,多動動腦子,多製造點小浪漫。
激情之愛是必然會消亡的,伴隨著它的消亡,婚姻中的阻礙也悄然升起,只有跨越阻礙,才能產生伴侶之愛。
伴侶之愛不只是簡單的陪伴,它包含了同理心、包容心、以及更廣闊的“愛意”。
而只有自我成長,才能達成這一目標,讓這雞肋,重新有鹽有味。
我是你的朋友戴夢令,有情緒疑惑,可以說給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