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在《煙》中這樣寫道:“我只想告訴你,一切的我的死滅了的過去,一切的希望和努力,如今都化成煙,化成塵,只有一樣還活著,不能泯滅的,就是我對你的愛。”
愛情,就是這樣一種讓你為他(她)生、為他(她)死,卑微到塵埃裡,即使化成煙塵,依然不能泯滅的東西。
1.愛是難以忘懷的記憶
張愛玲在《愛》這個短篇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村裡有一個碧玉年華的女孩子,美貌動人。很多人說媒,她不嫁。一個春天的晚上,她在後門口桃樹下,對門住的年輕人(之前見過,沒說過話)走了過來。輕輕的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後來這女孩子被親眷拐了,賣到他鄉做人妻,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並常常說起,在那個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個年輕人。
作家郁達夫先生曾經瘋狂的愛上王映霞,且一生也只愛她;王映霞婚前崇拜他,婚後埋怨他,離婚前後甚至有點恨他,但是她也承認其實自己還是愛他的,40年裡怎麼也忘記不掉他。
《王映霞自傳》一書中,王映霞晚年回憶稱:“如果沒有前一個他(郁達夫),也許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沒有人會對我的生活感興趣;如果沒有後一個他(鍾賢道),我的後半生也許仍漂泊不定。歷史長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頭的愛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懷念。”
張愛玲在《小團圓》中說,“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
或許這完全幻滅後的東西只有回憶了。
2.愛是對你說:“我有你”
電影《字典情人》演繹的是1936年,一名年輕的英國軍官與美麗的部落女子在沙撈越叢林中的一段愛情故事。
軍官不懂土著的語言,女子陪伴他生活,像字典一樣教他。原來學習語言還有這樣一種方式,但她不僅是字典。
她是“字典情人”的女兒,長大後也成了“字典情人”。
他想改變當地人,卻因愛上了“字典情人”放棄了曾經擁有的一切,留下來過和他們一樣的生活。他說:“我有你”。
韓國導演金基德的電影《空房間》,似現實又像是夢境。片中的女人只說了兩句話:“我愛你”,“早餐準備好了”。而男子卻始終一言不發。
他在別人家裡沐浴、吃飯、睡覺、修理、玩耍;她在自己家裡痛苦,捱打,鬱悶、恐懼。後來他們在一起,在別人的空房間裡聽音樂、看電視、修理、洗衣、偎依……經歷了種種後,他們又在她的家裡吃飯、無言的交流,只是這時他成為了“隱身人”。
沉默比語言更豐富,空房間裡有了愛,成為了家……
3.愛是尋常歲月詩
《讀者》雜誌曾刊載過一篇文章《也許這愛情太平常》。故事很平常,文字也很樸實,講述的是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的三十六年相濡以沫的故事,平凡的故事裡記載著生活的點點滴滴,甚至看上去有些絮叨。
他和她都是粵西南人,1971年在黑龍江的一個農場相識了,他給她看他寫的情詩“為什麼你不明說/你的沉默為我/倘我猜的是錯/我願遠遠走開/不讓你有一分難過/假如冬花須入暖房/我寧願和霜雪在一起。”竟被她識破(是別人寫的),但依然被他的真情打動。
古波斯詩人魯米有一首詩句《經由愛》這樣寫道:經由愛,所有苦楚都會變得甜蜜/經由愛,所有青銅都會變成黃金/經由愛,所有傷痛都會變成良藥/經由愛,死去的一切都會復活/
經由愛,國王將會變為奴隸!
蘇聯電影《合法婚姻》結尾的一幕特別感人,一位在俄羅斯生活多年的中國人談到自己的感受:“我非常喜歡《合法婚姻》的結尾部分,當電車開動的瞬間,男主人公那期盼的眼神裡流露出的愛的目光。
在新西伯利亞生活的時候,我多次一個人在冬日的黃昏裡,踏著厚厚積雪獨自走在有軌電車經過的路上,每當電車發出絲絲的聲音從我身邊駛過,我便會透過燈光明亮的車窗,在車廂擁擠的人群裡尋找那走上戰場的男主人公,我堅信為了愛情他一定會活著回來,或許他現在就站在那影影綽綽的車廂裡,腋下夾著列巴,趕回家去和他愛的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