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經常被默許的說法,人們都認為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不只是兩個人的事。
這種法看上去很客觀、豁達,似乎是總結了婚姻的真諦,也很符合國情,但是如果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婚姻都失敗,都敗在了兩個原生家庭上。
這種失敗包括很多方面,也許從最初兩個新人還沒有建立自己的小家開始,這種潛在的問題就已經存在了,比如說門當戶對,這種說法首先把兩個原生家庭擺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根本沒有考慮當事人這對小夫妻以及他們未來的家庭。
以至於伴隨著這一對新人的始終,原生家庭的陰影一直籠罩著他們的新家。
當然,這是我們幾千年家庭文化遺留下來的特點,也是很難改變的,也是很難否定的。
但是並不意味著就是對的,畢竟兩個人的婚姻是從組建一個新的家庭開始,如果這個家庭總是受到原生家庭的束縛、影響甚至指令,那麼他們就失去了新家的意義,只有熬到有一天他們獨立了,不再受這些管制了,才可能開始自己應有的生活狀態,但是為時已晚。
甚至有很多婚姻由於原生家庭的影響,沒有走到頭就中途夭折。
有這樣一種說法看似很極端,但是細想起來很有道理,結婚就是我退出我的家庭,你退出你的家庭,我們一起走進一個新的家庭,組建一個新的家庭,開始新的生活。
以前的家庭,以前的親朋好友,可以作為一種來往交流的關係,但是絕對不能成為影響後來家庭的因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