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知乎上有個問題:什麼叫人的格局?

高贊回答是:

“人在不同規模、不同人群、不同空間、不同時間等不同維度下,定義目標的座標、權衡利弊的角度,配置資源的優先順序就是人的格局。

人的格局就是,站多高,看多遠。”

世界上,從來不給人設限,限制人的是自己的格局。

有格局的人,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相反沒有格局,則更自大。

有格局,跟沒格局看到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一個人有沒有格局,看以下5點就夠了。

1

務 實

看過一個有趣的段子:

一個人在萬里高空的飛機上,是看不到自家大門的,必須飛機落地,換乘汽車,再步行,才能回到家。

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凡事要務實,要腳踏實地更有實效。

有宏大的志願固然好,但首先要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事。

一個人有沒有格局,看他對於無法改變的人和事的態度。

網上看過一個故事,路邊的石頭,把一個路人絆倒了。

他的當務之急是搬開石頭呢?還是立下宏遠修路,把整條路修好呢?

肯定是先搬開石頭。

如果立志要修好整條路固然好,首先要投入到行之有效的事情上。

務實,就是把眼光投放到眼下的事物上,把心思用在當下的事情上,接受現實。

把高遠的目光聚焦在當下,為自己而好好生活,為家人而擔當,對待工作而負責。

人生路上,難免遇到被路邊石頭磕到腳趾的糟心事。

與其跟那塊石頭較勁,不如踏踏實實走好以後的路。

有句話說得好:

有遠大的理想很好,只有高遠的理想沒有現實的目標,遠大隻是你刷成就感的藉口;

有務實的目標很好,只有務實的目標沒有高遠的理想,務實只是你懶於思考的理由。

有格局,不等於好高騖遠。

有格局,是活好當下,接受現實,用務實的態度做好眼前每一件事。

2

寬 恕

讀蘇軾的《留侯論》其有段話: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蘇軾說的是張良拾鞋的故事。

張良在橋上遇到一個無禮的老頭,一次次把鞋扔到橋下,張良一次次不厭其煩地為他撿回來。

他不以為奇怪,不認為是刁難。

正是張良心中有寬恕,能容忍,老人把一生絕學傳授給他,成就了張良非凡的人生。

孔子認為“恕”是一生都應該踐行的道德準則。

一個人有沒有格局,看他能寬恕多少,別人無法寬恕的事情。

如果遇到問題,互懟、互生怨恨,或者奮起反擊容易,相反容忍和寬恕太難。

但是從長遠發展來講,寬恕開拓的是未來發展的前景。

而反擊的痛快之後,只有自絕前路的死局。

寬恕是一個人的大格局,有善於看到問題實質的眼光,才具有容忍他人缺點的度量。

3

自 律

什麼是自律?

正解是:自律,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透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簡單點說,就是管好自己的言行。

真正的自律,不是簡單的堅持不懈的做一件事,還包括控制情緒,不因為外力,影響自己的行為。

在古老的西藏,流傳著一個故事。

一位叫愛地巴的人,每次跟人發生爭執,他都快速跑回家,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

然後,坐在地上想:我這麼小的房子,這麼少的土地,有什麼資格跟人爭執?

於是,他氣消了,開始努力工作,拼命賺錢。

不幾年,愛地巴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越來越多。

直到他年紀很大了,每次跟人發生爭執,他仍然繞著房子和土地跑3圈。

他的孫子問:您可不可以告訴我這個秘密,為什麼您一生氣就繞著土地跑3圈?

愛地巴笑著說:“我現在還是會生氣,生氣時繞著房地走3圈,邊走邊想,我的房子這麼大,土地這麼多,我又何必跟人計較?一想到這,氣就消了。”

發生了不愉快的事,往往很多人找別人的原因。

都是他不好,都是環境不好,總之都是別人的錯。

自律,就是一種自我控制的能力。

能真正從內心調整自己的秩序,而不是找藉口。

不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被不良的情緒所左右,不做過激的行為。

保持堅定,維持內心的秩序,才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態度。

4

尊 重

尊重是一種換位思考的能力,是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然而,我們更喜歡跟人爭論,表達自己的看法,試圖證明別人是錯的,自己是對的。

但是意義何在呢?

在一些不關緊要的事情上,哪怕贏了爭辯,輸了感情,得不償失。

小時候讀《井底之蛙》的故事,井底的青蛙認為天就是井口那麼大,而大雁告訴它天無邊無際。

如此爭辯下去,誰都認為對方是錯的。

如果大雁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一下,讓一隻井底的青蛙承認天地的遼闊,是多麼可笑的一件事。

富蘭克林常說:“如果你辯論爭強好勝,你或許有時獲得勝利,但這種勝利是得不償失的,因為你永遠無法得到對方的好感。”

與其跟人爭辯,不如冷靜思考,想想對方的出發點是什麼。

或許是出於感情原因,或者是出於認知水平,或是一時的氣憤。

如果想明白了,會發現與其爭辯,不如用尊重的態度,贏得對方的尊重。

卡耐基有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種方法,可以得到辯論的最大勝利,那就是儘量避免辯論。避免辯論,就像避開毒蛇和地震一樣。

“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援你”。

尊重他人,不僅是一種格局,更是一種自重的修養。

允許這個世界的多樣性,善待別人的好惡。

尊重,是發現別人的隱私,不散佈,不嘲笑,看到別人的缺點,不厭煩,遇到弱的人,不強勢。

尊重是相互的,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5

涵 養

美國專欄作家哈理斯講過一件事。

有一天,他跟朋友在報攤上買報紙,朋友非常禮貌的對攤販說話,而對方始終冷著臉,一言不發。

哈理斯有些看不慣,問:這個傢伙的態度太差了?

朋友說:他總是這樣。

哈理斯問:那你為什麼還對他那麼客氣?

朋友的一句回答,讓人終生難忘。

他說:為什麼我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呢?

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事,明明沒有得罪對方,不僅得不到對方的善待,甚至遭到別人的冷言冷語。

讓人感覺受到了侮辱,心情無緣無故變得陰鬱。

如果換個角度想,或許他一貫就是這樣態度差,或許他只是心情不好,或許他遇到了不幸的事。

心情,反而會產生出同情。

有句話說得好: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

真正的涵養,來自大格局,來自內心的強大,來自足夠的自信。

不要讓被心情的陰霾,遮蓋了自己的晴空,就是最好的格局。

1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愛情要甜蜜,需要靠演技”:男裝三種傻,女充兩種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