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想到,原來填滿一張A4紙的簡歷有那麼難,可是現實的殘酷,不給我任何補救的機會。”
這句話,是毛曉彤在節目中的一段演講,在聽到這句話時,我很是觸動。
因為步入社會後的我,不止一次體會過這句話的含義。填不滿的簡歷、舉步維艱的工作、拒之門外的公司......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現實給我最大的警醒。
在學生時期,似乎很難懂什麼是堅持,什麼是夢想。
那個時候的我,覺得夢想是那麼的觸手可及,彷彿我一伸手,就能實現。
於是,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總是習慣性把它拋之腦後,只想著輕鬆、開心就好。
而長大後,經過磨礪的我才恍然明白,夢想並不是那麼輕易實現的。
猶如填滿一張A4的紙,說著很簡單,可當你提筆填寫卻發現自己無從下手時,才知道原來自己已落下別人太多太多。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實現夢想的捷徑是什麼?”其中最高讚的回答是:“堅持”。
常人道:有些事說著容易,但堅持起來卻很難。
所以,到底什麼樣才算堅持呢?
這讓我想到毛曉彤的一段話:
“就像在我小的時候,媽媽騎著一輛小小的腳踏車,然後帶著我,風雨無阻地去學各種課,這樣一直默默地支援著我、陪伴著我,原來媽媽已經堅持了十幾年。”
“原來堅持其實並不是說要多麼多麼的宏大,堅持就是每節課都去,每節課都不遲到,每節課都好好學。”
是啊,堅持其實並沒有多麼宏大,可是卻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它。
人生的一生,會經歷無數次挫折,比如學生時期的考試。
面對考試,你或許會經歷失敗,或許會自我否定,可當你一次次堅持下來後,又會發現這次的你,比上次更進了一步。
考試就如人生,是一次練習和自我調整的機會,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同時穩定心態,不斷嘗試,才會在未來有收穫。
新冠疫情中,鍾南山教授,讓無數人為之敬佩,80多歲的他,親自掛帥親征,與病毒戰鬥。
而他還有一點很讓人佩服的,便是努力學習的精神。
鍾南山教授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1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這等努力的榜樣,如何能不讓人佩服呢?
張愛玲曾說過:“有一條路,每個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的時候走的彎路。”
這條路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熬過來的過來人,一種是正在熬過來的人。
過來人總喜歡苦口婆心的告訴後來的人,接下來你走這條路將會發生什麼,但對於後來的人來說,似乎只有等到他磕磕碰碰走完這條路後,才能恍然大悟這些道理。
學校和社會之間,就隔著一個巨大的彎道,有些事情只有轉過來的人才知道,有些風景也只有等轉過來才能看到,而在轉彎處,大家流行這麼一句話:“要是我當年聽了xx講的道理就好了。”
可是,等你走過來後,你會發現,沒有“要是當年...”,只有“現在你能...”
現實很殘酷,把握當下很重要,不要讓以後的自己,面對A4紙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