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當了回媒婆,給一個35歲的姑娘介紹物件。結果還真讓我明白了,難怪剩女為什麼要剩下了,還真的是有原因的。
在這裡,我就不透露她名字了,就叫她小美姐吧。
小美姐是我同學的姐姐,長得還算端莊,個頭也高,有1米68的樣子,如果要打分的話,應該75分是沒問題的。
小美姐大專是學餐飲管理專業的,由於畢業實習時表現優秀,被我們本地一家高階餐飲相中了她。
工作十多年後,被提成了下屬一家餐飲品牌店的經理。有句講句,她真的非常優秀,管理和溝通協調能力很強。
這些年來,由於工作的緣故,她接觸到的形形色色男人有很多。
這些男人,絕大多數都屬於開好車,住好房,有鈔票的型別。其中也不乏人帥多金有層次的優質男。
她由於工作原因,結識了不少這類“優質”男人,他們的消費觀、金錢觀和價值觀,無形中也影響了她。
所以,工作多年以來,她一直對另一半的要求比較高,挑來挑去,直到自己到了30多歲,婚姻都沒個著落,成了“剩女”。
她相親過了很多次,最後都是嫌棄對方達不到她的要求而作罷。
這次也是機緣巧合,我一個朋友,之前在北京工作,做設計的,回到本地和老鄉聯手創業開了家小公司,正好單身。
我同學一直髮動大家幫她這個“剩女”姐姐留意下,看有沒合適的人選。
當時問到我,我就把他們兩個聯絡到了一起。於是徵求了小美姐和這個朋友的意見,他們都表示可以見見,來一場相親。
要先看照片,長得不行的,pass!”
小美姐給我提出,先看照片,外貌不過關的,不行。她解釋說沒眼緣,以後相處會沒感覺
還好,這位朋友過關了,外貌馬馬虎虎,不醜。
“經濟條件上,工資收入如何?”
這個朋友買不起北京的房子,所以在本地買了兩個90多平方商品房,一個50多平方的小公寓,作為投資。
以前年收入30多萬,但回鄉創業,收入暫無,存款20多萬,15萬車一輛。
小美姐見了人,吃了飯後,喝咖啡聊天知悉了上述情況。
房貸每月總共還多少?(她理想狀態是要無房貸),車什麼時候換好車(理想狀態車至少是三十萬以上的車)?每年可計劃外出遠方旅遊幾次?(要詩和遠方)
“負擔重,pass!”
當她聽到每月還款要7000多,至少5年內無換車計劃,而且我朋友強調車是消耗品,沒必要買那麼好的時候,小美姐頓時連第三個問題的答案都不感興趣了。
“三觀不合。”小美姐說,“他消費觀念太落後,如果他肯說車子以後可以貸款買,哄哄我我也許還願意和他多聊下。而且負擔重,每月還那麼多錢,我可不想入坑。”
就這樣,小美姐又一次相親結束,沒有第二次見面。
這樣幾次下來,我朋友也只好放棄了。
外貌要好看;
全款房,無房貸壓力;
收入要不錯,有好車,有面子;
有錢又要有有詩和遠方;
可是問題在於,如果對方這些都具備全了,他完全可以找更年輕、更漂亮的女人做妻子,而多半不會找一個34歲的女人。
所謂的“三觀不合”僅僅是她認為的“消費觀、戀愛觀、面子觀”不合,卻不是通常我們認為的那種“三觀”。
所以說,這樣的女人,不單身也難呀。
據說直到現在,剩女小美姐也沒談上想要的戀愛。我同學說小美姐也發現,以前是自己挑選別人,現在卻像菜市場裡的大白菜一樣,被人挑選。
如今只能孤獨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