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隨著年紀、生活、工作壓力、環境、自我慾望等等,突然越來越感覺到自我的迷失,外在的一點一點風吹草動就影響著自己,導致一整天的心情翻雲覆雨。

有天,翻看了《心經》,裡面徒弟問師傅:

“什麼是色?”“眼前情境即是色”,“什麼是心”“現在你問我的即是心”“

面對色時,心應該如何?”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

弟子問:“怎麼說呢?”達摩說:“外在情境只是純然情境,沒有淨垢分別。但由於我們的自我主觀,省心分辨情境的好壞善惡。

我們的煩惱就用水和波浪來比喻吧,水本性是靜止的,是真實的,風吹起就有了波浪,那就是煩惱,煩惱是虛妄的,煩惱一停就如同水性,就平靜了。水的性本來是不動的,是寂靜的,只因無明的風妄動了,才生起波浪,當風一停下來,寂靜的水性也就出來。其實最根本人的本性就是寂靜的,是不動的,只是受了外在的環境影響。

有時候,我們碰到預期外的必須面對的事情時,心如猿猴,不停地上下跳躍,雖然也想用繩子把它扣住,可是它還是在那裡蹦跳。一刻都不能休息,自己的內耗在這妄想中虛度了一天,實際自己真正手頭的事情就沒辦法完成了,忽視了當下的真實。

複雜的環境,各種人心慾望的心念,變成自我的執念,行為思想就開始動機不存,在《禪者的初心》說到,真空妙有。所有奇妙的萬有都是從真實的空性而來。我們必須把心清理乾淨,以避開各種扭曲的可能。一顆充滿既定觀念、主觀考慮或習氣成性的心,是不會對物的如實之相有所敞開的。

在所有的生活撕扯瑣碎中,我們生命大半難尋所謂“意義“,我們優柔寡斷,碌碌無為,不停地與來自內心和周圍環境的混亂無序作鬥爭。但是我們必須要保持希望,並不是能夠向內自省和讀懂自己的靈魂,我們身上那種不可或缺、意義重大的東西必將呈現。我們要明白“生命之於我們,意味著不斷地將我們自身及所遭遇的一切轉化為光和火。

靜下心,遮蔽外物的紛擾,明白並學習禪者的初心,證悟萬物的本然面貌,喚醒自我的原初本性。保持著最清淨的動機,靜默得一如我們的原初本性,當水滴落入河裡,回到它與河流本有的“一如”,就不會再有任何個體的感覺。它歸復到本性,找到了從容自若。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拿下”一個女人,不用每天示好,做好三點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