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昨晚鄰居家父子一場大吵,到現在都感到心裡不是滋味。

鄰居家住著老兩口,男的已經90多歲,不能自理,女的80多歲,日常生活艱難,日常也很少看到親人來往。難道沒有子女嗎?不是,老兩口膝下有兩女一男,按說是個幸福的家庭。

其實,大女兒就在在本市,住得較遠,不知啥原因,很少來家裡一趟,二女兒在國外,更不易回家。三兒子有五十多歲,在本市郊區住得很遠,也顧不上照顧老人。

不知為什麼,昨晚,老人家三兒子來老人家,與老人大吵一場,只聽得兒子大喊:“我經常給你們買這買那,你們都忘了?還說我姐對你好?你個老糊塗!”做兒子的,嘴裡不乾不淨連喊帶罵,根本不想和自己老人吵架,罵的老人也反駁道:“小時候怎麼把你拉扯大的?就教養你了,現在不管老人了,你滾出去!”說著說著,老人嗚嗚地哭起來了。

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到底是老人不對?還是孩子不對?鄰居家大吵大鬧,讓鄰居們也無法勸說,只感到老人90多歲了,那無助的嗚嗚哭聲,讓人感到一陣陣心酸。

家庭孩子與老人吵架,到底是誰的不對?

先說做兒子的,無論老人做得怎樣,面對生自己養自己的的老人,老人做得再不對,也不應當不管老人,更不應當大聲喊罵老人。做孩子的,這樣對待老人總是不道德的。

反過來也說說老人們,孩子這樣對自己,是不是自己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對,對待自己的孩子,從小是否真心愛孩子了?關鍵時候是否給予孩子幫助了?

確實有一些家長,孩子在小時候只是打罵孩子,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工作不聞不問,到孩子困難時,需要幫助時不幫助孩子,只顧自己,難怪孩子到老了不孝。

再者,有些做家長的,從心裡偏向某個孩子,總是對偏愛的孩子照顧,對其他孩子像外人一樣,啥都不管,也難怪這些家庭兄弟姐妹之間不和。

總之,一個家庭的不幸,是做家長從一開始造成的,不能不說有家長的責任,到後來家長老了,孩子也不懂事,造成了家庭不和,一個巴掌怕不響。

家庭是社會的組成部分,幸福和諧的家庭造就和諧的社會,社會和諧需要每個家庭幸福。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家長首先要愛孩子,從小重視孩子的教育,對有幾個孩子的家庭,家長對幾個孩子一定要一碗水端平,不偏向。孩子在困難的時候,家長要恰當地給予幫助和鼓勵,只有這樣,孩子在一個關愛的家庭生活,長大了也會知道孝敬父母。

6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你為什麼吵不贏槓精?戳破TA的吵架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