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是否我們生活中和別人吵架後,經常心裡有感覺沒發揮好?是否暗暗後悔當時應該發揮得更好的?

是否在面對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時候,不知如何回答?

最近,受到最新一期奇葩說裡劉教授提到的“滑坡謬誤”的啟發。

於是想寫一篇常見的吵架邏輯謬誤,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常見的槓精開啟方式,揭穿他們的邏輯謬誤。

一、常見槓精的開啟方式

(一)滑坡謬誤

場景一:

你必須好好學習!如果不好好學習,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就只能掃大街!你難道想一輩子掃大街嗎!!!

場景二:

“同性戀婚姻通過後同性戀會增加,同性戀增加會導致越來越少人跟異性生育,生育率不斷下降,最後人類滅亡!”

以上型別的槓精叫做“極端型槓精”,他們吵架的邏輯是“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

簡單來說,如果發生A,就會發生B,難道我們能容忍B嗎?絕對不可以!所以一定要反對A!

滑坡謬誤是一種邏輯謬誤,即不合理地使用連串的因果關係,誇大了每個環節的因果強度,將“可能性”轉化為“必然性”,以達到某種意欲之結論。這也是槓精最擅長的“無限上綱上線”。

(二)稻草人謬誤

場景一:

A:我覺得“半藏森林”不至於被網暴得這麼慘吧。

B:你居然支援小三!你思想有問題!

場景二:

A:我想減肥了,肥胖對身體不好。

B:A剛剛說胖子身體都不好。

以上型別的槓精叫“無中生有型槓精”,他們的吵架邏輯是“稻草人謬誤(Straw Man)”。

指的是槓精為反駁對方的觀點立場,而歪曲、誇大或以其他方式曲解之,使得被攻擊的不是對方的真實立場,而是更容易被批判或拒絕的立場。

簡單來說,槓精們只是樹立了一個稻草人般的“假想敵”,設立一個根本不存在的靶子進行批判。

例如,場景一的A並沒有表達自己支援小三的意思,而B曲解了願意,B攻擊的實則是自己假想的“支援小三的A”。

場景二里的A並沒有表達所有胖子身體都不好,僅是對自己而言而已。而B曲解A,從主觀出發,透過偷換概念、歪曲願意、以偏概全樹立了“假想敵”。

(三)訴諸無知

兩家飯圈撕逼

A:沒有實錘,所以說的肯定不是我家哥哥!

B:沒有人能證明不是你家哥哥,所以說的肯定是他!

以上兩個人都犯了“訴諸無知(Appeal to Ignorance)”,指的是當人們斷定一個論題是錯誤的論題,其論據僅只是因為他未被證明是正確的;當斷定一個論題是正確的論題,其論據僅是因為他未被證明是錯誤的。

而現實中,我們有很多東西都不知道,“不知道”只能證明一個人不瞭解某事物,除此之外,證明不了任何其他事物。

(四)紅鯡魚謬誤

A:我喜歡下雨天,你看風景多美。

B:下雨的時候會造成交通不便,你知道外賣小哥有多辛苦吧,難道說外賣小哥就應該在惡劣天氣給你送外賣嗎?

以上型別的槓精叫做“轉移話題型槓精”,其吵架邏輯是“紅鯡魚謬誤(Red Herring)”。

當狗追擊獵物的時候,如果在道路的岔口放一條紅鯡魚,這個時候狗就會偏離方向。

簡單來說,這類槓精就是岔開話題製造另一個話題。你說A,他說B,然後把A扔在一邊去,用新話題迷惑你,從而贏得論戰。

二、如何吵架吵贏槓精?

想吵贏槓精?

別做夢了,不可能的。

首先,你們沒有共通的意義空間。哪怕你邏輯嚴謹、條理清晰、事實證明,但你們所看到的層面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這個道理和#你是否看到了一隻雞#是同一個道理。

其次,槓精不是為了跟你講道理的,而是為了贏,是為了優越感與權威感的。

最後,不要期待槓精們會承認自己在無腦槓,就讓他們繼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嗯嗯,nsdd”

(你說的對/你是弟弟)

三、去理解是傾聽者的修養

《令人心動的offer》金勳律師對實習生何運晨說“職場上需要傾聽者,你聽都沒聽過的一些事情,你假裝聽得懂,是一件很失禮的事情。”

馬東在《奇葩說》說過“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那我想說“去理解是傾聽者的修養”。

願我們都能好好說話,好好傾聽。若真遇上槓精,兩個字送給大家。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千萬不要借錢給以下兩種人,否則總有一天你一定會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