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快速化閱讀,片段閱讀,大量資訊湧入人的視野。不管有意無意,你都在被動接收著很多資料,知識碎片。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專注的人越來越優秀,而對未來沒有方向和規劃的人,最終都會被海量訊息迷惑,如駕著一艘小船駛入汪洋大海,茫茫然找不到方向。
以前為了理解一件事情,只需要知道與這件事情相關的部分知識。而現在,你搜索相關知識,網頁會給你推送和這件事相關的幾乎全部知識訊息。所以人的注意力不自覺的被分散了,時間也被稀釋了。
我們主動讀書,主動學習,會有針對性的去獲取一些知識,獲取訊息,或者為了提升自己的理解力。而被動接收,也可以像壘球捕手一樣,只接收有針對性的知識。所以,不要被海量訊息淹沒,我們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怎樣獲取。
越來越多人說時間不夠用,精力不夠用,也許也是因為他們的精力被這些訊息分散,只知道被動接收,卻不知道如何做一個合格的“捕手”。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認為知道的多總比知道的少好吧。
我們讀書,一是為了獲取資訊,二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理解力,提升自己認知和境界,還有一種是為了休閒享樂。獲取資訊的書,一般都很好理解。而難理解的書,需要你花費精力去閱讀的書才是能使你進步,讓你成長的好書。
遇到這類書時,一開始讀不下去,迷迷糊糊,不太明白書中含義。不要急著去找別人的註解,也不要扔下就不讀。堅持讀下去,讀到最後,你能夠恍然大悟,從不理解不清楚,到醍醐灌頂。到這個程度,你就是不自覺的提升了你的理解力,獲得了進步。
比如現在有很多暢銷書,你讀起來並不費勁。書中內容,你都能理解,完全明白作者在講什麼,讀完之後你會獲得一定的資訊。比如一些工具書,一些雞湯類的書,你知道一個事情怎麼回事。但是你的閱讀能力,理解力並不能獲得提高和進步。
而有一些經典著作,如四大名著,國外一些名家著作等等。初讀時,你並不能完全理解某一句話,某一個段落的含義,甚至讀了半本之後你還是很迷糊,有點抓狂,想去看一看別人的書評註解等。這時候你要老老實實的讀下去,堅持讀完,甚至要再多讀一遍。
慢慢的你就能理解,有一種恍然大悟,如獲新生的感覺。至此這本書你已經能理解,你的理解力已經獲得了很大的進步。會有一些自己的領悟,有一些自己的所思所想。這本書才算是讀進去了,給你帶來了成長和進步。如果還能再多讀一遍兩遍,你還會獲得更多的認知。
這是我昨晚讀《如何閱讀一本書》前邊幾頁的一些感悟和理解。也許很片面,不過對我來說,幾頁書的內容也讓我對讀書和獲取資訊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