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媳倆雖然不是血溶於水的親人,但是對彼此產生的影響不可小覷。兒媳婦的婚姻是否過得幸福,與婆婆是否通情達理、是否好相處有很大的關係;婆婆的晚年是否過得安順,與兒媳婦是否孝敬、與婆婆關係是否和睦也有很大的關係。
在不少老人的想法裡,總有這麼一個誤區,那就是給我養老的人是我的兒子,跟我兒媳婦沒什麼關係,因此,我不需要善待兒媳婦。實際上,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的確,父母撫養了兒女,兒女有給父母養老的義務,這是你兒子無可推脫的。可是,你兒子是否會給你好好養老,你兒媳婦的態度起著很大的決定因素。如果你與兒媳婦的關係勢同水火,兒媳婦無法與你和睦相處,兒子想要讓你住在家裡或者附近,都會陷入選老婆還是選父母的難題裡。無論選哪邊,遭到非議的都是你兒子。
正如蘇珊·福沃德所說:
“對於操控型父母來說,子女的婚姻是極具威脅性的。他們將子女的配偶視為爭奪子女感情的競爭對手,與之發生激烈戰爭,而子女為了兼顧兩邊的關係,往往腹背受敵。”
為了自己的晚年幸福著想,為了兒子的幸福著想,老人不僅要善待兒媳婦,而且要善待孫子孫女。
孩子是母親的逆鱗,你得罪了兒媳婦,也許兒媳婦為人大度,或者看在老公的面子上不會跟你計較,可是,你要是動了她的心頭肉,她就很難原諒你了。
賀阿姨今年72歲了,隨著身體的逐漸衰老,加上老伴去世的打擊,賀阿姨一個人居住的難度越來越大,於是,賀阿姨想要住到兒子家去。
賀阿姨收拾好行李,來到了兒子家,跟兒子和兒媳婦說明了來意。兒媳婦的一句話,讓賀阿姨不知所措:“讓我養老,沒門。老公,給你媽找個靠譜點的養老院,送過去吧!”
賀阿姨坐在長椅上,神情落寞,跟別人訴苦。
賀阿姨膝下有兩女一子,其中,大女兒早夭,小女兒已經出嫁了,兒子是家裡唯一的男孩,深受賀阿姨夫妻倆寵愛。至於小女兒,由於父母明打明的偏心眼,跟父母的關係一直不好。
賀阿姨的兒子方先生與妻子是自由戀愛,非她不娶。當時,見到兒媳婦的賀阿姨心裡就不喜,在她看來,兒媳婦看起來不好生養,沒有兒子命。
“我兒子是獨苗,傳宗接代的擔子都落在了他的身上,我自然是希望兒媳婦一舉得男。”
好在,方先生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對未來的孩子是男是女並不在乎,堅持與愛人結了婚。
02.兒媳婦懷孕的時候,我就擔心是女孩;方先生結婚第二年,妻子徐女士就懷上了身孕。得知兒媳婦有孕,賀阿姨主動要求照顧兒媳婦,那段期間,也是賀阿姨與兒媳婦關係最好的時候。
賀阿姨之所以願意照顧兒媳婦,一是因為在老家,婆婆照顧懷孕的兒媳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你要是不去,惡婆婆的帽子就扣在你的頭上了,二是因為擔心自己的孫子受委屈。
賀阿姨來到兒子家,看到兒媳婦的孕期反應,心裡就擔憂。
“她肚子很圓,口味又偏辣,不喜歡吃酸,孩子根本不鬧騰,一看就是個女孩。”
賀阿姨不死心,想要讓兒媳婦去檢查性別,被兒媳婦拒絕了。婆媳倆圍繞著孩子的性別吵了很多次架,最終,賀阿姨一氣之下,收拾好行李回老家去了。
得知兒媳婦真的生了個女兒,賀阿姨十分生氣,不肯照顧兒媳婦坐月子,婆媳倆的關係慢慢地惡化了。
“他們要是肯生二胎,我也不會多說什麼了。二胎要是個兒子正好,以後結婚了,姐姐可以幫到忙。可是,他們一聽到我這話,就說我過分。我哪裡過分了?”
03.孫女想上桌吃飯,我覺得丟人,給了她一巴掌;賀阿姨和兒媳婦關係徹底惡化的導火索,是一個巴掌,打在孫女臉上的巴掌。
在孫女5歲那年,賀阿姨的老伴過壽,請了不少賓客。孫女就找了一個位置,坐在椅子上等著吃飯,賀阿姨看到了之後,一把把孫女拉了下來:“一個女孩子有什麼資格上桌?這麼多人看著,丟不丟人?”
孫女哭鬧不休,賀阿姨感到心煩意亂,便打了孫女一巴掌,正好被急匆匆出來檢視情況的兒媳婦看到了。兒媳婦當場發火了,跟婆婆倆互相推搡起來。周圍人慌忙拉架,將她們分開。最終,兒子拉著妻女走了,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04.兒子帶著妻女跟我們分居,兒媳婦一直不肯回來看我們;“長輩打孩子不很正常嗎?她居然為了這點小事,逼我兒子搬出去,不搬就要離婚。”
方先生答應了妻子的要求,帶著妻女搬了出去,不再與父母同住。
兒子搬了出去,賀阿姨已經很生氣了,更讓賀阿姨生氣的是,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兒媳婦一直不肯回家過年,就算是回來了,她也絕對不帶孫女回來,而且,頂多住個兩天就走,不幫婆婆乾點一點兒活。
“20年前,我打了孫女1巴掌,20年後,兒媳逼我住養老院。這一點小事,她至於這麼記仇嗎?都是一群沒良心的人。”
聽到賀阿姨的哭訴,周圍人也不想多說什麼。不得不說,20年過去了,賀阿姨依然沒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兒媳婦要是讓她搬進去了,婆媳倆難免再吵架。
05.婆媳矛盾再尖銳,也請不要牽扯到無辜的孩子。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是母親最大的逆鱗。你欺負她,也許她不會記仇,會為了家庭能忍就忍,可是,一旦你動了她的孩子,女人脾氣再好,也不會輕易原諒你。
婆媳矛盾再尖銳,也請不要牽扯到無辜的孩子。你要明白,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你兒子的骨肉,都是你的家人。作為祖父祖母,對待孫子輩要仁慈,要樹立好榜樣,給他們留下好印象。
孟非說過:
“保持界限,互相尊重,這是婆媳之間最好的相處之道。”
兒孫自有兒孫福,無論是事業,還是婚姻,還是生兒育女,都是子女自己的事情。做父母的,當子女遇到困難的時候,幫一把就可以,別一直插手子女的家務事,更別為難子女的配偶。家和萬事興,只有家庭和睦,你的子女才能過得幸福,你才能得到子女的尊敬。
END.